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文化圈在经历了“十年浩劫”后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累积了多年的情感也在这个时候爆发。
“伤痕小说”、“讽刺小说”等等一系列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张贤亮的《浪漫的黑炮》就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
1985年,当时还是菜鸟导演的黄建新看中了这个故事,于是就决定将其搬上大银幕,并取名《黑炮事件》。但由于原作中涉及到过多的政治内容,为了通过审查,硬是改动了六七十处,最终才得以上映。
即便是这样,《黑炮事件》所表现出的讽刺意味也足够尖锐,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国产黑色喜剧,甚至到现在为止在讽刺水准与力度上都很难有影片能够出其右。
估计黄导也想不到,自己的导演处女作竟然就成为了国产讽刺类影片的天花板。
其实除了导演的掌控,要想使一部现实主义出发的影片达到荒诞感爆发的效果,其所涉及到的社会背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黑炮事件”发生的时期是一个极其矛盾的时期,从保守派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敏感时期,而从改革派的角度来说这又是一个去旧革新迎来光明的时期。
“十年浩劫”刚刚过去,迂腐与革新并存,天然的立场矛盾为影片在讽刺效果上的呈现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黑炮事件”的主角赵书信就处在两种立场的夹缝中,影片中同事对他的称呼则更加直接,叫他“怪人”。其实我们都知道赵书信是一个在任何时代都踏实肯干的人,但现在这样踏实肯干的人却“腹背受敌”。他并不是“怪人”,他只是有点孤单,他需要交流。
于是,象棋便成为了赵书信吐露心声的对象,象棋对他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他才会在一颗“黑炮”棋子丢失后,一改往日节俭的形象,冒雨也愿意花上一块钱来发电报找棋子。那可是80年代,一块钱对于一个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电报发出去了,赵书信做了他本就该做的事,但现在,原本理所当然的事却成为了点燃整个事件的导火索。
由于赵书信的电报内容过于精简,并涉及“黑炮”,便引起了发报员的怀疑。
“黑炮丢失301找赵”
在那种还存在大量陈旧思想的半敏感时期,这封电报很容易让人觉得异常,再加上赵书信在担任翻译期间曾经和德国技术专家汉斯发生过争吵,于是组织上对赵书信是否与汉斯之间存在某种交易产生了怀疑,开始暗地里对赵书信进行调查。
于是先否决了他对汉斯的翻译工作,最后直接给他下放到了工厂一线。
即便工作上出现了这样的变动赵书信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只是认为是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所以让自己解决一线的技术难题。
这时汉斯第二次来华,进行机械的装配工作。组织上安排了旅游翻译冯良才来进行翻译工作。
但由于工程上的专业性很强,必须要技术翻译才能完成,身为旅游翻译的冯良才并不能胜任,所以闹了很多误会,甚至将同词的轴承翻译成了子弹,这也使得他和汉斯之间产生了很多不愉快。
此时汉斯要求换翻译的意愿越来越强,在他心里,上次来中国时安排的翻译赵书信非常完美,工作上和心灵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契合度。所以他点名要赵书信担任他的翻译。
而此时的赵书信还身处审查中,空有一身技术却无用武之地。
在后方,组织上也在积极商讨“黑炮事件”的解决办法。
以经理李任重为首的明理派希望将问题摊开了说清楚,是丁是卯一目了然。以党委书记周玉珍为首的顽固派却坚持私下调查,先将赵书信调离翻译岗位,避免与汉斯接触。
先后五次讨论都不欢而散,而此时最难受的依然是蒙在鼓里的赵书信,在了解到汉斯的处境后就一直在申请为汉斯担任翻译,但是却一直没有结果。
工厂的事情处理结束赵书信回到家中,汉斯得知后立马前来与好友叙旧。两人聊得正嗨,此时准备私下了解情况的经理推门而入,看到两人后先是一怔,随后坐下。
看到棋盘上一个塑料盒便拿起来问赵书信:
“这是什么?”
赵书信答道:
“黑炮”。
在不经意间真相大白。所谓的“黑炮事件”只是赵书信为了寻找一颗丢失的黑炮象棋而引发的事情。
但在事实面前,“顽固派大姐大”周玉珍依然不为所动,坚信“黑炮事件”一定非比寻常,不然节俭的赵书信为何花一块钱发电报寻找。
直到邮局寄来了赵书信的包裹,周玉珍以为抓住了把柄,结果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颗黑炮象棋,她愣住了。路过的赵书信看到这番景象后也明白了,收起黑炮转身离开。
他来到教堂,看着门口吃雪糕的孩子,会心一笑,此时赵书信心里可能在想:“大人的世界要是能像孩子一样就好了”。
这时机械安装完成,汉斯也已回国,直到最后赵书信也没有再次为汉斯担任翻译。
按照惯例,冯良才翻译期间出了那么多差错,最后机械肯定会出问题。果然,轴承烧坏了,赵书信研究后得出结论:故障是因为冯良才将支架翻译成了轴承,跟德方无关。
导演在这块用了一个环视镜头,从头到尾整间屋子的人全都扫了一遍。一直指指点点的周玉珍面色凝重,相反,老实人赵书信看起来却轻松许多。
走出房间,周玉珍问赵书信为什么要花一块钱发电报找颗象棋,赵书信敷衍了两句,最后说:
“以后我再也不下棋了”。
这句话包含了多少的心酸与无奈。下棋不是你的错,发电报也不是你的错,错的是那些自以为是愚昧迂腐的领导者,他们不关心事实,不灵活变通,只按陈旧的规则与过时的制度办事,他们才是错误的一方。
影片结尾,两个小孩在草地上用砖头玩多米诺骨牌,最后一块砖头倒在赵书信脚下,接着镜头往上摇,赵书信看着孩子笑了,扔了两颗糖过去,影片结束。
这个结尾设计真的是妙,用多米诺骨牌来映射“黑炮事件”。
原本只是一颗黑炮象棋丢失这么简单的事,却因为迂腐的组织制度里迂腐的个人而变得复杂,最终导致国家花了几百万外汇进口的机械损坏,这不正是多米诺效应吗?
导演黄建新用一颗黑炮引出了一个荒诞的故事,不仅讽刺了严重的“官僚作风”,又狠狠鞭挞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与不合理的制度。
不懂技术的人在左右技术方针,真正懂技术的人却只能赋闲在家,上层在与底层联系不紧密的情况下依然决策着底层的事,根不在一线,怎么能对一线的情况深切感知。
甚至还能出现因为一个不确定的事,弃用一个专业人才,而安排一个根本不懂的人去做技术工作。更可悲的是,这么荒唐的事竟然没有一个人去极力阻止。这件事本身就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极大讽刺。
更深一层上,影片表现了个体与群体的矛盾。
赵书信作为一个从头到尾一直被蒙在鼓里的个体,他需要与“顽固派”群体斗争,后面还加上了之前的“明理派”群体,甚至是与整个社会现状作斗争。
但是在群体面前,赵书信毫无还手之力,组织让他等他就得等,他不敢或者说不会去质疑组织,这不是因为斗争之后的挫败,而是因为向来如此,赵书信只能顺从,除了顺从别无他法,所以他才会在组织调他去工厂时没有觉得是贬职,反而觉得是受到信任。
什么是黑色幽默,不直接表达,却比直接来的更有力量。《黑炮事件》做到了。
豆瓣上现在给出的是8.3的评分,好于92%的喜剧片,虽然评分上并不具有碾压优势,但在我心里《黑炮事件》就是国产荒诞类影片的天花板,他不光开了个好头,还顺便收了个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