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 阻是怎么引起的(肠梗阻主要是怎么发生的?)
当肠梗阻发生时,很多人都以为只是单纯的肠胃问题,可见大家对于肠梗阻是知之甚少的,那么肠梗阻的危害有哪些呢?是什么原因导致肠梗阻的呢?
肠梗阻是什么?
怎么分类?
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被称为肠梗阻。肠梗阻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还可导致全身性生理紊乱,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按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分类
1. 机械性肠梗阻: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肠腔缩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主要原因包括:结石、粪块、寄生虫、腹腔内肿瘤压迫、粘连引起肠管扭曲、肠套叠、先天性肠道闭锁等。
2. 动力性肠梗阻:是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肉功能紊乱,使肠蠕动消失或肠管痉挛,以致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行,而本身无器质性肠腔狭窄。
3. 血运性肠梗阻:是肠系膜血栓形成、栓塞或血管受压等使肠管血运障碍,引起肠失去蠕动能力,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类
1. 单纯性肠梗阻:只有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而无肠管血运障碍。
2. 绞窄性肠梗阻:伴有肠管血运障碍。
其他分类
1. 肠梗阻还可根据梗阻部位分为高位(如空肠上段)和低位肠梗阻(如回肠末段与结肠);
2. 根据梗阻的程度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3. 根据梗阻的发展快慢分为急性和慢性肠梗阻;
4. 当发生肠扭转、结肠肿瘤等时,病变肠袢两端完全阻塞,称为闭袢性肠梗阻。
上述肠梗阻的类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病情的发展,某些类型的肠梗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肠梗阻的病理生理变化
局部变化
1. 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早期,梗阻以上肠管肠蠕动增加,以克服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腔内因液体和气体的积贮而膨胀。肠梗阻部位愈低,时间愈长,肠腔积气、积液引起肠膨胀愈明显。
2. 急性完全性梗阻时,肠腔内压力迅速增加,肠壁静脉回流受阻,随着血运障碍的发展,继而出现动脉血运受阻,血栓形成,肠壁失去活力,肠管变成紫黑色。腹腔内出现带有粪臭的渗出液,可引起腹膜炎。最后,肠管可缺血坏死而溃破穿孔。
3. 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局部改变主要是由长期肠蠕动增强,梗阻近端肠壁代偿性肥厚和肠腔膨胀,远端肠管则变细、肠壁变薄。痉挛性肠梗阻多为暂时性,肠管多无明显病理改变。
全身变化
1.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小肠若出现肠梗阻,可在短时间内引起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高位肠梗阻时由于早期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更易出现代谢性碱中毒。
低位肠梗阻时病人丢失的体液多为碱性或中性,极易引起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肌无力及心律失常。
2. 感染和中毒:以低位肠梗阻表现显著。由于梗阻以上的肠腔内细菌数量显著增加,细菌繁殖产生大量毒素。由于肠壁血运障碍,通透性增加,细菌和毒素可以透过肠壁引起腹腔内感染,并经腹膜吸收引起全身性感染。
3. 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体液大量丧失、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细菌大量繁殖、毒素释放等均可引起休克。
肠腔大量积气、积液引起腹内压增高,膈肌上抬,影响肺的通气及换气功能;同时腹内压增高阻碍下腔静脉回流,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最后因多器官功能障碍乃至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