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朋友圈的“做任务,实践App”,到底有啥猫腻?

央视起底:刷屏朋友圈的“做任务,赚钱App”,到底有啥猫腻?为了几毛钱,你付出了太多…

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声称可以学习的手机App,用户只要根据App的指令完成相应任务就可以获得奖励,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

这些到底是什么任务?怎么学习?这类App真能赚到钱吗?

声称阅读、走路就能“学习”

手机App如此神奇?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可以看到很多手机App广告,声称用户只要阅读一篇文章、看一段视频或者走路,就能赚到钱。

央视起底:刷屏朋友圈的“做任务,学习App”,到底有啥猫腻?为了几毛钱,你付出了太多…

某App用户 葛先生:赚了15块钱了,好像可以提现了。

央视财经记者也下载了这样一款App,首次打开页面随即弹出一个新人红包,显示可提现6.88米。

央视起底:刷屏朋友圈的“做任务,学习App”,到底有啥猫腻?为了几毛钱,你付出了太多…

央视财经记者依次完成了签到、阅读、邀请好友等任务,四十分钟过去后,获得了3000多个类似于积分形成的“现金豆”,可以兑换约3角钱。

央视起底:刷屏朋友圈的“做任务,学习App”,到底有啥猫腻?为了几毛钱,你付出了太多…

不过,当央视财经记者打算提现时,发现需要累计赚到30米才能提现。而这样的提现门槛,同样存在于其它App。

刘女士接触此类App两年了,她告诉央视财经记者,平台方通常会给新人较多奖励,但越到后期,用户拿到奖励的难度越大,也越难达到平台设定的最低提现要求。

某App用户 刘女士:挣一米多钱得好几个小时,有的得十个八个小时。“步步王者”是50米钱可以提现,但我半年赚了48米多点。走好几万步,才1角多钱,给我累的。 

据用户介绍,平台为了吸引用户持续使用App,会在做任务的基础上,以高额奖励鼓励用户“拉人头”发展下线。

央视起底:刷屏朋友圈的“做任务,学习App”,到底有啥猫腻?为了几毛钱,你付出了太多…

某App用户 张先生:你可以去推荐你的朋友,去找商家、小卖店、超市、饭店,这些都可以,它比找个人得的钱还多。

央视财经记者了解到,用户在这类App上获得的积分奖励或是具有虚拟价值的替代物,有些可以直接兑现,有些则是要在交易平台上进行买卖,用户才能获得现金。

一款App的高级会员张先生告诉央视财经记者,这样的交易实际上是由平台内部操盘的。 

“学习”App催生“群赚系统”

背后陷阱多

随着这类App的火热,市面上出现了所谓的“群赚”公司,号称专门售卖自动化服务,帮助消费者解放双手,实现“躺着”也能学习。天下真的有这么好的差事吗?

央视财经记者联系了市面上几家规模较大的群赚公司,其中一家的销售经理告诉央视财经记者,一套群赚系统的价格是68800米,包括100台全新的手机、21款阅读类App和120款推荐类App。

央视起底:刷屏朋友圈的“做任务,学习App”,到底有啥猫腻?为了几毛钱,你付出了太多…

用户准备100张手机卡注册微信号后,每天只需要通过一台电脑设定阅读任务,就可以批量操作,全自动化阅读学习。

央视起底:刷屏朋友圈的“做任务,学习App”,到底有啥猫腻?为了几毛钱,你付出了太多…央视起底:刷屏朋友圈的“做任务,学习App”,到底有啥猫腻?为了几毛钱,你付出了太多…

某群赚公司销售经理:把多个软件整合到一个手机上,再把手机的量提上来,一天阅读完这21个软件,收益能达到1000米钱到1500米钱。

据介绍,用户如果只选择全自动阅读学习模式,一般需要两到三个月可以回本,想要更高收益、更快回本,则可以通过分享其它的120款App并发展下线,最快40天就可以回本。

央视起底:刷屏朋友圈的“做任务,学习App”,到底有啥猫腻?为了几毛钱,你付出了太多…

某群赚公司销售经理:40天的时间,操作完120个App,您就可以赚到12万米钱。

而实际上,央视财经记者调查发现,“群赚”系统的回报并没有销售人员宣传得这么好。

某群赚系统用户:很不靠谱。第一,手机内存不够;第二,有很多都提现不了,它识别机器的,就像这种黑卡,直接封号。我们群里现在17个人,有14、15个用户都是买的一百控的,一天可能最多的时候能跑4米钱左右,电费够用就不错了,根本就没有赚。到现在我赔了能有万八千的,我这属于赔得少的。

央视起底:刷屏朋友圈的“做任务,学习App”,到底有啥猫腻?为了几毛钱,你付出了太多…

据用户反映,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群赚公司所描绘的学习之道名不副实,甚至还有一些公司因经营不善而跑路。

“学习”App暗藏隐患

运营模式涉嫌非法集资

目前,在主流手机应用市场中,打着“能学习”噱头的App不少于1000个,且覆盖领域很广,包括新闻阅读、影音播放、手机输入法、健康运动等。

为什么App运营商要让消费者持续做任务并发放奖励?使用这类App 时,用户又会面临哪些隐患呢?

央视财经记者了解到,运营商之所以要让消费者持续做任务并发放奖励,是为了增加App的下载量和使用时长,在这个过程中,运营商便可获利。

新闻阅读、看视频的App运营商,会通过鼓励用户做任务增加App的使用时长,增加广告曝光率,以便提高广告费并从中抽取更高分成。

而以健康运动为主的App,则鼓励用户将做任务获得的奖励拿到内部交易平台进行买卖,运营商从中赚取差价。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平台自行发行、交易“积分”的模式涉嫌非法集资。

央视起底:刷屏朋友圈的“做任务,学习App”,到底有啥猫腻?为了几毛钱,你付出了太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系主任 刘晓蕾:当我们在交易平台上交易时,很多时候,它这个价格并不代表底层真实的价值,可能出现泡沫,会有一部分人短期学习。但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持续的,如果这个公司破产了的话,“积分”是完全没有价值的。

专家表示,这类App诱导用户下载传播一些虚假、猎奇、低俗的新闻,甚至还诱导用户帮其拉人头发展下线,涉嫌传销并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以及个人隐私权。

央视起底:刷屏朋友圈的“做任务,学习App”,到底有啥猫腻?为了几毛钱,你付出了太多…

App专项治理工作组专家 何延哲:所有学习的过程,在不断对外共享,提供用户的个人信息。很多用户投诉说,它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可能有一些超范围收集,甚至强制索权的行为,还有一些强制索要地理位置。你不给这个权限,它就不让用。

同时,法律专家表示,群赚系统的开发销售与运行也涉嫌违法。

央视起底:刷屏朋友圈的“做任务,学习App”,到底有啥猫腻?为了几毛钱,你付出了太多…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 方超强:学习App的奖励金给付都是有明确规则的,必须要有真实点击、转发,给到真实用户。群赚系统利用软件进行虚假刷量,骗取学习App给付现金奖励,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 发表于 2021-04-10 13:00
  • 阅读 ( 1028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