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紧张的时候手会发抖吗?这是心理原理导致的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在平常也手抖,那就很有可能是疾病造成的。在我们印象中,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才会不由自主的手抖,然而手抖也会发生在一些年轻人身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手抖暗示了什么疾病?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下面就来聊聊关于手抖的那些事。
手抖在医学上被称为“震颤”,由疾病引起的病理性手抖分为好几种类型,比较常见的有静止性震颤、动作性震颤和姿势性震颤三种,来测测你的手抖是哪种类型的。
1、静止性震颤:
当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即静止的状态下,出现了手抖,就被称作静止性震颤。
测试:坐在椅子上,进行4-6次深呼吸,然后再将手置于腿上,呈放松状态。观察手部或者腿脚是否有抖动。
常见疾病:上肢神经疾病与损伤、脑组织疾病和药物中毒
2、运动性震颤:
运动性震颤只在运动时发生,并且在接近运动目标时抖动会加重。
测试:握紧拳头伸出食指,将指尖伸向鼻子。观察手指在快接触鼻子时,是否会有抖动。
常见疾病:帕金森综合征
3、姿势性震颤:
姿势性震颤在身体的受累部位主动保持某种姿势不动时出现,在运动及休息时消失。
测试:双手向前伸直,平举1分钟。在第50-60秒时,观察手指、臂膀是否有规律性的颤动。
常见疾病:特发性震颤、中毒和感染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和上面提到的静止性、运动性震颤不同,它并不是一种体征,而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势性和运动性震颤。特发性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症状暂时消失,但次日病情又加重。此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比如帕金森综合征)所引发的震颤混淆。
特发性震颤不但容易发生在中老人身上,也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这主要是由于它具有遗传性,导致有的患者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病。特发性震颤又被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的病人有家族史,20~30岁这个年龄段是特发性震颤的高发期之一。
特发性震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恶化,患者会逐渐丧失自理能力,连吃饭、喝水、穿衣、写字这些生活中的小事也做不了。有些患者因此得上了抑郁症,引发了更严重的危害。面对特发性震颤,我们应该怎么做?
1、积极治疗:
特发性震颤目前尚无办法彻底根治,尽管如此治疗还是必不可少的。建议症状较轻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配合心里辅导,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通过治疗可以起到控制缓解症状的作用,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正常生活。
2、加强锻炼:
患者应尽量加强体能锻炼,平时也可多搓搓手,活动一下颈部,促进血液循环。
3、注意饮食:
饮食方面多吃抗动脉硬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芹菜、洋葱等。还要多吃五谷杂粮,品种越丰富对病情恢复越好。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品要限制,特别是油炸食品应该少吃。
4、避免劳累: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多注意休息,保持健康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5、调节心态:
关注心理健康也很重要,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心态平衡,多参加社交活动,少生气紧张。
当你出现手抖的情况时需注意,如果手抖一直不消失,就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和治疗。千万不要觉得手抖只是件小事,休息一下就好了,以免将来病情严重影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