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美好象征 (春分到了,4个老传统不能忘)

春分的美好象征(春分到了,4个老传统不能忘)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在万物复苏、春雨蒙蒙的日子里,思念就像一条决堤的小河滚滚翻涌。 立春、雨水...

春分的美好象征(春分到了,4个老传统不能忘)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在万物复苏、春雨蒙蒙的日子里,思念就像一条决堤的小河滚滚翻涌。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将春天分割成六份,大有“风光不与四时同”的韵味。

清代文人宋琬在《春日田家》诗中吟到:“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作为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春分到来寓意农耕开始,2021春分到了,4个老传统不能忘,寓意吉祥如意,现在知道还不晚。


第一、春分的寓意

如果说秋分可以平分秋色,那么春分一定可以等分春天。春分到来之际会出现昼夜等分的现象,并且至此之后开启昼长夜短模式。气温也从寒冷的冬季,转变为暖春的大好时节。

古人又将春分称为“日中”,或日夜分、仲春之月等,原因就在于春分不仅可以将春天90天等分,还能将一天24小等分,故此春分日当天,“阴阳”达到了平衡的状态。

第二、春分日的习俗和讲究

每一个节气都是一个传统节日,每一个节日必然会有固定的节俗文化。2021年春分的时间是3月20日,在春分即将到来之际,全国各地都有哪些节俗和讲究呢?


1. 送春牛图

春分是农耕开始的一个重要信号,而过去农耕一定离不开耕牛,由于当时的并没有现代化工具,所以耕地的时候耕牛就变成了主力。

但由于当时社会耕牛特别珍贵,人们为了期盼农事顺利以及大丰收,会专门为耕牛设置节日。春分作为耕牛的节日之一,最重要的习俗就是“送春牛图”。

顾名思义“春牛图”指的是一种,用黄纸或红纸绘制的类似年画的贴画。这幅画上的主要人物,就是一个农民赶着耕牛耕地的场景。

在马上要春耕的时候送春牛图非常应景,而送图人一般都会被称为“春官”,他们在送春牛图的时候嘴里会不停地唱着吉祥话,这种形式又被称为“说春”。


送图人的感觉就像现在“送财神图“的人差不多,虽然所谓的“送”就是卖,但绝对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2.粘雀子嘴

这个习俗虽然听起来有一点奇怪,但却真切地表达出了劳动人民,对春分节气到来时的喜悦之情。生活在南方地区的农民,在春分日当天有吃汤圆的习俗。

同时,还会准备二三十个没有馅料的汤圆,用细竹叉举着放在田间地头,这种习俗被称为“粘雀子嘴”。

“雀”指代的就是麻雀,由于麻雀是一种祸害庄稼的鸟类,据统计一只成年麻雀,秋收的时候可以吃掉一个人半年的口粮。

为此人们为了防止麻雀偷吃粮食,平时都会在农田中放置一个带草帽的稻草人,只有春分的时候才会给它们吃空心汤圆。


刘爷汤圆的皮都是用糯米做的,而糯米吃起来有一种软糯、粘牙的感觉,农民们希望麻雀吃完汤圆之后,就能够把他们的嘴巴粘上,这样就没有机会偷粮食吃了,虽然这种习俗很有意思,但却起不到行之有效的作用。

3.吃春菜

这个习俗在北方地区比较多见,但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习俗,比如,“春分吃春菜”等。“春菜”指的是随处可见的野苋菜,又可以称为“春碧蒿”。

对于这种野菜通体碧绿,高度大约有手掌长短,所以能适合做成家常菜。农民在春分日采回春菜后,需要清洗干净切成段,然后和鱼片一起“滚汤”,并美其名曰为“春汤”。

其实,这个习俗源于过去农民吃不饱饭,所以等到春分到来之际,漫山遍野长满野菜之后,人们才能喝野菜汤缓解肚子饿。


关于吃春菜的习俗有一句顺口溜:“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喝春汤不仅可以让身体更健康,而且还蕴含了老百姓最朴实的祈求,那就是希望阖家欢乐、家宅安宁。

4.放风筝

春季刮春风的时间特别长,非常适合在野外放风筝。清代诗人高鼎在《村居》中,就曾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之时,儿童借助东风放风筝的美好场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春风拂堤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分时由于气候转暖,白天的温度非常适合外出,再加上连绵不绝的春风,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节。春分当日很多地方都有放风筝比赛,谁的风筝做得漂亮、大气,谁放的风筝最高、最远,谁就会赢得风筝大赛的冠军。


结 语

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它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立春到来春天尚处于乍暖还寒的状态,那么到了春分之时大地早已回暖,农民也都开始准备耕地种田了。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春分有很多习俗文化,这也体现出了老祖宗的伟大智慧。


  • 发表于 2021-09-10 10:39
  • 阅读 ( 224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李慧
李慧

710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