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基本信仰的源泉。据《易经》记载,八卦是由傅通过观察世间万物,包括人自身的现象,总结其规律而成。伏是古代驯养动物的代表人物。他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人为了纪念他而将他神化。
在古老的传说中,有神农发明了种植,随人发明了火,晁发明了建房等等。他们都是推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英雄,并被后人赋予了神圣化的崇高地位,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尊天践祖”的基本信仰。这一信念与生活和实践紧密相连,是我们祖先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从源头上说,我们中国人的信仰与西方文明的“上帝创造了世界”有着根本的不同。
孔子继承了这一传统,提出了一套关于现实生活、人类生存、发展和命运的理论。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以历代仁人志士和社会精英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和信仰,即“天下先忧后喜”的爱国精神(范仲淹《岳阳楼记》)是“好日子,君子自强不息”(《周易乾卦》),是“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和“和为贵”(《论语学而》)的中庸和谐精神他们的思想和信仰对整个社会和人们的思想有着广泛的影响,起着引领和整合的作用。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正是由于这种民族精神,在5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我们中华民族经受了磨难,但它不屈不挠,坚强有力。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四大文明古国的国家,而且只有我们的文明从未被打破,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今天,这种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