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各类各平台企业信用修复资讯。
企业在营业执照注册登记过程中要求提交的材料,是法人代表或经营者的身份证明、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等。企业注册时需要提交的材料繁多,而日常经营所需手续更复杂。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些缺失、错误或者延误的事情,就会对企业的经营和信誉带来极大危害。被执行人和历史行政处罚的记录便是这些危害之一。
企业营业执照有被执行人的记录,和历史行政处罚吗?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首先,被执行人是什么意思呢?被执行人指的是由于未按法定判决、裁定等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依法被强制执行的人。简单来说就是被告败诉后未按照判决、裁定履行义务而被强制执行的人。而历史行政处罚是指企业过去发生过的某些违法行为被政府部门给予的行政处罚,会对企业信誉带来长期影响。
那么企业被执行人和历史行政处罚可以清除吗?答案是可以的。下面我们重点来谈谈这方面的具体操作。
一、企业被执行人可以通过履行义务解除执行
如果企业因为未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而被强制执行,那么履行义务解除执行便是最佳的清除被执行人记录的方法。履行义务可以是当事人主动向执行法院或者执行机关申请履行执行标的,也可以是处于协商、调解等方式履行义务。履行义务后,企业需要在执行机关提供相关证明,以解除被执行人身份。
二、申请法院执行裁定确定被执行人不存在
有时候企业被执行人记录并非事实,因为某些原因,法院信息更新滞后,企业缴纳后也无法及时纠正。如果确实不存在被执行人记录,这时候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执行裁定确定被执行人不存在。在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法院进行审查,确定被执行人是否存在。如果确定被执行人不存在,法院会发布裁定,并在相关网站上公示,从而使企业被执行人记录得到清除。
三、申请法院撤销判决或裁定,清除历史行政处罚记录
企业历史行政处罚清除也是可以的,方法是通过申请法院对行政处罚判决或裁定进行撤销处理。在给出申请前,企业需要全面找出自己曾经违规的行为,并修正好存在问题。企业还应该保留一些具有权威性的法律文书,以便证明判决或裁定的错误性和清除的必要性。如果法院认为撤销行政处罚判决或裁定没有影响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共利益,而且确实存在错误和不足,就可以撤销行政处罚判决或裁定,并在相关网站上公示,从而清除历史行政处罚记录。
四、消除员工在“企查查”网站上的被执行人和历史行政处罚记录
企业被执行人或历史行政处罚记录也可能出现在员工人员的企查查网站上,影响企业的用工招聘等方面需求。员工个人信息的清除可以向企查查网站提出申请。在申请过程中,企业需要向区县人民法院预审机构提交「关于企业员工名下被执行案件的情况」《法律文书送达回证》或《代理委托书》等材料。完成材料提交等必要流程后,企查查网站客服人员就会为受理的申请办理员工信息的清除手续。
五、合法合规经营方式,优化信用记录,降低风险
清除被执行人和历史行政处罚记录是企业纠正过错的重要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企业要避免被执行人或历史行政处罚记录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法律意识和规章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法律制度,进行合法、规范经营。
总的来说,企业被执行人和历史行政处罚记录会从多个方面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信誉。但这些记录可以通过法定途径进行清除。当企业遭遇这方面的问题时,应该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恢复自身信誉,并优化信用记录,降低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