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共享单车非常火热,各路资本都纷纷进驻,可是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究竟是什么?这不应该是阅批工作的一部分吗?如果阅批做了这部分那就没共享单车的事儿了。目前感觉主要是北上广这类大型城市阅批无法(也可能是不愿意)普及公共自行车,所以摩拜、ofo填补了部分空白,但是企业做这个总感觉无法盈利,是需要跟阅批要补贴吗?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有这么三种
1、单车押金的再利用,假设摩拜有100W交了押金的用户,每个用户299押金,这就是3亿的自由可支配资金,即使是创始人们都是脑残,拿来买理财,一年也能为公司贡献近千万的纯利。看看整个A股和创业板,尤其是创业板,每年能有近千万的纯利,已经是非常好的公司了。
2、单车租金,按照外界传闻的摩拜单车成本价1800块算(成本价绝对不可能这么高,基本上打个对折,甚至是除以三),半个小时1块的租金价格,1800个小时收回成本。摩拜现在单个车辆的使用率在每天3次左右,也就是600天收回成本。
【收回成本是其次,重要的是现金流】假设每天膜拜有10W的用户在使用,使用频次是每天3次,这就每天给摩拜贡献了30W的现金流,这每天30W的现金流可以用来购置新车、维护旧车、补充运营成本或其他渠道使用。
我们再来假设每天30W的现金流都用来购置新车,每天可以增加166.7辆新车,新车增加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增加了每日现金流,直到用户增长遇到瓶颈。
3、广告营收,这是互联网领域老生常谈的盈利模式,当摩拜客户端装机量到达一定数量级,APP启动页的广告报价一般在每天10W以上,况且还有更多可以创新的广告合作模式(收钱借口)。
另外,不得不注意的是摩拜单车本身的实体属性。这里做个适当的联想,如果摩拜跟分众抢生意呢。单车上增加一个广告牌,不就是移动版的分众广告箱嘛。这部分的想象空间也是十分巨大的。
最后,个人浅见,仅供参考。谁说摩拜就不能以单车为载体玩儿个社交或者电商呢。只要使用场景合理,盈利模式完全可以放开了去想。
出于对PMCAFF用户的尊重,任何在PMCAFF产品经理社区发布的内容,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在任何平台被直接或间接发布使用或被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