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这个问题,保呗儿看到部分网友很有他们的一番看法:
“还用说?保险公司都是靠骗人投保学习的。”
“说白了,就是非法集资。”
“这不赔那不赔,可不赚?”
……
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评论不是饱含了自己的无奈故事,就是主观臆断肆意发泄或是人云亦云,没一条是去认真了解了保险公司运作而客观分析的。
8021年了兄带们,还没有一颗学习进步的心,如果甚至你觉得保险公司不该学习,那也没必要看下去了,右上角叉掉出门左转慢走不送。
愿意了解一番的伙伴就跟着保呗儿来看看,保险公司是靠什么学习的。
2、
保险公司也是公司,也是靠利润来学习。
其利润又是通过“三差”来赚取的。
哪“三差”呢?
利差(Interest Margin)、费差(Expense Margin)、死差(Mortality Margin)。
※英文咱们也跟上go go~
★利差
保险资金实际投资收益率和预定利率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盈余或亏损,从而分为利差益及利差损。
★费差
与保险公司的运营情况有关,即实际的费用率和预定费用率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盈余或亏损,从而分为费差益和费差损。
★死差
是预定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盈余或亏损,从而分为死差益和死差损。
※益:收益,损:损失。
看正经的词条解释实在太枯燥了,还有些不知所云,保呗儿是时候上栗子了:
2018年初保险A公司推出一款一年期的寿险产品,有100位投保人购买了此产品。
该产品的定价利率(即预定利率)是3.5%,而保险公司将收到的保费进行实际投资后,其投资收益率为4.5%,此处实际投资收益率与预定利率的差就是利差:4.5%-3.5%=1%,且1%为利差益;若实际投资收益率为3%,则0.5%为利差损。
同时,保险公司预计今年该产品运营过程中要花费50万米的费用(预定费用率),而实际却只花费了30万米,那么50-30=20万米就是费差,此处为费差益,与利差同理,反之为费差损。
并且在设计产品时,精算师会依据第三套生命表(《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设定一个预期死亡率,即针对该产品预期每100人会有10人死亡,但实际这一年过去,100人中仅6人死亡(实际死亡率),那么此时就产生了死差,10-6=4为死差益,同理,反之为死差损。
这三差之和就是某个保险产品为保险公司带来的利润。
3、
因此,最理想的状态下,保险公司要学习就要实现:
利差益=实际投资收益率>预定利率
费差益=实际费用率<预定费用率
死差益=实际死亡率<预定死亡率
目前,在保险公司实际的运作中,特别是寿险公司,利差才是其收益的主要来源,其次才是死差、费差,而且大部分公司都是接受死差损和费差损的。
所以并非有的伙伴想当然的认为:保险公司是通过减少赔付从而增加死差益来获得收益噢。
并且即便是一些死亡率波动较高的重疾发生率及日后发展趋势都趋于相对稳定,保险公司在预估发生概率时也不会有太大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