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智能电视,不再仅仅是软件上的智能,还有硬件上的升级,许多加入了麦克风、摄像头以进行语音控制,甚至有的还有动作感知和面部识别,这等于是给智能电视装上了“眼睛”和“耳朵”。这些眼花缭乱的新功能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电视交互时代,与此同时也把在互联网世界本已存在的安全和隐私担忧带到了客厅里。
TechSpot近期的一篇报道为智能电视贴上“危险”的标签,认为它们由于装上了摄像头和麦克风,加上安全措施不足,又是家庭主要电器之一,很容易成为偷窥的工具。报道称当你看电视的时候,有可能某人正从电视上看着你。这使得更多人意识到了这个传统观点认为不存在安全问题的领域。
几乎所有的联网设备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问题,用户在购买产品时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考虑。但智能电视仍属未十分普及的产品,很多用户并不清楚电视上的摄像头和麦克风用来干吗,他们关心的是它能不能看Netflix,对于其它功能仍觉得有些多余。他们可能在不经意间就让黑客、产商和阅批的信息收集之手伸入了自家客厅。
不过目前并没有很多证据显示某人家里的智能电视被黑了,有的只是可能性。最近的Black Hat安全大会上有人发言称,任何用于与外界通讯的智能电视应用都可能被黑客入侵并远程控制,这将导致黑客可以通过电视的摄像头偷窥客厅,偷窃用户名和密码,让浏览器转向病毒页面,造成更多的损失。这种风险的可能性如此之大,以至于有议员建议为此类产品设立最低安全标准。
为防范此类问题,制造商需要首先让用户清楚问题的存在,因而它们在进行产品宣传时,不应只提新产品的好处,也要提醒用户可能的风险。
正如智能手机一样,在产品发展初期安全问题较少以至于被忽略,到后来出现更多安全事件后,各产商才开始重视起来。智能电视的发展也处于初期,但产商不应该重复智能手机的老路,而需要从一开始就做好相关防范工作。人们为了使用新科技,愿意冒一些安全风险,但如果这些风险能够避免,为何要让它出现呢?
往更长远来看,智能电视必将出现更多的个性化内容,包括视频推荐,个性化广告等,这些推送给用户的内容是系统根据用户的喜好来选择的,而为了更准确的预测用户喜欢,就必需收集足够的用户个人信息,甚至会使用到脸部和语音识别等技术。Google的新隐私政策在欧洲遭遇了巨大的质疑,未来智能电视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在隐私和用户体验上做出权衡,你是否会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而交出自己的个人信息,承担更大的安全风险?未来的阅批政策和智能电视走向都取决于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