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最为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人性问题始终是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孔子在这方面涉及相对较少,虽然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说过“天生德于予”的话,包含着德行由天所赋予的意义,但孔子并未明确说过性善。这也给后世的孟子、荀子两位思想家以极大的思想余地与空间。本文重在探讨孟、荀人性观的异同。
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有何异同?我们仔细聊聊性善论与性恶论 – 文化评论插图
一、对人性的不同理解造成孟、荀人性观的差异
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关于性论,最应注意者,是各家同在论性,而所说之性,意义实不相同”。在与告子的争论中,孟子表述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在孟子看来,“口之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嗅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是人的自然属性,而这种声色之性是天生的,人与动物都具有,不足以区分人与动物。
而“性”的第二层含义,即仁义等道德观念才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人与动物有别的根本原因。正所谓: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有何异同?我们仔细聊聊性善论与性恶论 – 文化评论插图(1)
孟子举了生活中的例子来论证人性本善,当比如当人突然看到有将要掉入水井中的小孩时都会有恻隐之心,而这份同情心不是因为和小孩的父母认识,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也并非是因为讨厌孩子的哭叫声,因此看来善是人性中天生固有的。这种潜意识里的善只有被认识和发挥程度的不同,并不是不存在的。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仁义礼智等品德要在人的后天形成。荀子认为人如果顺着自然本性行为就只能产生恶,不能产生道德。不需要修饰、作为而天生具有的是性;后天习得、创造、完成的是伪。人性不能趋向道德伦理,只有经过人为的修行才能趋向善。
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有何异同?我们仔细聊聊性善论与性恶论 – 文化评论插图(2)
孟子、荀子人性论的基本差异在于对人性的内涵界定不同。孟子从道德属性和天赋的道德素质出发定义人性,而荀子从自然本能和感官生理需求出发理解人性。孟子把礼义的起源归于心性,荀子认为礼义是后天产生的;孟子把礼义归于自然之天赋,荀子则从社会的角度加以解释。
孟子强调发挥先天的道德观,发扬人本性里仁义礼智的开端。孟子认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
荀子则强调后天的“化性起伪”,认为人之所以能有善性,是后天学习的结果,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
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有何异同?我们仔细聊聊性善论与性恶论 – 文化评论插图(3)
二、孟、荀人性论的相似之处
首先,孟子、荀子都认为人们天生的本性是相似的,不因地位、财富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人的善端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孟子认为凡是同类的事物,它的性质和表现是相同的。人作为一个类,他的趋向表现也应该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人类之心应该普遍地具有仁义礼智的追求。圣人只是把人类所同具的仁义之心率先觉悟并践行而已。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内在于人的心性之中,是人自然、本然具有的。有些人现实中不善,并不是本性的原因。而如果人能践行并发扬人性中的善,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君子。同时人人都有使自己高贵起来的东西,但这并不是世俗的官爵利禄,而是人自身高贵的道德修养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