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太空稻”迎来收割,太空稻可以大量种植吗

据南方日报报道,今年2月份搭乘嫦娥五号的“太空稻种”回到地面,经过育种、移栽、播种等过程,9日在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迎来收割。 就在今天上午,在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基地的大田里,华农...

据南方日报报道,今年2月份搭乘嫦娥五号的“太空稻种”回到地面,经过育种、移栽、播种等过程,9日在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迎来收割。

attachments-2021-07-E6bozm0960ea6266896cc.jpg

就在今天上午,在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基地的大田里,华农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涛和航天育种中心副研究员、实验室主任王加峰正在田里收割这片“大有来头”的水稻。8个月前,这些稻种跟随嫦娥五号航天器进行了一次长达23天的环月旅行,在深空环境中历经宇宙射线的照射,并安全返回地球,“落户”广东。

8个月后,田垄边的15-1号水稻已有大半个人高,金黄的稻穗把它都压弯了腰。它的每粒稻种约有1厘米长,通体呈米白色和褐色,捧在手掌里有点扎人。2000株水稻被采集成3大袋稻种,被装到车里,运回实验室。这些稻种被带回实验室后,将被分成不同的小样本,开展一些生物学或非生物学的研究,以检测水稻的品质。

这批水稻采取的是单穴单株的插秧方式,从空中俯瞰可以发现,这片实验田略显得有些稀疏。在它们的两侧,两片稻田像“格子”一样蔓延出去,每个格子都呈现出青黄有差、高低各异的不同性状。那些是已经繁衍了多代的其他批次的育种材料。以第一代的每株水稻为一个株系,再经过几个世代多次不同的杂交组合,按一米见方的规模逐步种下,到收获季节就呈现出格子样的布局。航天育种中心老师走在“格子”里。碰到“合眼缘”的水稻,科研人员会再用竹杖敲打一下它的枝叶,看看是否茁壮、抗倒伏能力如何,以及结实率是否理想。

attachments-2021-07-WUDujrYQ60ea6273b6f77.jpg

不久后的秋季,这批“大有来头”的水稻的后代将在实验室里开始育秧,并被移栽到大田里;未来几年,它们会在广东的土地上继续自己的世代繁衍,纯化优良性状,有望成为100%中国原创的水稻新品种。

  • 发表于 2021-07-11 11:16
  • 阅读 ( 446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超越动画吧
超越动画吧

1586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