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虫(屎壳郎)
“屎壳郎,推粪蛋”是一种常见且十分有意思的现象。在我小的时候,还对屎壳郎感兴趣过一段时间,那时我和小伙伴们经常会用水灌屎壳郎的洞穴,屎壳郎憋不住的话,就会慢慢地从洞穴中爬出来,成为我们手中的“玩具”。现在很少有人这么和屎壳郎有接触了。
屎壳郎的学名是蜣螂,属于鞘翅目金龟子科的昆虫。它们通体黑色或黑褐色,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复眼发达,具有咀嚼式口器,触角鳃叶状,有3对足,足适合开掘,有2对翅,前翅角质化。雌雄个体有些差别,雌性较雄性稍小,雄性蜣螂头部长有一枚角突。
屎壳郎在地球上分布极为广泛,除了南极洲之外的任何一块大陆可以说都有它的足迹。屎壳郎作为地球上食粪类甲虫中最普遍的一种,它们用粪便作为食物和筑巢的原料,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屎壳郎推粪球还为了繁殖后代,粪便是屎壳郎宝宝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食物,宝宝还没出世时,屎壳郎妈妈就为它们准备了丰盛的食物。雌性屎壳郎在做成的粪球中产卵,孵出的幼虫以现成的粪球为食,直到发育成年才破土而出。
世界上有2万多种屎壳郎,最著名的屎壳郎(圣甲虫)生活在埃及,有1-2.5厘米长。世界上最大的屎壳郎是10厘米长的巨蜣螂。
屎壳郎在生态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对于草原上的放牧业来说至关重要,倘若没有屎壳郎这些“清洁工”,草原上的粪便将会覆盖一大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