文/漫谈收藏
其实,鼻烟才不是鸦片烟,它是把优质的烟草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加入麝香等名贵药材,或用花卉等提炼而成。
看过《红楼梦》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晴雯感冒后,贾宝玉给她拿过一个小瓶子。她对着瓶口闻了一下,立马打了好几个喷嚏,然后就觉得身体轻松了很多。
那个小瓶子就是鼻烟壶,里面装的就是鼻烟。小小鼻烟的奇妙功效令人惊叹。
绿松石山石花卉鼻烟壶,清
孔雀石鼻烟壶,清
最早将鼻烟传入中国的是利玛窦。万历二十九年,利玛窦到北京,进献了一大堆好东西,名单列出来,如同话费清单那么长,大到自鸣钟、铁琴,小到鼻烟壶。
在这些鼻烟壶中,以“十三太保”最显眼。所谓“十三太保”,就是十三种不同的瓶子,整齐地放在锦盒中,瓶子的式样是不同的。
当时,鼻烟壶还不叫鼻烟壶,鼻烟也不叫鼻烟。一般来说,对于这种词典中“查无此词”的外来物品,依国际惯例都是将外语发音音译成本土语言。比如葡萄、苜蓿、石榴、和尚、阎罗、菩萨、沙发、引擎、马达、拷贝等等。
画珐琅开光鼻烟壶,清乾隆
但音译词有个问题,由于各国语言发音规则不同,因而“鼻烟”音译过来后,可以叫“布鲁灰陆”、“克伦士那乎”,也可以叫“士那乎”。
当时的人选来选去,决定还是叫“士那乎”吧,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比其它名字少个把两个字,念着不累。
琥珀刻诗鼻烟壶,清
到了雍正年间,干什么都很勤快的四爷觉得“士那乎”这个外国名叫着忒别扭,于是开动脑筋,又看、又摸、又闻……综合其特点,将“士那乎”更名为“鼻烟”。
现在是不是觉得“鼻烟”高大上了许多?好歹名字也是御赐的呢。
粉彩鼻烟壶,清嘉庆
一开始,鼻烟只是在达官贵人们间流传,对于一日三餐都吃不饱的平民来说,这玩意儿绝不可能是刚需品。闻两下肚子又不会饱,花那钱干啥?
可到了后来,社会突然流传鼻烟可以用于避瘟,它才突然晋升为爆款商品,人人争相抢购。虽然闻一下肚子不会饱,一顿不吃饿不死,但不闻鼻烟要得瘟疫啊!
一时间,上到皇帝,下至百姓,吸闻鼻烟甚是风行。
虽然鼻烟还是那堆鼻烟,但阶级社会,身份有别,一些达官贵人为了显示高贵的地位,就从装鼻烟的小罐子下手,所以,清朝时期才会有那么多精品鼻烟壶。
中国人对材质的把握可谓举世无双,珠宝玉石玩了上千年,材料都是现成的,鼻烟壶之于其他艺术品,区别,仅在于工艺。玉的、贵石类的、贵金属类的,果实种核的,竹木根茎的……经过艺人的巧手,均能变成精美的鼻烟壶。
匏制“万邦协和”鼻烟壶,清乾隆
翠鼻烟壶,清
碧玺雕双蝠鼻烟壶,清
玻璃胎画珐琅芙蓉花鼻烟壶,清乾隆
到了晚清民国时期,鼻烟壶的制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产生了许多制壶名家和作坊,例如雕瓷烟壶高手王炳荣、著名内画艺人四大名家周乐米、马少宣、丁二仲、叶仲三;著名的“辛家皮”、“袁家皮”等,都是当年鼻烟壶行业中的佼佼者。
玻璃胎画珐琅暗八仙鼻烟壶,清乾隆
可上世纪20年代左右,世界卷烟消费量超过包括鼻烟在内的其他类型烟草制品的总和,鼻烟因此而衰落。
到了现在,了解鼻烟的人寥寥无几。
许多人认为,闻鼻烟也会上瘾,其本质与吸烟没有什么区别。还是有区别的。尽管目前不提倡吸烟,但烟的产量却在不断的提高,每年由于小小烟头所造成的火灾也很多。
而鼻烟使用时不需燃点,单以手指粘上烟末,轻轻由鼻孔吸入,可以解决不用明火的问题。另外,鼻烟可治病的特点,也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后,让更多的人从鼻烟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