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悬棺之谜(龙虎山悬棺未解之谜)
《吕氏春秋·二十卷·恃君览》有载:“氐羌,呼唐,离水之西,僰人野人。”相传,先秦时期西南地区住着一个很古老的民族——僰人,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由于战争,高校内迁,“僰人悬棺”再一次为人所知。
《珙县志》(旧志)说:“此地本是西南夷服地,秦灭开明氏,僰人定居于此。”一次悬棺发掘出的文物中,随葬品只有一只青花瓷碗。明代成化初年时,官窑才开始做青花贡品,到了民间怎么也得延后至少30年。
这次的考古发现,揭开了一个真相:这里的墓葬时间在明万历年间画上了休止符。
明万历年间有三大战役,其中一场就在西南。那时西南和中央的关系很紧张,僰人也一样,随着力量的积蓄,之前和中央的矛盾一触即发。但西南地势险恶,明军很难占到上风。米朝为何在西南设立土司制度,就是骑兵到了这里顿时没了杀伤力,干脆让当地人管理算了。
不过,明朝的皇帝没那么好说话,朝廷对僰人(明朝称“都掌族”)曾发动过几次进攻,后来更是包围了僰人的山寨,半数选择投降的僰人被尽数残杀。史籍这么说:四川总兵刘显、刘挺父子在兴文县九丝城将僰人彻底剿灭。
史学界对悬棺中的主人族属问题一直争论着,也比较复杂,至少有五个答案。其棺木的选材都是楠木,整木雕凿,非常沉,每个棺木都有至少1000斤。较大的棺木长2米,宽0.5米,高0.4米,离地高度一般在10-50米,最高也有100米左右。
悬棺中最主要的置棺方式是木桩式,岩壁中嵌入木桩,棺木置于木桩之上。这些放置悬棺的绝壁连放脚的地方都难寻,那么,当年僰人是如何做到的,他们为何要这么做?
一种观点认为:古僰人这么做,是为了让棺木吸收日月之精气。现存悬棺最集中的则是宜宾地区的麻塘坝和苏麻湾,麻塘坝又被称为僰人人沟。泛舟江上,便可见到这些船形或长方形的悬棺,在百年风雨的侵蚀下,一些棺木依旧一如当初,安静地看着时光逝去。
西南山多,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对山有着不一般的眷念,靠山临水安葬,即可表达对山水依恋的情绪,又可以很好的保护尸身,防潮的同时也防止人兽的破坏。他们这样做,则表明了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无比崇敬之情,生于山水之间死后也要葬于山水之间。
只是这么重的棺木如何放上去的呢?
后人研究,那时僰人的科技水平并不发达,不然不会败于明军的火炮之下。大家提出了很多猜测,比较有说服力的则是“栈道论”和“吊装论”。
“栈道论”就是修栈道,然后,将棺木一层层递上来。支持这个观点的证据,则是两岸缝隙处会看到一些残存的木料,应是放置棺木后拆除的遗留物。只是,当时僰人的技术可以做到这点么?这些悬崖突兀峭拔,搭个十米的架子也许可以,但是50米、100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1973年,一个盗悬棺案给了大家提示,盗贼用数百公斤的粗铁丝做成软梯,一端绑在岩顶的大树根部,自上而下,设法在崖壁上开出一条栈道,然后盗棺。
执“吊装论”的人则认为,僰人应是先确定好安置目的地,再架设栈道,最后,将悬棺吊坠。只是又有问题了,僰人会用什么样的机械操作,轱辘吗?这么重的棺木,得用多少人力,得用多结实的绳索来完成?于是,有人就分析,应是分步做,先放棺木,再放进尸身,最后盖上盖板。这么做倒是有可能的,后来的考古发现,大多数的悬棺中只有很少的随葬品,大概就是因为过程没那么容易吧。
在地方的传说中,悬棺是老鹰托上去,所以,有个地方就叫老鹰岩。悬棺还在,只是僰人在哪呢?当年真的就没后人留下么?2015年考古专家对云南昭通豆沙镇的悬棺进行了考古,通过测定,棺木是明朝的,遗骸无门牙,因为都掌族人10岁时就会敲掉门牙。当年九丝城一战后,历史上再无僰人(都掌族)的记载,幸存者也都隐姓埋名和当地人融为了一体,但是他们的身世却以“悬棺”的方式得以保留。
其实,中国南方的很多省份都有悬棺,江西龙虎山景区就开出百万的赏金求悬棺之谜,也许真相并没有我们现代人想象的那么复杂,只是时过境迁,几百年、上千年前的地貌和今天一样么?黄河还改道了那么多次呢,有或者当年的僰人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