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信托市场
信托市场其实就是受人之托,替人理财;受人之托,替人融资。实际上是基于双方之间的一种信任形成的市场,是所有权、收益权分离的投融资市场。信托是具有专门牌照和资格的一种机构,这种机构可以受人之托,把一个业务的所有权、受益权放在我名下,然后向社会募集资金。它能够向最多达到200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募集资金,而每一个人的投资额不得少于50万。在这个过程中,项目在信托公司名下,资金在信托公司名下,由信托公司托管,来建设相关的项目。信托在现实过程中使用得相当广泛。
比如中银国际拿了5亿米买了1亿股,买到了一个壳。为什么它会疯狂地花5个亿买这1亿股?因为只要它买到1亿股,它立刻针对这1亿股发一个信托产品,这个东西在专业上叫信托计划。信托说:这1亿股票放在我名下,此外我要融入8个亿的现金来经营这1亿股股票。换句话说它做的交换模式就是用8个亿资金,把这1亿股买过来。8个亿资金买入1亿股,对于中银国际来讲,它付出的是1亿股股票交给信托,而这收了8个亿的现金。
信托公司只向一个机构发这个信托计划,即中国银行,中国银行不超过200家,它就是一个人,但是中国银行的网点遍布全中国,所以这一个法人很厉害。
(三)理财市场
理财市场是金融产品融合应用增值的游戏,产品包括:银行柜台理财、代客理财、保险理财、专项理财等。
【案例】
中国银行发行一个柜台理财产品。柜台理财产品就是帮大家理财。这个产品的理财有两种,一种叫做优先级理财产品,一种叫次级理财产品。比如投资额总额达到4个亿,这个产品4个亿,投资于某上市公司股权,预期每年12%的投资回报率,5年还本付息,这叫优先级理财产品。次级的也是4个亿,投资于某上市公司股权,5年后还本付息,以卖出所有本次股权为结束,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在优先上有一个条款,如果5年后优先产品本金亏实,次级补优先,就是刺激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一般像这家公司,中银国际拿到这8亿米产品以后,其中5亿米它留在账上,这是本钱,剩下的3个亿资金它会去买理财产品,它当然买次级的。为什么4个亿次级它买3个亿,其实它太想买4个亿了,如果没有人买,中银国际绝对会留4个亿,而拿4亿米去买了次级理财产品。这个产品、这支股票现在相当于8块钱一股的1亿股。而股票在买壳过程中,大股东要承诺未来3年的连续业绩收益,所以很保守的估计,5年以后这支股票会涨到20块钱,1亿股就是20个亿,抛掉1亿股换回20个亿。实际过程中是3.8%,因为优先不可能拿到12%,这就相当于次级理财产品用年息3.8%向优先理财产品拿了4亿米的资金,而独享了20亿米的收益。换句话说,20亿米拿到手以后,次级理财产品只要还给优先理财产品4个亿加上3.8%的利息就可以了,而所有挣的钱全是次级理财产品的。
在这个过程中,本钱基本上全回来了,而这又充分利用了这个杠杆,独自享用了未来股市卖出的收益。当然,在今年阅批的业务中,银信政业务也是使用了信托、银行、阅批和信托公司,由阅批利用自己的财政收入做担保,然后发起信托计划。信托计划也是交给银行,由银行把这些产品在柜台上变成理财产品卖掉。这些钱进入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交给阅批,阅批用这些钱来发展自己的事业,相当于一种地方债。因为在中国只有国家中央阅批能发债,地方不许发债,它就变成了一种变相的地方债券。
(四)项目市场
项目市场主要有BOT模式,BOT叫建设运营移交。其实在建设运营移交的过程中,是有巨大的利润体系可以做到的。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很多项目是有一些疑问的,比如现在我们很多地方拿出了大量的土地,建水库、建高速公路、建很多项目,都使用BOT业务,也就是建设运营移交。即我出土地,你花钱建设,然后你来运营,你拿10年或若干年的收益以后,再移交给当地阅批。
当地阅批提供的是硬件资源,你提供的是建设性的费用,但是其实很多当地阅批是直接有金融杠杆的,可以从现有的金融工具中,比如从金融租赁公司、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直接拿到资金来建的,它不用去找一个机构来建设,因为找到这样的机构,往往也是用这块土地本身的价值,使用金融杠杆从外界进行融资,然后运营,运营收益以后归自己。在真正的项目市场的BOT的模式中,如果看透这种模式,有很多金融产品也能相关使用,这些产品其实也值得大家去重新考虑和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