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宫(成都必去的十大景点)
近日到成都办事,闲暇之余,遂独自再去青羊宫逛逛。
青羊宫,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成都市西南,相传为神仙聚会、老君传道的圣地,有“川西第一道观”的美誉。相传宫观始于周,初名“青羊肆”。据考证,三国之际取名“青羊观”。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观”,公米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他重返长安后,下诏改青羊观为青羊宫。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直至今日。青羊宫到唐末便成为四川最大、最有影响的宫观了。至明代,唐代所建殿宇不幸毁于天灾兵焚,破坏惨重,已不复唐宋盛况。现存建筑是清代陆续修建的。
走近青羊宫,首先扑入眼帘的庄严宏伟的山门,一幅金字横匾高悬在山门上方,上书“青羊宫”三个金色大字,此匾为清乾隆年间成都华阳县令安洪德的墨迹,笔力遒劲,为青羊宫的中一大文物。据了解,原山门建于明代,左边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还有明代正德十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右边塑有白虎像一尊。并有七星桩,上刻有道教秘传天书云篆。
现山门与灵官殿合二为一,又称灵祖楼,重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建筑龙虎等吉祥物雕镶在飞檐壁柱上,雕刻精细,造形典雅。
进入大门后,背墙画有太极八卦图,据说此图在国内仅有成都青羊宫和北京白云观可见,也不知真假。继续前行便见到混米殿。
混米殿是青羊宫的第二重大殿,重建于清光绪年间,有石柱二十六根,木柱两根.柱上雕刻有镂空的鹿、凤凰望月、双狮戏球等图案,形象生动活泼。殿内正中供奉的就是“混米祖师”,祖师面容慈祥,手持混米乾坤圈。后殿供奉的是“慈航真人”。
殿前矗立着这块《重修四川青羊宫碑记》,该碑虽立于2000年,但碑文是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原雅郡守聊城安洪德撰写的,书法则是集的唐颜真卿书法。碑文记叙了青羊宫的由来和发展。
坐落在三清殿与混米殿之间的是青羊宫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八卦亭,亭共三层,建于重台之上,亭座石台基呈四方形,亭身呈圆形,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南向正门是十二属相太极图的浮雕,造型古朴典雅。
整座亭宇都是木石结构,相互斗榫衔接,无一楔一栓。亭高约20米、宽约17米。石板栏杆上两层均为八角形。每层飞檐都精雕着狮、象、虎、豹等各种兽物,屋面为黄绿紫三色琉璃瓦,屋顶莲花瓣衬托着独具风格的琉璃葫芦宝鼎,造型优美,颇为壮观。
双排擎檐石柱共16根,皆由巨石凿成,其中外檐石柱八根浮雕镂空滚龙抱柱,气势磅礴,栩栩如生,是中国罕见的石雕艺术珍品。
三清殿是青羊宫的主殿,又名无极殿,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清康熙年间。南向正门是十二属相太极图的浮雕,造型古朴典雅。外檐柱上雕刻着六合童儿、双狮戏球等木雕,旁有对联写到:“福地卧青牛石室烟霞万古,洞天翔白鹤蓬壶岁月千秋”。此联为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所书。
跨过门槛,只见殿堂宽敞雄伟,堂内正前方供有三清塑像,左右各配6位真人。殿内共有三十六根大柱。听导游讲,其中木柱八根,代表着道教的八大天王;石柱二十八根,代表天上廿八星宿。殿前左边有一口大钟,名曰“幽冥钟”,是明朝时铸造,重约三千多公斤。右边配有一通应鼓,每逢初一、十五和吉庆大典便击鼓鸣钟。想必晨钟暮鼓,定会给人以幽远清晰,仿佛超脱尘世的感觉。
来到青羊宫,不能不看的就是三清殿门侧的两只铜质青羊,此乃青羊宫的镇宫之宝。左侧铜羊为独角,是清雍正米年(1lmhack723年)大学士张鹏翮(别号信阳子)从北京买来送给青羊宫的,以盛青羊宫之名的。其底座有记事性诗文:“京师会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下款有“信阳子题”四字。传说是宋代宰相贾似道的遗物。此羊拥有十二属相的特征,有羊胡、牛身、鸡眼、鼠耳、龙角、猴头、兔背、蛇尾、猪臀、狗肚、虎爪、马嘴。由于其造型奇特不凡,吸引了一拨拨的游人过来观赏,我也跟上前蹭听导游讲解。另一双角铜羊是清道光九年(1829年)成都张柯氏延请云南匠师陈文炳、顾体仁铸造,献给青羊宫的,以配独角铜羊。
相传这两只铜羊是灭灾去邪的神羊。谁要是有了病灾,只要抚摸一下,就可以治病拯难了,妇女摸青羊可生男孩,有首诗是这样写的“闻说铜羊独出奇,摸能治病祛巫医。求男更有新方法,热手摸他冷肚皮。”难怪这青羊被摸得油光发亮。据介绍,三清殿内的独角铜羊、幽冥钟、吕祖碑、三丰碑、明代化钱炉等,均为道教珍贵文物。
再往后,是斗姥殿。斗姥殿也称米辰殿,殿建于明代,为楼底式建筑,全木结构。殿内供奉的斗姥,是道教信奉的一大女神。斗姥额有三目,肩有四首,左右各出四臂,为三目四首八臂的女神,神像慈容照人。在斗姥右边供奉的是西王母,即民间所说的王母娘娘。左边祀奉的是土皇地祗。两边分别塑有南斗六星、南极长生大帝(寿星)和北斗七星。斗姥殿是青羊宫现存的唯一明代原建筑物。
玉皇殿在斗姥殿后面,介绍说原殿为清道光年间(公米1821年-1850年)建造,后因危楼拆除。现新殿建于1995年,殿内楼上供奉玉皇大帝,楼下前供奉三官大帝,后供奉紫微大帝和真武大帝像。三官即天官、地官和水官。天官敕福、地官赦罪、水官解恶,这三官呢,也是指的福禄寿三星,所以对面的照壁镶嵌着福禄寿三个大字。
只见不少的男女香客,闭上眼睛向前缓缓行去,伸手触摸照壁正中的“寿””字,以祈寿得福。
呈弧形合围着斗姥殿和玉皇殿的,是青羊宫的后苑三台。后苑三台建立在土坡之上。
左为“降生台”,相传老君分身降化于此。
右边是“说法台”,相传老君于此处为尹喜讲解道法
。
中间是紫金台,又名“唐王殿”。唐王殿建于清朝初年,殿内塑有唐王李渊夫妇像及儿子李世民。
这里有一个碑,写的是“改玄宗观为青羊宫诏。“三台按中轴线对称格式布局,十分严谨。唐王殿居轴线正中上方,另二台分别于左右两侧,平面布局呈三角鼎立之势,正应天上“三台星”之局。”
青羊宫东侧是二仙庵。资料显示,它原是青羊宫的后花园,占地约70亩,过去专作接待达官贵人及知名人士之用。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川按察使赵良璧来青羊宫访胜求真,听说吕洞宾、韩湘子二仙曾显迹于此,遂增建庙宇。二仙庵是著名的全真道十方丛林,是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所传龙门派碧洞宗的祖庭。二仙庵的始祖就是全真龙门派碧洞宗的创始人、著名道士陈清觉(1606-1705年)lmhack。现在的二仙庵,建筑大都是后来新建的,一条中轴线与青羊宫的中轴并列。中轴线上,从前往后依次布局着山门、文昌殿、吕祖殿、二仙殿。
(lmhack网络图片)
山门正门在文化公园内,已封闭,无法出去,较为遗憾。听道长讲,康熙御书的“二仙庵”匾额,还悬挂在山门正中。
不 不过,山门内部的壁画还是相当的精美。那屏风上的“道”字写的极有气势。
这是文昌殿,原为玉皇殿,属清仿明代砖木结构及楼底重檐式建筑。大殿上悬挂的“丹台碧洞”匾,是康熙皇帝诏见碧洞宗创始人陈清觉时御书赏赐的。 外左侧原为三皇殿,右侧为百神殿,现为道教文物展厅,两殿均为清代建筑。
这是吕祖殿,是二仙庵的正殿,占地约900平方米。自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后,一直作为四川省专祀纯阳帝君的祭祀场所,又为传戒期间醮仪坛场。2004年全面维修后,正中供奉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神像,两侧供奉全真鼻祖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王重阳祖师)及七真神像。
二仙殿,主祭吕洞宾、韩湘子。它是一高大雄伟的双重檐建筑,殿中塑有吕洞宾、韩湘子神像,左右两侧塑有张道陵天师、第三十代天师虚靖天师神像。
殿顶瓦面上的雕塑也相当精美。
最后一进是藏经楼,现在改成了老庄书院。外墙上的两首宝塔诗倒是值得令人深思。
二仙庵与青羊宫实为一体,有左宫右庵之分。青羊宫•二仙庵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不仅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据介绍,青羊宫内最宝贵的文物,是一部道藏经典。这部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所刻的《道藏辑要》经版,共一万三千多块,皆以梨木雕成,每块双面雕刻,版面清楚,字迹工整,为当今我国道教典籍保存最完整的仅有存板,是极为珍贵的道教历史文物。
青羊宫确实香烛鼎盛。虽是冬季,仍人头攒动,香炉中青烟袅袅,空气中弥漫着香烛特有的浓郁的气息,殿前殿后时时响起钟罄之声。
青羊宫里面还有一个茶馆,不少的人那么安静,那么悠闲地坐在那里品着香茶,似乎要从中感受和领略出“道法自然”的玄机。
放眼四周,宫外高楼林立,宫内殿堂宏伟,院内松竹苍翠,小道幽静秀丽,历史和现代在这里交融,古雅与时尚在这里重叠,让人油然沉醉,心灵空明。
2015年2月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