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特斯邦威加盟费用是多少,美特斯邦威加盟有

从做裁缝起家,到1995年创立美邦服饰,靠着自主设计、生产外包的轻资产模式,周成建和他的美特斯邦威迅速在国内开疆辟土。从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连续两年成为服

美特斯邦威1500家店倒闭,小裁缝起家的服装首富现卖公司偿债

从做裁缝起家,到1995年创立美邦服饰,靠着自主设计、生产外包的轻资产模式,周成建和他的美特斯邦威迅速在国内开疆辟土。

从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连续两年成为服装行业首富,到2012年顶峰时期在全国拥有5220家门店,周成建和“不走寻常路”的美特斯邦威一路欢歌。

可如今,周成建和他的美邦服饰,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连续亏损,2016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5亿米。为了扭转亏损局面,周成建甚至将不得不“卖子解近渴”——出售旗下核心子公司华邦科创100%股权,以改善目前困境,缓解偿债压力。

从小裁缝到亿万富翁、从行业龙头到连年亏损,周成建和美特斯邦威这几年都经历了什么?

从小裁缝到中国服装界黄埔军校

美特斯邦威1500家店倒闭,小裁缝起家的服装首富现卖公司偿债

“裁缝”,是周成建对自己的定位,也是他起家前的职业。

因为生活贫苦,出身农民家庭的周成建从小就渴望学一门手艺改善家庭生活状况。

而当时在农村,只有三门手艺可以学:泥瓦匠、木匠和裁缝。学过一段时间木工和泥瓦匠后,14岁的周成建选择了“有意思得多”的裁缝,凭借天赋和努力,周成建的裁缝生意越来越红火,很快就在老家丽水青田县创办了服装厂,并小有名气。

生活本应就此蒸蒸日上,可上天变脸总是那么猝不及防,江西一个30万米的服装加工订单因为面料及工艺不合格,订货方拒绝收货,20出头的周成建一下子背上了20多万米的债务。

无奈之下,周成建拿着手里唯一剩余的9000米钱,背井离乡远赴温州希望翻本。

在温州的日子很苦,在温州最为红火的服装市场,周成建晚上做服装,白天卖服装,一天劳动16个小时以上,脏活、累活、重活样样都干。有一次,因为实在太过疲劳,还错把一批西装袖子裁短了一截。而这个失误意味着周成建很可能再度背上几十万米的债务。

怎么办?急的团团转的周成建灵机一动,将错就错地把西装袖子改成夹克袖子推向市场,这种带着休闲风格的西装一下子就成了市场的宠儿。周成建也因祸得福,为自己以后发展积累了资本。

1995年,周成建作出决定:退出主流西服的竞争,主攻休闲服饰领域,并且自己拍照代言——“自信就是力量”,这个品牌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美特斯邦威”。

1995年4月,周成建在温州解放剧院开设了第一家美特斯邦威专卖店,实行品牌连锁专卖经营。此后十余年间,美特斯邦威专卖店在全国遍地开花。

2000年初美邦将总部从浙江搬迁至上海。

2001年,周成建聘请郭富城做代言人,宣传口号定为“不走寻常路”。

2008年8月,美邦服饰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借助于资本市场,上市后的美邦股市服饰业绩发展迅速。此后三年,美邦的业绩以每年两位数的趋势上涨,成为国内休闲服饰领域的龙头老大。

2009年,周成建家族以185亿米的财富,排名胡润服装富豪榜榜首,登上中国内地服装首富。

2010年,周成建再次登上中国内地服装首富。

2011年,周成建喊出了“2011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600%”的目标,而最后美邦全年营收确实也达到99.45亿米,净利润12.06亿米,获得“中国服装业黄埔军校”的荣耀。

美特斯邦威1500家店倒闭,小裁缝起家的服装首富现卖公司偿债

从大好时光到上市7年业绩首现亏损

从2000年到2010年,可谓国内本土品牌服装的大好时光,这个时候电商没有崛起,国外快时尚品牌也尚未进入。

美邦发展“顺风顺水”,而其“顺风顺水”的秘诀在于:它是一家像NIKE一样的轻资产公司。

周成建成功地抓住了中国服装制造工场生产能力过剩这一机遇,将传统服装企业最“重”的部分——制造、生产外包,在广东、上海、江苏等地300多家生产厂家为公司定牌生产,形成年产系列休闲服近1亿件(套)的强大生产基地。自身只负责设计和品牌营销,减轻了企业负担,使企业能够更灵活的应对市场变化。

品牌营销方面,从2001年开始,美特斯邦威先后邀请郭富城、周杰伦、张韶涵、潘玮柏等为其代言,在营销上投入重金,逐步打造“不走寻常路”的年轻、时尚、潮流品牌。

美特斯邦威1500家店倒闭,小裁缝起家的服装首富现卖公司偿债

渠道方面,周成建不走代理,只走加盟和直营(后期逐步反向收购加盟店,增加控制力),将渠道快速下沉到中国的二三四线城市。到今天,美特斯邦威非一线城市的销售额占总体比重超过80%。

加盟店的模式,曾经被美邦引以为傲地称为是“借网捕鱼”。考虑到门店租金、 装修、人员工资、税收等投资巨大,美邦采取特许连锁经营策略,根据区域不同,每年分别向加盟商收取5万至 35万米的特许费,“与加盟商共担风险、 实现双赢”。从1995年至2003年,美邦在各地的专卖店数量从几十家飙升到1100多家。而顶峰时期的2012年,美邦的门店数量高达5220家。

可是自2011年之后,周成建发现自己和美邦的日子变得难熬了。

受制于服装行业不景气、海外快时尚品牌强势布局以及国内电商的影响,美邦服饰开始走下坡路。

2012年美邦服饰业绩在上市5年后首次下滑,此后几年美邦服饰业绩难振。2015年财报显示,营收较2014年同期下滑4.92%至62.94亿米,利润暴跌396%,亏损4.31亿米,美邦上市7年来首次亏损。2013-2015年间,美邦服饰关店上千家,从5200多间门店减少至3700多间。

高库存、国际品牌的进入、互联网转型成为压在美邦头上三座大山

美特斯邦威1500家店倒闭,小裁缝起家的服装首富现卖公司偿债

美邦的危机,其实从2008年上市就已然降临。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国内经济发展很快,消费能力也迅速跟上。本土品牌发展繁荣的同时,大量的国际品牌H&M、优衣库等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而美邦偏休闲和跨时尚的风格,让其一开始就遭遇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比如H&M、zara、优衣库等,为溃败埋下伏笔。

而周成建对于国际品牌的竞争,也并未有足够重视。当时周成建曾对媒体说,“虽然众多海外的大众时尚品牌进驻中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的消费观,但相比美邦,他们还缺乏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研究,或者说还缺乏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

与其他本土休闲服饰品牌类似,高库存一直是美邦服饰业绩难振的原因。2015年年初,美邦服饰库存商品期末账面余额17.2亿米。为降低库存,美邦服饰采取打折低价销售来消化库存,到2015年上半年末库存商品期末账面余额仍高达13.4亿米。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压力也来势汹汹。300米以内的价位,是整个互联网服装卖得最好的价格带,而服装行业又是电商化最彻底的行业之一。从价格上讲,整个互联网的服装品牌都是美邦的竞争对手。美邦的压力不言而喻。

为了力挽败局,周成建动作频频。

美邦在2010年踏上互联网转型之路。2010年12月,美邦上线电商平台邦购网,此举被认为是美邦在互联网转型中的“首秀”。消费者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在实体店内扫码消费,也能实现线上购物和线下退换。遗憾的是,邦购网运营还不到一年就草草收场,美邦为此投入的6000万米打了水漂。

酝酿了两年之后,2013年10月,美邦宣布启动O2O战略。为了打造线下体验店,美邦关闭了一些加盟店,增开了1000多家直营店。美邦还试图将城市特色和店铺主题结合起来,引入“一城一文化,一店一故事”的理念,构建情景式购物。此时,独立运营了两年之久的邦购网也重新回归到公司体系内,全力配合周成建的O2O战略蓝图。然而体验店看客寥寥,O2O试水成效并不大。

美特斯邦威1500家店倒闭,小裁缝起家的服装首富现卖公司偿债

2015年4月,美邦强势推出“有范”APP,以5000万米冠名人气综艺节目《奇葩说》。2015年上半年,美邦服饰广告宣传费达到5011万米,相比2014年同期的2004万米,增长1.5倍。然而两季《奇葩说》过10亿的点击量却并没有给“有范”App带来预想的推广结果。根据2016年3月媒体报道,“有范”App当时的下载量仅有37万左右。

一系列大动作,至今尚未取得明显的效果。反而由于2015年以及2016年上半年业绩连续亏损, 美邦和周成建陷入多事之秋。

连年亏损,面临退市风险,不得不出售子公司偿债

在连续多年净利润下滑、库存高企之后,美邦股价在2015年股灾期间却一度飙升,最后引得深交所发出问询函;周成建牵涉徐翔案,陷入“失联”传闻,引发资本市场动荡;面临高管团队的动荡,2016年8月,董事周文武辞去董事职务,9月,两位副总裁林海舟和刘毅辞职;而服饰未来可能被ST(股票的特别处理),面临着被退市风险,不得不出售经营状况最好的核心子公司华邦科创(总资产为1.48亿米)救场。

立志做“全球裁缝”的周成建开始反思“我觉得我过去十年的确让自己错位了,让自己‘出轨’了,没有专心专注围绕这个产业,真正用工匠精神做好一个裁缝,所以被市场抛弃。”

马云曾说,冲击传统零售业的并不是电子商务,而是传统行业守旧和不拥抱变化的思想。产品好,管理好,模式好会造就实体店的成功,但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一劳永逸的模式。如果不能居安思危,顺应时势,优化经营,那就只能被别人颠覆。

 

  • 发表于 2021-04-10 13:45
  • 阅读 ( 236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