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怎么办,青少年心理案例咨询!

 初三孩子厌学怎么办?尤其是即将面临中考,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肯上学,这一直是令父母头痛,甚至让整个家庭混乱的问题。当孩子出现厌学端倪时,家长就应给予重视,

 

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初三孩子厌学怎么办?尤其是即将面临中考,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肯上学,这一直是令父母头痛,甚至让整个家庭混乱的问题。

当孩子出现厌学端倪时,家长就应给予重视,及早积极地解决。

孩子厌学情况非常严重时,进行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咨询更是刻不容缓了。

本期专家: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咨询师郑启涓

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PS:本案例已征得当事人书面授权同意,其个人信息已作技术处理)

第一次见到琳琳是一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她14岁,刚上初三,因厌学问题被妈妈带过来咨询。

在新学期开始后的十一假期,我见到琳琳,满脸愁容,在妈妈的旁边,显得很沉默。

妈妈一见我就焦虑地说,孩子刚上初三,本来是要冲刺的一年,老师却反馈孩子状态不对,发现孩子变得不爱学习了,经常呆坐几个小时都没有做完作业,老师讲了什么都忘记了,也不愿意跟父母交流。

最近一周,说身体很不舒服,头痛头晕、胃难受和胸闷,不肯去上学,可带去医院检查又没有病症,医生建议通过心理咨询来处理。

在妈妈跟我沟通时,琳琳拿出手机低头刷起来,妈妈立马轻声制止她,她好像没听到一样。妈妈就跟我抱怨:“这孩子真没礼貌,讲她也不听”。

我观察着这对母女的互动,继续将心理咨询的专业设置告知她们。

介绍完毕,我征求她们的意见哪位先开始谈,妈妈迫不及待想说,女儿把手机收起来,看了我一眼。我又重新对琳琳强调一下保密设置,并告诉她如果她想先与我沟通也是可以的,妈妈可以先到外面休息一下。

她点了下头,我尊重了她的意愿,于是将妈妈先请出咨询室。

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妈妈出去后,琳琳开始忧伤的讲起自己的故事:她是家中的独女,父母要求比较高,希望自己考上重点大学。

妈妈是一个容易焦虑的人,经常唠叨、督促自己要好好学习,她对丈夫亦如此,爸爸为了逃避妈妈的喋喋不休,经常在外面躲着少回家。即使自己考了班上第一名,父母也从来不会肯定、鼓励自己,爸爸从不管学习,妈妈则是时时强调“危机意识”——不能骄傲、不进则退,要时刻比别人更努力来保持优秀。

感觉自己犹如西西弗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每天都要很吃力地把学习那块大石头推向山顶,一有懈怠石头就会滑落山底,自己还得重头再来。

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但慢慢感觉自己跟不上了,尤其是上了初中。越赶不上,越被妈妈唠叨、批评、督促,现在爸爸也加入了妈妈的阵营。

妈妈很不满意琳琳的成绩,为了在初三备考的这一年能够大大提升,在暑假里,妈妈帮琳琳报了一个精英强化辅导班,每天从早到晚高强度的学习、预习、复习,一整天下来脑袋是晕的,压力很大,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身体出现了失眠、头痛、消瘦的现象。

暑假班结束后,新学期就开始了,琳琳发现自己无法正常学习了,想看书、想听课,但看不进、听不进,感觉脑子如同浆糊一样转不动,晚上常常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不愿意跟同学说话,没有能说真心话的朋友。

她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变成这样,自己原本是一个很爱学习的女孩,而如今,面对妈妈的要求,琳琳觉得很压抑和无力,内心很崩溃,身体变得虚弱。

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琳琳的成长经历及父母的教育方式,使她在学业上面临巨大的压力,而假期的精英班导致了她最后的心理防线完全崩塌。

在琳琳的潜意识深处,学习跟痛苦、压抑、无助、沮丧等感受画上了等号,但凡触及与学习有关的事物和情景,比如看书、上课、做作业,便本能地陷入这些负性情绪的包围中。

她被这些情绪浓浓地包裹着,难以找到出口,并出现抑郁早期症状。

因此,根据琳琳的现况,咨询要分为三步走,逐步攻破:

①:处理和转化琳琳内心压抑的情绪,改善她的抑郁状态。

②:进行亲子关系的辅导,改善家庭的氛围,成为可滋养的能量来帮助她走出抑郁。

③:帮助琳琳重塑学习的价值,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经过谈话治疗后,我和琳琳初步建立了信任关系。其后通过在咨询室内创造一种“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

我鼓励她表达内心的想法——她的压抑更多来自对父母的愤怒,这些愤怒她无法在现实中跟父母去表达,一直强压在自己的内心,但愤怒并不会因压制而消失,它如同火焰,越积越旺,憋得她快要崩溃,而压抑的同时,她也会责备自己不够好、无能,难以达到妈妈的期盼。

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我采用完型疗法的空椅子技术,帮助她通过意象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对话,大声喊出内心的感受。

刚开始她不敢大声说,只是小声说了句“我很难受”。我鼓励她继续、大声点儿,她慢慢放开自己,“我都被你们逼得无路可走了,我都要崩溃了”、“你们就知道学习学习,根本就不关心我”、“我生病了,你们从来都不问我感受,就知道催学习学习”......

释放后,我引导她说出自己希望父母如何对待自己,“我希望妈妈能少说几句,我已经长大了,晓得该做什么”、“我希望爸爸能多与妈妈说话,这样妈妈就不用老是盯着我了”......我让她想象一下父母听到她这些话,父母会怎样回应。

当她站在父母的角度去回应时,她慢慢能理解父母了,也能感受到父母的不易和对她的爱。

有一次,当她表达了对妈妈的希望后,“妈妈”说,“我希望自己少说,少操心,可是我控制不住,忍不住。我太孤独了,你爸爸不愿意跟我说话,我也没有朋友,你是我的女儿,我不跟你说,我跟谁说啊”,她边说边流泪。

我引导她把这份理解升华为内心的力量,最后,她跟“妈妈”说道:

“妈妈,我能理解你的孤独和寂寞,但你的情绪让我喘不过气来了。你是独立的个体,你有你的人生,你要为你的人生负责,你可以与爸爸好好说话、好好相处,你也可以去找朋友啊,没有朋友那就从现在开始去交往吧。这样我轻松一些,我才能够做好自己,希望妈妈能够信任我,尊重我。”

每次咨询后,她感到自己轻松了许多,西西弗斯的石头越来越轻了,对自己、对父母、对父母间的关系都多了一些理解。

这样一次次处理完之后,琳琳的身体不适已经渐渐消失,并可以回学校上课了。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会在咨询室看到来访者家庭系统存在的问题,建议家长参与咨询,形成疗愈联盟,这样孩子不仅能在咨询室内感受到“安全岛”,获得内在力量的成长,离开咨询室、回到家庭中也能获得“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从中得到滋养的力量。

许多父母经过咨询、指导后能够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并适度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升亲子关系及自己的生活质量。

琳琳妈妈本意是希望孩子爱学习,快乐学习,但因自己与丈夫关系不良,夫妻缺乏情感沟通,于是孩子出生后她便把自己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盯着孩子的成长,逼着孩子优秀,反而让孩子感到被控制、被强迫,感到压抑,对学习产生厌倦。

经过探讨,琳琳妈妈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不但没有达到效果,还让孩子走向厌学和抑郁的边缘,她下决心要改变自己,于是,我与之约定在咨询期间不再贬低、批评、指责孩子,感到孤独、焦虑的时候,及时将注意力转移到工作和家务上,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情绪平和后再与丈夫、女儿沟通交流,交流时要学会理解和鼓励、少说多听,扭转之前的沟通模式。几次咨询后妈妈有了很大变化,从开始的孩子说一句她说十句,到孩子说五句她说五句,及最后能安静的听孩子说话,让琳琳很欣喜,母女之间的关系变得温情多了,她也开始敢于向妈妈表达了。

琳琳向我反馈,有一次她看到妈妈又想唠叨了,但想起老师的交代只好憋了回去,当时妈妈的模样可爱极了。

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当琳琳的抑郁情绪缓解后,我们针对她的学习问题进行了正面的讨论。

受“学习无用论”的影响,她也觉得学习并没有太大的用途,学习更像例行公事。我们讨论了她的兴趣爱好、未来的梦想和想成为怎样的人。

她表示自己对未来并没有太多的期盼,因为父母已经帮自己规划好了——好好学习,上大学,找工作,好好工作;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知道自己现在是怎样的人,更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是怎样的人。

我相信这是她内心真实的感受,但也知道她内心隐藏着更有动力的希望和力量。

在详细讨论了“我是谁?”之后,她对自己的认识更清晰了,对现在的自己、过去的自己、未来的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 (此环节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几次进行,不断深入、巩固)。

终于,袒露自己其实很崇拜村上春树那样的作家,也曾梦想当作家,但觉得不现实,且自己写作水平也还不够好。

我们一起发掘她的优点与特长,探讨怎样才能与偶像靠近,达到那样的文字功底、文学基础、情感体验,将目标细化,具体到每一个阶段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经过探讨,她开始赋予学习新的意义——为成为一个好的作家打基础,磨炼自己的才能,增加自己的阅历和体验。

在是否还上辅导班的问题上,琳琳表达了她的不愿意。妈妈从心底是希望孩子在节假日能继续上,因此存在着冲突。

我与妈妈总结了孩子的状况,妈妈也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更能让孩子日渐恢复学习动力。

于是,在引导下,妈妈与孩子达成一致:孩子恢复良好状态来学习课堂上的知识为首要,在此情况下,由孩子根据学习的进度来决定是否参加辅导班。

多年来从各种青少年心理咨询个案中可以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内心是很单纯的,如果不被外界所影响和扭曲,他们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的兴趣是完好的。

而青春期的孩子体验着“成为大人”的过渡阶段,更想要的是父母的尊重和信任,从父母那里夺回自由选择的权利。否则,学习兴趣就被扭曲了。

在学习兴趣完好的情况下,孩子遇到挑战和困难会自己思考、克服和解决;若孩子对学习生厌,不愿意上学,父母再大的责备或苦口婆心去劝,孩子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难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与其这样,父母不如适度给孩子决定权,让她自己思考及选择,并学会对自己的决定负责。

妈妈后来反馈,她的改变,有了意外的收获——孩子的爸爸回家变多了,愿意给家庭更多的陪伴。孩子的学习态度也越来越积极,虽然没有参加辅导班,但她主动的购买了一些辅导书籍去学习,成绩也在稳步的上升。

如今琳琳已是一所重点高中高二学生,她如愿以偿分到了文科班,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了。

 

  • 发表于 2021-04-10 13:39
  • 阅读 ( 323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黑白网络
黑白网络

79736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