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脚气偏方(根治脚气的单方和偏方)
上班的时候便感到双脚在鞋里捂得焖潮无比,同时奇痒难耐,甚至坐立不安,只得不停地在地上来回扭蹭双脚。下班到家检查发现,脚趾缝中间起了许多小水疱,难道是上星期去公共浴池之后感染了脚气?
探索脚气根源
脚气有别于脚气病,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即通常所说的脚癣、香港脚。脚气的传染途径很多,因此感染脚气非常容易,脚气的发病率也较高。通常情况下,由于夏季气温较高,脚部容易出汗,因此脚气常在夏季加重,冬季气温下降,出汗量下降,脚气症状也随之减轻。但由于其是顽固性真菌疾病,故一旦传染上脚气,很难治愈。脚气发作后,往往脚趾缝间开始发痒起屑,甚至咧开化脓,转为疼痛糜烂。因此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和调理措施。脚气通常可分为三种:角化型、水疱型和糜烂型。
角化型。角化型脚气常发于脚跟,症状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并有脱屑、发痒、皲裂现象。这种脚气病程较为缓慢,且难以治愈。
水疱型。长发作于脚底,这种脚气起初为饱满的小水疱,有的能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发痒。挠破后会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糜烂型。常发作于脚趾之间,起初脚趾间常感觉非常潮湿,浸渍发白并会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容易继发感染。
远离脚气困扰
防患于未然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预防脚气发生的前提。为此,要养成常洗脚的习惯,但洗脚时要忌用碱性肥皂等刺激性的化学用品。趾缝紧密的人可用卫生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保持清洁。
合理饮食,多吃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等,少吃辣椒、生葱、生蒜等容易刺激出汗的食物。
有些人往往用道听途说的土法乱治脚气,有时虽能起到止痒的效果,但绝对去不了根。而且有些土法由于刺激性较大,还会造成文献过敏反应。因此,出现脚气症状应该尽早接受治疗。
不要使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食疗调理脚气
1、黄豆米皮糠。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红枣陈皮赤豆汤。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白糖少许。洗净陈皮、赤豆和红枣,将其与花生仁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煎煮,熟后加入白糖食用即可。
3、青鱼煮韭黄。青鱼500克,韭黄250克,食盐、料酒、葱段、姜片各适量。青鱼洗净,去除内脏,加入韭黄和料酒、葱段、姜片一起炖煮,熟后加入食盐即可。
身体健康小贴士
这里有个外用治疗脚气的小妙方可供大家应用: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其中一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治疗7天,对于改善脚气症状有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