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30日电 近日,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以下简称2020京杭对话)在北京举行。
围绕“运河上的京杭对话,共建共享新未来”主题,2020京杭对话举办了“1+8+N”项活动,即1个主论坛暨开幕式、8项主场活动,以及来自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的N场主题活动,兼具国际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和传播性特色,发挥京杭两端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展示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提升了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国际影响力。
“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是贯彻落实好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运河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生动实践、共建共享平台,是一场大运河的文化盛宴、文化盛事。”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阅批新闻办主任徐和建说。“运河南北两端的京杭两座城市、沿河两岸的城市,京浙杭扬党政领导、业界学界专家学者、文学艺术名家大家、新闻媒体老总大咖等各路精英依托京杭大运河这条文化长廊,按照1+8+N整体架构,集中开展交流研讨、文旅推介、艺术雅集和媒体论道等形式多样的主场活动。各项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主论坛暨开幕式现场
“通过多地、多点、多方联动,2020年京杭对话突出展示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丰富成就,努力推动大运河的共建共享,促成朋友圈扩大、认知达共识、文化出精彩、产业有落地、传播新亮点的五大成果,对于带动运河沿线城市发展、推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成果一:朋友圈再扩大,“京杭对话”影响力再提升
北京市人民阅批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阅批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阅批、中国新闻社在2019年首届京杭对话中共同创建四方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步入“快车道”。
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2020京杭对话筹备阶段,北京积极联络大运河沿线城市和大运河文化相关组织机构,通过多次调研走访,最终让“京杭对话”的“朋友圈”再扩大。
9月23日,在“2020京杭对话”主论坛暨开幕式现场,北京市人民阅批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阅批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阅批、中国新闻社以及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简称WCCO)共同签署了“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五方合作机制框架协议”。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五方合作机制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吸纳WCCO加入“京杭对话”合作机制,意味着“京杭对话”活动规模进一步升级,更重要的是,“京杭对话”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与完善。五方将通过主办京杭对话、定期开展运河沿岸媒体采风、不定期联合举办京杭大运河影像展等方式,彰显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合作共识,多平台、多渠道加强运河沿岸的城市合作,挖掘与传承运河文化,共同讲好大运河故事。
“五方合作机制的建立只是京杭对话‘朋友圈’扩大的开始,‘京杭对话’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欢迎更多运河城市加入。我们也会努力把‘京杭对话’打造成一个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国运河城市的独特魅力。”徐和建说。
成果二:认知达共识,发布共建共享倡议
中国大运河纵贯南北,在广袤土地上流淌了2500多年,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华民族标志性工程,其衍生的大运河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串联起华夏儿女的情感与共鸣。
如何将这份共鸣与大运河文化带的传承与保护相结合?合作共建是2020京杭对话上智囊团们达成的共识。2020京杭对话中,“运河文化名人对谈”“千年运河中外媒体大直播及媒体论道”“数字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与展示专题论坛”“中国大运河智库论坛”发布“1+3”研究成果,以旗舰报告《国家战略视野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趋势》为引领,配套《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政策协同》《双循环背景下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着力点》和《“十四五”时期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前瞻》,是国内首次发布,独家、独立呈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客观态势和愿景;现场正式揭牌“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研究中心、服务贸易发展研究中心”……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以这场跨越南北的对话为契机,在“新时代下共建共享运河新未来”的合作共识上,为运河沿线经济、社会、自然、生态、民生等方面的发展出谋划策,为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