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本就是个利益场,就像罗永浩说过的:打脸本就是一个企业家应该具备的能力。只要有助于自己公司市值和业绩的提升,打不打脸还真的重要吗?
当初菜鸟物流与顺丰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来讲就是一场大数据的竞争,一方面阿里巴巴根据自己的“履带战略”,未来集团很有可能将有菜鸟物流领跑整个阿里巴巴集团,因此其在菜鸟物流上的投入非常巨大,而菜鸟物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整个各大物流公司的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的分析和调配。
class=”sysbr”>
三通一达的订单当中,有超过80%都是来自淘宝系,换句话说自己已经没有选择权了,因此不得不纳入到菜鸟体系当中。
但是这对于顺丰来说,可不是如此,顺丰凭借自己超高的用户体验和服务水平,一直在市场上占有很好的口碑和业务量,也就是说顺丰的生命线是把握在自己手上的。市场上还有一个说法“顺丰是披着物流皮的大数据公司”这也足以见得顺丰对于其配送数据的重视程度,菜鸟你让我把数据分享给你?门儿也没有啊。
这一纠纷在一定程度上给部分消费者带来了不便,因此最终还是有中国物流局出面,让菜鸟、顺丰重新共享数据,才算平息。
回想起来我认为是中国物流局打了阿里、顺丰的脸才对。因为这件事情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老虎不发威你当我病猫啊,你们两个小打小闹没问题,一旦出现有碍市场秩序的事情,你试试?中国物流局简单一出面,两家公司分分钟降低了姿态,所以是中国物流局打了两家公司的脸。
那谁的比较响呢?这咱得说清楚,毕竟是面子的事儿,我个人认为是顺丰打脸比较严重,为什么呢?最终顺丰还是把自己的数据端口给菜鸟物流开放了,而且整个时间顺丰一直是出于“被按着打”的节奏,至于腾讯、刘强东的表态也只是吃瓜群众说说罢了,不要当真。
关于顺丰现在面临的4大困局,我在另一篇问答中已经介绍过,大家可以翻阅下。
当然,这件事也打了阿里的脸,通过这件事把阿里巴巴的数据控制欲展露无遗,让人不免有一种店大欺客的感觉,众多中小物流公司和消费者感觉在阿里面前如蝼蚁般无法自保,因此这对于阿里也是一个负面信息。
《后悔无期》里面的一句话:大人只看利弊,小孩才分对错。现代商业社会,打脸还有人在乎吗?只要我的企业最终市值高升,我打脸又怎么样呢?也许还会有人认为我忍辱负重,也不见得呢。
所以现在的商业竞争你看,正所谓人间本是名利场,成也为王败也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