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元帅的兵议论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正辩)

不想当元帅的兵议论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正辩)小明是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不过他工作踏实,业绩一直不错,收入自然也很丰厚。小明的老婆对他也很满意,逢人就夸自己的老公能干,是公司里的优秀员工。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小明的部门经理要调岗,职位空缺了出来。于是,小明的老婆怂恿小明向公司打报告申请这个职位。然而,小明觉得自己虽

小明是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不过他工作踏实,业绩一直不错,收入自然也很丰厚。小明的老婆对他也很满意,逢人就夸自己的老公能干,是公司里的优秀员工。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小明的部门经理要调岗,职位空缺了出来。于是,小明的老婆怂恿小明向公司打报告申请这个职位。然而,小明觉得自己虽然业务能力还不错,管理能力却不强,再加上升职后薪水也不会有太多变化,所以不打算提出申请。

于是,小明的老婆很生气的说:“你是优秀员工啊,怎么能不想升职呢?”

小明摸摸后脑勺回答说:“老婆,我知道你经常和别人讲我是优秀员工,我在公司也确实表现还可以,不过我真的不想升职啊。”

听了这话,小明的老婆更生气了,大声对小明说:“不想当米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不提出申请,就不是真正的优秀员工。”

于是,无言以对的小明只好乖乖地去打了升职申请报告。

问题又来了,小明老婆的逻辑有问题吗?如果有问题,她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答案是“诉诸纯洁谬误”。

这个逻辑谬误又被称之为“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是由英国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安东尼·弗卢提出来的。据说他有一次和朋友在酒馆里聊天,他的朋友是苏格兰人,对他说:“苏格兰人都喜欢喝苏格兰威士忌。”安东尼可是个哲学教授啊,所以比较顶真,就回答他朋友说:“我认识一个苏格兰人,他就不喜欢喝苏格兰威士忌。”他的朋友马上就怒不可遏的说:“这家伙一定不是真正的苏格兰人!”

平心而论,有着500多年历史的苏格兰威士忌口感干冽醇厚、圆润绵柔,色泽棕黄中泛着红光,清澈透明而气味带着独特的焦香,确实是世界上最好的威士忌酒之一。然而安东尼的这位苏格兰朋友的逻辑,却明显没有苏格兰的威士忌那么完美无瑕。

于是,安东尼总结了这位真正苏格兰人的逻辑谬误,并把写在了自己的著作中,将这种逻辑谬误定义为“诉诸纯洁谬误”,其逻辑的形式为:

小明的老婆:“所有的A类人都会有(好的)B行为。或者说,没有(好的)B行为的某某,必定不是A类人。”

小明:“客观事实证明,某个A类人没有(好的)B行为。”

小明的老婆:“这个A不是‘真正的(或好的)A类人’,所有‘真正的(或好的)A类人’都会有(好的)B行为。”

很显然,小明的老婆偷换了自己的命题,原来她说的是所有的A,现在说的却变成了真正的(或好的)A。相当于她原来在说“所有的士兵都想当米帅。”当发现有实际证据表明,某个士兵不想当米帅时,就改口说:“好的士兵都想当米帅。”原来在说“所有的优秀员工都想升职。”当发现小明这个辩论双方都公认的优秀员工,事实上确实不想升职之后,又改口说:“真正的优秀员工都想升职。”

小明老婆前后两句话的观点都不是一致的,这个逻辑错误听上去是不是很明显?但你会不会有个疑问,这么明显的逻辑错误,为什么小明的老婆仍然能振振有词呢?而且小明最后也乖乖的去打了申请报告呢?

请允许我卖个关子,先让我们来聊聊前文中安东尼·弗卢教授的故事。

他可不是一位普通人,而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无神论”哲学家。他1966年写的《上帝和哲学/God and Philosophy)》和1976年写的《无神论的推定/The Presumption of Atheism》都是公认的无神论哲学的经典之作。同时,他还是著名的《新哲学词典》的编纂者。

然而,2004年时,对他的粉丝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的事件发生了,80多岁的安东尼·弗卢在多个场合公开宣布放弃无神论,投向“有神论”。可以想象,此事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引发了巨大轰动和争议,昔日袍泽好友无不愕然,继而对他大肆嘲讽,痛斥其为叛徒、傻瓜和老糊涂等。

三年之后,安东尼·弗卢对自己思想转变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写了一本书《上帝的存在-彪悍的无神论者为何改变他的无神论思想》。其主要的观点是,我们的世界太有“设计感了”,宇宙的精妙结构就好像它事先知道人类会出现一样,所以它不可能是自发产生的,因此,必定有一位神创造了一切。

那么,你觉得安东尼·弗卢的这番观点正确吗?如果不正确,又犯了什么逻辑错误呢?

答案有点不可思议,这仍然是个“诉诸纯洁谬误”,安东尼·弗卢犯了自己亲自总结出来的逻辑谬误。谁说有“设计感”的东西,一定就是“设计”出来的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远超我们的想象。

事实上,人们在心灵深处普遍存在一种“纯洁性”的倾向,认为具备“正向”属性的人和事物一定会发生“正向”的行为和变化,或者得到“正向”的结果。正是因为这种内在的“纯洁性”倾向,小明的老婆才会把明明不合逻辑的观点说的振振有词。

具体的说,当遭到事实的反例驳斥时,小明的老婆并不会认为自己犯了逻辑错误,而是会认为对方误解了自己的意思,或者至多是自己的第一句话没有表达清楚。而自己提出的第二个观点:“这个A不是‘真正的(或好的)A类人’,所有‘真正的(或好的)A类人’都会有B行为。”一定是正确的。

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她确实相信“好士兵应该想当米帅”和“真正的优秀员工应该想升职。”同样的,安东尼·弗卢的内心深处,也必然相信了“这么完美的宇宙应该是由完美的神设计的。”而安东尼的苏格兰朋友的内心深处,则必然相信:“真正的苏格兰人应该喜欢喝苏格兰威士忌。”事实上,就连小明自己内心深处,也是同样存在这种“纯洁癖”的,所以他才会这么容易被说服。

然而,这些只不过是美好的想象罢了!现实是残酷的,人生是复杂的。好人一定会做好事吗?好人难道不可能好心办坏事吗?好人一定有好报吗?好人难道不可能好心没好报吗?反过来讲,做了好事一定是好人吗?有好报的一定是好人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吧!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知道世界并不“纯洁”,却又如此热爱“纯洁”的逻辑呢?事实上,这和儿童时期接受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安东尼·弗卢教授就出身在一个有神论的家庭,少年时期也曾有信仰上帝的经历。而我们中国人几乎是听着父母讲“好人有好报”长大的,所以我们本能的会去赞同符合“纯洁性”的观念,无论其是否符合逻辑。

然而,这种善良的“纯洁性”往往容易会遭人利用,沦为任人收割的“韭菜”。

改革开放初期曾出现过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名叫陈安之,号称是中国第一成功学大师。他说,自己从17岁开始打工,做过餐厅服务生、卖过净水器、汽车、护肤品、电话卡、市场折价券,搞过巧克力批发和邮购,到21岁时,银行存款仍然是0。但在自己学习了成功学之后,月入一万米以上,并在27岁就成为了亿万富翁。

陈安之在当年风头最盛的时候,参加了央视的《对话》节目。他对参加节目的一家初创企业的老板进行了点评,毫不客气的批判他,过于自大,需要内省。面对声名卓著的“成功导师”的批判,这位老板不敢反驳,只能咬着嘴唇默不做声。这个初创企业就是当时的阿里巴巴,这位老板的名字叫马云。

2019年11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成功学骗局:那是一碗喝不起的毒鸡汤”的报道。原来,陈安之团队涉嫌诈骗,曾把多名学员骗到家破人亡。其中不少受害者被骗光钱财后,最终试图跳江结束自己的生命。

家住贵州遵义的牛芳芳(化名),在2018年5月以前,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养殖户,在村里养着300多只羊和几十头牛,过着忙碌而平淡的生活。但在陈安之及其门徒的诱导下,她卖掉自己所有的牛羊,凑足108万米来到上海成为其所谓的“终级弟子”。后来,又借了10万块钱,投资了一个陈安之的导航地区公司股票和数字货币,但至今一直亏损。于是,她请大师改了自己的名字,交了3万多的改名费。被骗光积蓄、还负债累累的牛芳芳,曾经两次前往黄浦江畔,望着波涛汹涌的江水,想要一死了之。

100多万米学到了什么内容呢?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想当米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事实上,这句话几乎是所有成功学和各类毒鸡汤的核心“神逻辑”。可惜的是,那些不能识别“诉诸纯洁谬误”的人,往往都很“迷”这套说辞,不但爱看这类文章和书籍,甚至动辄花费数千米人民币听课,在“想当米帅”的狂热中碰得头破血流,完全无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一只军队中只有一个米帅,但却有成千上万的士兵。”

所幸的是,对于这些打着成功学的“幌子”骗取钱财的培训机构,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打击力度;而对那些灌输“毒鸡汤”的文章,各大媒体平台也纷纷开始说“不”。但是,只要这个“诉诸纯洁的毒逻辑”还藏着我们心里,陈安之们就会不断死灰复燃,在我们身边阴魂不散。

2010年,年近90岁的安东尼·弗卢与世长辞。在我看来,纪念这位伟大哲学家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更多的人读懂“诉诸纯洁谬误”,从而避免世人犯下和他相同的错误。

所以,如果我是小明,我会对老婆说:“你是个心地纯洁的好姑娘,可是,事情没有你说得那么简单。”

“正如一位哲人所言,‘通往黎明的道路,必然途经黑夜。’想要成功是没错的,但经得起失败更重要;想要成为米帅是没错的,但不怕流血牺牲更重要;想要成为经理是没错的,但先把自己的份内工作做好更重要。”

不想当米帅的兵议论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正辩)不想当米帅的兵议论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正辩)

  • 发表于 2021-02-12 07:44
  • 阅读 ( 582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腾龙徐杰
腾龙徐杰

661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