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花归来马蹄香(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寓意)
□何绍英
坚持阅读,笔耕多年,小有收获。
老母亲分享着我的喜悦,连夸:“妮儿能干,会做文章……” 我揶揄母亲:“我小时候爱看书,您却把我的课外书当成了引火柴,扔进灶膛里给烧了,还骂我,您还记得吗?”
“呵呵,那时候不是穷吗,哪有闲钱买书看呢?”老妈狡黠地笑着为自己辩解道。
遥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适逢改革开放初期,人们都忙着各种营生提高物质生活。我的父亲,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却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他把家庭经济搞得红红火火的同时,也不忘学习。父亲订阅了各种报纸,从中获得信息来指导自己农业生产和副业开发。
记得那时,我还在上小学,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报纸,一字不落地认真阅读。
在精神文明匮乏的乡村,这些报纸无疑是我最初的文学启蒙和精神食粮。
作者供图
那时哥哥在镇上读初中,每到周末他都会带几本连环画回来。那些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小人书,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后来才得知这部作品竟然是荣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高山下的花环》、《侠女十三妹》、《七剑下天山》、《隋唐英雄传》等经典被幼年的我“生吞活剥”了。
沉迷于课外阅读中,不亦乐乎。这也因此引起了母亲的不满,她絮絮叨叨地责备我“不好好做作业,看那玩意儿能当饭吃啊……”
母亲说对了,那玩意儿还真能当饭吃——因为我的作文屡屡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里朗读,同学们就抄我的作文甚至请我代写,于是我成为了“枪手”。为了报答我的辛苦,同学们就送给我很多好吃的东西。
父亲是大力支持我读书看报的,有了父亲的力挺,我自然不把母亲的话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地阅读。
五年级的时候参加全县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作文题目是“笑声”。我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写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过上了好日子,由此发出了内心深处的欢笑。评委老师说,对于一个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能有如此深远的立意实属难得!作文获得了一等奖!
读高中时,我迷上了一个叫“中学生阅读”的月刊杂志,期期不落,有时在生活费捉襟见肘,在吃饭和买书两者之间权衡的时候,我会选择买书而宁愿少吃一顿饭,不仅如此,还要付定金向老板提前预定,生怕被别人抢先买了去。实践证明,阅读确实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最好的法宝,我的语文成绩不俗。
作者供图
工作以后,买书再也不用囊中羞涩了。只要有时间必须要阅读,定期去网上书店购书,充实自己的书桌。
好书不厌百回读。一些经典作品我会反反复复地读,直到读懂读透,读完后及时写下读后感,只有这样才不枉读过此书,也算是真正把书读到“肚子里”去了。
信息时代,书海无涯,难免泥沙俱下,选择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我首选的是经典,比如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作品基本上都要去读 。经典永流传,经过时间的淬炼,似一坛老酒,历久弥香。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一款神奇的美容产品,它能改变一个人的容颜。人到中年其貌不扬的我,忽然有一天被人夸:“你越来越漂亮了”!我当然知道这话恭维客气的成份居多,然而不能否认的是,读书以后,身上确实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那就是一种叫做“气质”的东西,“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
古人云:“独窗心不浊,素食气不浊,读书则口不浊。”吐气如兰,出口成章应是口不浊最好的体现。
阅读也是忘忧草,能使人恍如置身于无忧无虑的天堂。
如此,阅读应该是通往天堂的鲜花小径,踏花归来马蹄香,一路走来,芬芳满身。
作者何绍英:衢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热衷阅读,爱好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