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椅根据男女性生活应有的科学姿势和体位,模仿人体特征及以运动力学的原理为依据,摆脱传统床围障碍,结合古代房中术、世界性爱文献的近百种姿势形态及伊甸园才子的体会经验汇总而作。使用合欢椅,既可以获得最大的性乐趣,又促进了性健康。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孔子并未明确说过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孔子说的是“性相近”,而“性本善”实则是孟子的经典理论。
其次,我们来看看荀子。荀子虽然和孟子同为儒家了不得的大思想家,与激情澎湃的孟子相比,荀子更像是战国时期的“鲁迅”,说话一针见血,还一点都不客气。春秋战国时期有名思想家们,比如惠施、墨子、孟子、庄子等等,荀子几乎都略显尖锐地“点评”了一遍。虽然荀子也尊崇孔子,但是对于以孔子继承人自称的“孟子”,荀子当属“点评”最多的,看上去颇有针锋相对的意思。比如,孟子提出性善论,而荀子则有他的性恶论。但即便是这样,只要我们深入了解孟子、荀子关于人性的观点,不难发现,二者学说有共通之处,即都在强调后天教化的重要性。
至于我怎么看待人性本质?如果非要选一个立场的话,我选“站中间”,也就是“孔子”的性相近。荀子性恶论的深刻,与孟子性善论的良苦用心,在我看来,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和精妙之处,我无法抛却二者中的任何一位,而孔子借“性相近”强调的“习相远”,恰好是性善论和性恶论之“殊途同归处”,亦是三位先贤关于人性学说的“共同点”。这是智慧的结晶,亦是我认为体味三位先贤关于人性观点时最需要吸收和理解的精华。
为了进一步体会荀子、孟子关于人性的观点殊途同归于“孔子”,即都在强调教化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先分别来看看孟子与荀子在人性观点上的良苦用心,而后再结合孔子“性相近”,探讨他们共通之处。
1、孟子性善论强调后天教化---听起来讨喜,实则严格
先来说说孟子性善论。我们知道,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也对应着“仁义礼智”四端。在孟子的观点中,这四心以“恻隐之心”为首,也就是“不忍人之心”,而“不忍人”更多源于孔子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者爱人。由此种看来,这其实也可以看成是孟子继承孔子学说的体现之一。
因为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生来就有这代表“善”的四心,所以人性本善。听上去是不是极其舒畅?还真是,但是这并不代表,孟子不严厉。
前方高能,“人性本善”其实更多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孟子的目的,还是在于表明后天教化的重要性。孟子提出,人若在后天生活中不能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时刻自律,修养自己的德行,就会让这代表善的“四心”被蒙蔽。
四心被蒙蔽是什么后果?直观来看,就是沉溺欲望,人变得越来越坏,而就孟子的学说观点来看,人就沦为“禽兽”了。
因为孟子提出,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禽兽,就是因为人有这“四心”,一旦人的“四心”被遮蔽,那么人就“走”在变成“禽兽”的路上,完全遮蔽之时,可不就是“衣冠禽兽”吗?
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孟子是很严格的。先给我们一颗糖吃,告诉我们不要怕,我们本性是善良的。然后就开始严肃了,来一个“强转折”,告诫我们,本性善良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如果在后天没有好好接受教化,不能时刻反省,修身养性,随时都可能成为“衣冠禽兽”,
所以,孟子之性善论确实听起来讨喜,但是更加严格,他强调的,更多不在性本善,而是用性本善来突出“后天教化”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看,孟子之性善论其实也是用心良苦的。
2、荀子:本能中有发展恶的特质,可在后天教化合理控制
荀子关于人性的观点,可能看上去不那么讨喜,但是深入了解之后,你会发现,荀子更“直接”,他观点里的“本性”,属于近乎本能一样的存在。什么样的本能?就类似饿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水的本能。
荀子通过观察表明,万物生来便会在不自觉中尽可能满足自己生来就有的欲,比如口腹之欲。而人类社会有礼义,因为礼义的存在,人类社会才得以井井有条。这里还是用“口腹之欲”来举例子,比如在“吃”这个问题上,受到人类社会礼义教化的人,即便是想吃,但是也会首先考虑,就当时的“礼义”之下,该不该吃,吃多少,然后再去适度地“吃”。正是因为这种“适度”,人类才得以脱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社会这个大集体才能稳步前进。
如果没有后天教化作用帮助人们将“礼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个时候,人的本能将没有限制地发展,于是,正常的口腹之欲,变成了“贪食”,因为“贪食”,便会为有限的食物争斗,争斗、尔虞我诈将纷至沓来,这是人生来之欲无限发展的结果。由此,荀子基于人的本能不加节制会衍生“恶”的后果,于是,便有了性恶论一说。
荀子此处并非说人的本性为“恶”,而是说人生来的“利己”(有多种表现,如口腹之欲)之欲,如果不加节制,放任自流,将衍生出“恶”,于此,荀子顺势强调“后天教化”的作用。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荀子认为表明,本能中有发展恶的特质,这种“恶”,可在后天教化合理控制。即荀子之性恶论亦在强调后天教化。
3、在人性上,孟子、荀子殊途同归于孔子
通过上面的议论,我们知道,孟子虽然指出人生来就有代表善的四心,但亦用这四心将人与禽兽区分开。孟子指明人若不在后天教化中好好学习,修身养性,抑制自身在复杂社会交往中产生的欲念,四心就会蒙蔽,人在私欲之下会无限靠近甚至成为“衣冠禽兽”。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孟子的性善论,最终强调的,还是后天教化。
而荀子就更加直接了,他直接指明人生而有欲,这种欲(如口腹之欲等),如果不加以节制,让其肆意发展的话,就会让人无论是在心性上,还是在行为上,都呈现“恶”的特质。因此,荀子指明,人需要在后天的教化中学习“礼义”,以此化性起伪,抑制利己天性,继而维系社会的和谐关系。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不难看出,荀子、孟子在人性观点上看似对立,但就二者提出性善性恶的目的来看,实则殊途同归。结合孔子关于人性的议论,深入推敲一下,其实孟荀在人性观点上的“汇合点”,与孔子之“性相近,习相远”有关。
孔子说“性相近”,继而引出“习相远”,实则是在强调后天教化的作用。孔子表明,人之性生来都差不多(现代学者一般直接说人生来即善,个人觉得不算太严谨,但是孔子和道家老子一样,有‘性本善’的趋势,所以直接翻译人生来即善,也不能说错。就本文论题来看,将‘近’作‘相近’来理解更合适一些),而人在后天的学习以及接受教化过程中,会渐渐走向善,或者恶,于是原本差不多的两个人,到最后可能有天壤之别。于此,我们不难看出,孔子之“性相近,习相远”是在强调后面的这个“习”。
言外之意,荀子也好,孟子也罢,甚至是孔子,他们三位都在表明,要想成为人类社会中“善”的存在,就要把握好“教化”作用,让人在后天教化中对维系社会安定之“礼”达到心领神会的高度,继而能够时刻抑制自己的利己之“私”,提升道德修养,并进一步维系社会秩序稳定。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总结,关于对“教化”的强调,孟子以“性善”开头,荀子以“性恶”烘托,而孔子则用“性相近”引入。孟子、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看似对立,实则在目的上殊途同归,二者更多是以孔子“习相远”为基础,以各自的方式强调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