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谨慎用药,这是孕妇都需具备的常识。但临床医生发现,很多孕妇对于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非常谨慎,而使用外用药时往往极其随意,她们认为“外用药不会影响胎儿”。然而就算是外用药,孕期妈妈也要谨慎使用。
外用药孕妈妈就能随意用吗?事实上,与口服药物及注射药物一样,妊娠期外用药物也有风险等级划分,即分A、B、C、D、X五个级别。A级,可以使用;B级,可在医师观察下使用;C级,慎用;D级、X级,禁用。
专家表示,尽管外用药是通过皮肤或黏膜渗透进入人体,与口服药、注射性药物相比,对胎儿的影响相对会少一点,但如果用药量大、时间长,也会影响孕妇和胎儿。因此,孕妇在使用外用药时,同样要咨询医生,切勿随意乱用。
在孕早期(怀孕的头三个月),胎儿处于器官分化、发育的关键阶段,对药物会相对比较敏感,孕妇用药更应慎重,即便是外用药也应如此。那么,常用外用药在孕期有哪些使用宜忌?
A 抗感染药物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作用于病原菌所引起的感染,如脓疱疮、毛囊炎、疖肿等,常用药物有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红霉素软膏、新霉素软膏、磺胺嘧啶银软膏、环丙沙星软膏等。新霉素属于D级药物,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组织,有引起胎儿听力障碍的可能,孕期禁用。环丙沙星、磺胺嘧啶均可能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孕期禁用。莫匹罗星、红霉素均属于B级药物,外用经皮肤吸收很少,孕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抗真菌药物
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孕妇阴道的酸碱度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容易患阴道炎。治疗孕期真菌性阴道炎时,最好采用局部治疗,常用药物有克霉唑栓剂及软膏、咪康唑栓剂(达克宁)、制霉菌素泡腾片或软膏等。克霉唑栓属B级药,阴道和皮肤局部使用吸收量小,不增加胎儿的先天性畸形,孕妇可按医嘱使用。
由于抗真菌药物多数属于C级药物,孕期必须谨慎使用。
B 糖皮质激素制剂
不少女性在孕期(尤其是孕早期)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程度有轻有重。发生妊娠瘙痒的原因,一是可能与孕妇血液中雌激素含量过高有关,二是与胆汁淤积有关。
外用糖皮质激素对瘙痒、湿疹、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等有较好疗效,根据外用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强度,可大致分为弱效、中效、强效和超强效四类。皮肤疾病常用的弱效激素有醋酸氢化可的松;中效激素有泼尼松龙、地塞米松、曲安奈德、醋酸氟氢可的松等;强效激素有哈西奈德、丙酸倍氯米松、氟氢松、戊酸倍他米松等。
醋酸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属于C级药物,但妊娠前3个月使用的安全性分级为D级,孕妇不宜使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皮炎平)、曲安奈德、氟氢松(肤轻松)等其他大多数糖皮质激素药膏也属于C级药物,孕妇慎用。另外,部分药物为糖皮质激素配伍抗真菌药的复方制剂,比如,复方酮康唑软膏含丙酸氯倍他索和酮康唑,孕妇禁用;派瑞松含曲安奈德和益康唑,复方咪康唑软膏含丙酸倍氯米松和咪康唑,均属于C级药物,孕妇慎用。
张秀枝主任说,即便在怀孕三个月后,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时也要注意涂抹量应尽可能少,一旦皮肤问题得到控制,涂抹量及次数即应减少。禁止长期、大面积使用。
C 皮肤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外用药物包括乙醇(酒精)、碘酊、甲紫(紫药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双氧水)、炉甘石等,以上药物的安全分级尚不明确,务必根据药品说明书使用。
D 跌打外伤类外用药
怀孕后,子宫日渐增大,身体重心渐渐前移,在站立或走路时,为了保持重心平衡,孕妇必须将肩部及头部向后仰,形成一种孕妇特有的挺胸凸肚姿态,这种姿态造成腰酸背痛,但适当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步行就可以减轻疼痛。孕妇切勿随意使用镇痛类药膏。
含西药成分的外用药
常用的止痛、抗炎镇痛类外用药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扶他林(含双氯芬酸)等,均属于B类药,孕妇可以使用,但在孕早期(怀孕的头3个月)避免使用扶他林。
含中药成分的外用药
孕期禁用的中药包括巴豆、生草乌、生川乌、蜈蚣、麝香、益母草、川牛膝、黑种草子、土鳖虫、甘遂、京大戟、牵牛子、水蛭、莪术、三棱、附子、芒硝、玄明粉等。凡含有以上成分的外用药孕期禁用,如天麻追风膏、附桂紫金膏、伤科跌打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百花活血跌打膏、云南白药膏、壮骨麝香止痛膏等。
E 清凉油、风油精
清凉油、风油精含有樟脑、桉叶油等。樟脑进入人体后,人体存在的葡萄糖磷酸脱氢酶会很快与之结合,使之变成无毒物质,然后随小便一起排出体外。但由于生理变化,孕妇体内的葡萄糖磷酸脱氢酶含量降低,怀孕3个月内若过多地使用风油精和清凉油,樟脑会通过胎盘屏障进入羊膜腔内作用于胎儿,严重时可致胎儿死亡,因此,孕妇要避免使用。
阅读上文可知,就算是外用药,孕期也不可乱用。孕期需要用药的时候,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不要盲目使用,以免影响到胎儿发育。更多相关知识,小编推荐你阅读:对付孕期疾病,你用对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