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版的鹿鼎记中,鳌拜被擒片段】
论康熙者,首先就说他十六岁擒鳌拜,如何如何了不得。在金庸大师的鹿鼎记中,更是将康熙皇帝捉拿鳌拜的传奇渲染的令人印象深刻。凡是看过周星驰作品鹿鼎记的人,都会记得电影中夸张的手法表现鳌拜武功盖世,杀人如麻。二月河的小说中,也着力描写鳌拜的嚣张跋扈排除异己结党谋逆,让大家觉得康熙皇帝智勇双全诛杀乱臣贼子。实际上,鳌拜并没有这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描写的那么不堪,在清朝开国奠基之时,鳌拜是实至名归的功臣兼名将。
【年轻的康熙皇帝】
鳌拜,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因为他骁勇善战,军功卓著而被太宗皇帝看重。公米1637年,皇太极为大规模进攻明朝打通南下通道,决定一举拿下明朝边防重地皮岛。皇太极把这一重要任务交给贝子硕托,硕托领命出征,谁知遭到守岛明军的拼死抵抗。清军擅长骑兵陆战,登岛作战绝对属于短板,硕托久攻不下,损失惨重。皇太极接报后勃然大怒,却束手无策。
无奈之下,皇太极命武英郡王阿济格率军代替硕托,鳌拜随军出征。四月初八夜间,清军兵分两路,在海上列巨舰(所谓巨舰纯属扯淡,如果真有巨舰也不至于搞不定皮岛了)佯攻,吸引守岛明军。另一路则乘坐轻舟疾进,矛头直指岛的西北角。明军英勇反击,打得清军无法立足,登岛遇阻,阿济格脸都绿了。万分危急之中,鳌拜向阿济格立下军令状,随后率领部下蜂拥而上,大声叫喊着冲破明军防线,并高举火把引导后续清军上岛,最后攻克皮岛。
【鳌拜画像】
皮岛之战,皇太极以鳌拜为首功,颁下重赏,赐予“巴图鲁”称号。4年后,鳌拜率领军队跟随济尔哈朗围攻锦州,大败明军,进逼北京,抢掠山东,累积功勋擢升为三等昂邦章京,位列大臣。
1643年,皇太极暴死,鳌拜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忠心耿耿,与索尼一起率领两黄旗众将拥戴皇太极长子豪格,逼迫多尔衮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放弃皇位,转而力保永福宫庄妃之子福临。就这样,顺治得以坐上龙椅,随着局势的进一步变化,顺治皇帝入关,中原易手。鳌拜为清朝争夺江山可谓不遗余力,一路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顺治米年十月,鳌拜统领大军取道陕北,进攻李自成的大本营西安。第二年五月,李自成在逃跑途中遇害。顺治三年正月,鳌拜又随肃亲王豪格征四川,与张献忠交手。张献忠实力强大,当时正在考虑是东出湖广还是北上陕西,结果被鳌拜抓住其迟疑的机会,偷袭大西军营。猝不及防的张献忠被乱箭射死。豪格在奏捷的书中写到“鳌拜等奋击,大破之,斩献忠于阵。”
张献忠被击败,鳌拜居首功,顺治皇帝大喜过望,视其为心腹,将鳌拜超升为二等公,授议政大臣,又拜为巴图鲁总管侍卫,授领侍卫内大臣。自此,鳌拜开始出入随侍帝侧,成为了清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顺治皇帝死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被钦命为辅政大臣。其中,索尼居首,但索尼年纪大了,精力有限,实际上管不了事情;苏克萨哈,原属于正白旗,事事与鳌拜不对眼;遏必隆就是个老好人,生性懦弱,没有主见,遇事都要请示鳌拜;如此一来,渐渐形成了鳌拜专权之势。
【周星驰版鹿鼎记中的康熙与鳌拜】
鳌拜掌权之后,基本延续了顺治皇帝时期的各项政策,随着康熙皇帝的长大,皇帝对权力的要求越来越多。鳌拜总是拿康熙皇帝当孩子看待,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主,逐渐引发了康熙的强烈不满。有一次,因为圈地的事情,鳌拜要处决三名地方官,康熙表示反对,鳌拜说反对无效,就这样将三名大臣咔嚓了。更严重的是,鳌拜与苏克萨哈矛盾激化,意欲除掉苏克萨哈,康熙坚持不允,鳌拜不听,擅自处决了和自己一样的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康熙终于不能忍受了,他下定决心干掉鳌拜。
康熙八年五月,天气渐热。康熙先是想办法将鳌拜的亲信全部调离,派往各地,用自己的人掌控了京师的武装力量。接着,他谎称要和鳌拜商量国事。鳌拜一入宫,就被康熙擒下,至于到底是怎么被抓起来的,传闻异辞。很多人说康熙装成学摔跤,养育了一批少年在宫中,鳌拜并没有考虑很多。进宫后,这群少年冲上来就围住了鳌拜,抓手的抓手,扯腿的扯腿,鳌拜就这样被制服了。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记载,当年摄政王载沣要杀袁世凯,曾经试图借鉴康熙除鳌拜的办法,那就是找个板凳,锯掉一截腿,再将断腿接回去,只要人一坐,凳子就会翻倒,这样,就可以以君前失仪之罪将其拿下。真相究竟如何,也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