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起诉豆瓣(爱奇艺打官司赢了吗)
据海淀法院网,9月5日,因不满其自制综艺《奇妙的食光》被3名豆瓣网友诋毁,爱奇艺以名誉权纠纷为由起诉豆瓣网运营主体北京市豆网科技有限公司,要求其删除侵权文章并公开道歉、公开上述网友的身份信息、赔偿经济损失50万。目前,豆瓣上相应的文章页已被删,法院也已受理此案。
《奇妙的食光》是一档idol海外生存实境经营秀节目,兼具“偶像+经营+旅游”等多重米素。节目邀请时下最热的偶像练习生空降澳洲,通过经营餐厅赚取心愿经费,实现粉丝的“心愿清单”。打着回馈粉丝的旗号,又有练习生颜值加持,《奇妙的食光》在爱奇艺官网的综艺榜单中上升至第三位。然而,开播前的“打粉丝”事件打了自己的脸,也埋下了祸因。
9月5日,有网友爆料称《奇妙的食光》在澳洲录制期间,因跟车粉丝太多影响拍摄进度,工作人员殴打跟车司机和粉丝。同日,爱奇艺宣布暂停与节目组的合作。随后《奇妙的食光》发博称,“法官听取了律师关于冲突事件的前因后果,认定冲突事件的起因是个别人员连续多日有干扰节目拍摄、追车的行为。”同日,爱奇艺声明称继续与节目组合作。
对于《奇妙的食光》节目组的解释,部分网友对此并不买账,并在豆瓣上持续发布相关言论,直接引发了爱奇艺与豆瓣的正面一战。
10月末,《奇妙的食光》的豆瓣上评价数尚且不到2000人,1星比例仅3.2%,总评7.8分。11月5日,“爱奇艺诉豆瓣”在新浪微博热搜榜上挂了一夜后,6日,不少网友涌入豆瓣“怒”打一星。截止11月6日14点,该节目豆瓣评论人数达4765人,1星比例扩张到17.4%,总分降至7.0分。
一星期内,7.8分到7.0分的急速下降,《奇妙的食光》在豆瓣上的评分标准似乎已经悄然变化——从节目制作水平,转移到节目组行为本身,再到对爱奇艺起诉豆瓣的“报复”上了。
当豆瓣评分被大众情绪裹挟而波动,亦或被资本间接操控,豆瓣评分还可信吗?
8月11日,电影版《爱情公寓》上映,首日票房即破2亿。因被指消费情怀、“换皮”宣传,不少愤怒的粉丝为了让《爱情公寓》成为豆瓣电影评分史上倒数第一,开始为豆瓣评分2.2分的《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刷五星好评。
9月15日,《娘道》导演郭靖宇在微博上提到,在《娘道》在开播当日的前几分钟,豆瓣上密集涌现剧本“三观不正”及“主演整容”的差评。最终,《娘道》豆瓣分从郭靖宇原先预估的4分以上掉到2.6分。
“发现豆瓣上大量差评涌现时,我们就请人鉴定,专家结论,是有组织的黑”,他在微博中提到,“是试图垄断影视行业的黑势力,操控并买卖收视率的巨大利益集团干的!”
以上的情况现在似乎越来越常见了。这背后,显示出豆瓣评分越来越成为影视作品的兵家必争之地。
在娱乐方式只有电视机的时代,大众并没有太大的选择空间,豆瓣就只是小众影迷的交流地。如今,影视作品在数量和类型上日益丰富,电影院遍地开花,看或不看已经是大众的主动选择。因此,观看前的评分是十分重要参考标准。
在国内的影视评分网站中,豆瓣和时光网数一数二。随着时光网被万达收购,豆瓣电影评分板块因独立的算法、远离资本力量控制而一家独大。在近几年,不断涌现出的电影推荐类微信公众号,大部分在推荐电影时,都会以豆瓣电影评分截图以佐证观点。电影类微信公众号和豆瓣,交织出了独特的电影口碑生态。
如今,豆瓣的月度覆盖用户量已超一亿。豆瓣评分的高低,直接与电影的口碑挂钩。口碑高低,又反作用于电影后续票房。
对于豆瓣来说,中立,是一切的前提。
豆瓣的商业模式建立在流量和banner广告变现上。当电影评分与观感一致时,豆瓣才能培养高信任感,保持高用户粘性。因此,保持评分的客观与中立,是持续获取流量的关键。在反刷分上,豆瓣作为平台方一直未缺席。
2015年,豆瓣创始人阿北在《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中说道,反刷分已是豆瓣电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并已经建立反刷分机制。豆瓣系统能够识别非正常评分,包括以下四种情况:注册/收购账号刷高分、刷评分、明星粉丝团“进攻豆瓣”、铁杆粉丝“捍卫豆瓣评分公正”。
影视市场的爆发,带来了豆瓣用户体量的爆发,“水军”的雷声也就越来越大。阿北在文章中称,豆瓣收到的威逼利诱多起来,诸如“不开个价给水军放行,就找媒体黑”。
反刷分的背后,干扰豆瓣评分的努力正在向“社会工程”进化。比如,制造“豆瓣评分有问题”的舆论,打击豆瓣评分整体的公信力,或者直接对豆瓣的工作人员施加心理压力。
豆瓣很无奈。
当水军的千军万马跳进来,让评分的水面不泛起一丝涟漪的方法是有的,但对正常打分用户的感受也难免有影响。阿北自己也承认,“并没有一劳永逸解决水军的方法。”
如何更好区分水军和大众,在言论自由和反刷分的边界保持平衡,豆瓣未来要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