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赛策划书怎么写(创业大赛策划书范文模

一般此类赛事都会出台公示评审标准,列出创业计划书各模块要求,以及分值,诸如计划书摘要、产品介绍、市场调研、营销策略、SWOT竞争、团队优势、组织管理、财务分析

一般此类赛事都会出台公示评审标准,列出创业计划书各模块要求,以及分值,诸如计划书摘要、产品介绍、市场调研、营销策略、SWOT竞争、团队优势、组织管理、财务分析、风险控制等,项目总体上的现实可行性和创新性都有一定要求。表面看来,这些格式和标准已经很明确,只要认真落实就行。但在同学们实际操作撰写时,就会发现,如今是网络资源极大丰富的时代,类似的模板、样板人人唾手可得,反而不知从何下手才能不落俗套。在此,专家想总结了一些经验,给参赛同学“揭秘”一下评审专家评审创业设计作品的标准内幕,同时也反思一下评审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

第一步当然要依照评审标准审核计划书的完整性,哪怕是“按图索骥”,也体现了撰写团队对商业运作的认识是否全面,因为此类大赛的性质决定了其目的并非是真要从中遴选出值得投资的项目,以应用于商业实战,而更多的是考评在校大学生参赛者是否真正掌握了如何创建、经营公司的相关知识点,以这种富有挑战性的虚拟竞赛模式促进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一般评审专家都会从这一点着眼,评的是参赛计划书体现的创业知识结构及其合理性。进而审核其各个相关模块或章节的具体陈述是否得当,特别要看各个模块之间的有机结合度。

进而要看其项目选择上创新度如何,因为大学生的创业计划书更应该体现年轻人特有的想象力、创造力。产品本身是否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是否在某种意义上有填补市场空白的潜力。这也是很多参赛同学煞费苦心的地方,我指导过的团队往往是经过一次次头脑风暴,众里寻他千百度,惟求找到一个出人意料的“good idea”。他们忘了华尔街的一句名言“我们投的不仅仅是项目,更多是投的人”。如果这支创业团队的专业背景既不具备与该项目的相关性,又缺乏团队内部成员知识能力的互补性,就无法体现该作品人在要素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单单有了令人叫绝的新颖项目还不够,下面就要看项目的可行性了。但是,项目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往往恰恰构成了一个悖论,越是新、奇、特,剑走偏锋的项目,越是要经受现实可行性的严峻考验。这里需要着重强调一下,有些企业界或投资公司的评审导师,习惯于用校外的商业实战标准来评审大学生创业计划书,这就容易导致标准的错位。专家认为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是一份“学生作业”,不可避免有些纸上谈兵,主观色彩痕迹明显,如果苛求参赛作品一定要有现实可行性,就可能严重抹杀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所以,希望大家网开一面,在可行性问题上采取灵活标准:对不但新颖,又具备现实操作可行性的项目当然应该加分;对那些富有创意、各章节整体表现优秀、格式内容到位,但难以在今天的经济环境中真正实施的作品也不要一棍子打死,还应该给予适当的肯定。

还有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是“重技术、轻营销”,很多参赛同学非常重视项目的技术含量,往往用大量篇幅来证明自己项目的先进性,不厌其烦地列举国际国内相关行业的对比数据,一再强调自己产品的性价比远远超出现在市场同类产品,而在营销策划、组织管理等环节上乏善可陈,给人应付了事的感觉。专家认为,这样的作品如果是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定是优秀成果。但是,作为创业计划书大赛,其竞赛主旨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而更多的是商业运作能力的比拼,是市场经营层面的较量。如果仅仅突出技术的优越性,整个作品就成了一本“科研项目说明书”,体现不出参赛同学在创业运作方面的综合素质。有些评审专家也的确比较青睐这种技术上具有明显优势的作品,我对此不敢苟同,因为,事实上,很多此类作品的技术都是“假借”本校教授的尖端科研成果来参赛的——很难想象一个具有极高含金量和巨大市场潜力的技术,能够交给初出茅庐、尚不谙世事的大学生们来做市场孵化。所以,如果过于看重项目本身的技术优势,似乎偏离了创业大赛的诉求,对没能搞到高技术,但展现出优异的商业综合水准的参赛同学也有失公允。

专家认为,在评审中要更看重参赛作品在营销策略方面的创新,看看有没有巧妙的市场博弈的好思路,这方面应该是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的亮点所在。

  • 发表于 2021-02-16 06:44
  • 阅读 ( 276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黑白网络
黑白网络

79736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