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包公司怎么实践?皮包公司的生财之道

一般诈骗犯罪都是犯罪分子一人或几人联手,亲自玩弄忽悠的把戏。但近来诈骗犯罪出现了“借嘴骗人”的新花样。在江苏省苏州市就有人成立皮包公司,二十余名不明真相的员工

法治 | 皮包公司“借嘴骗人”的生财之道

一般诈骗犯罪都是犯罪分子一人或几人联手,亲自玩弄忽悠的把戏。但近来诈骗犯罪出现了“借嘴骗人”的新花样。

在江苏省苏州市就有人成立皮包公司,二十余名不明真相的员工入职后,因被公司坑人的营销模式和规章制度绑架而欠下巨额债务,最后只得四处为公司老板借钱还债,纷纷陷入合同诈骗犯罪的泥淖……

另类企业专门招聘低档员工

如今,21世纪竞争焦点已转向科技与知识的竞争,而科技与知识的竞争归结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无疑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有了人才,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才能在自身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一般而言,经营企业的人大多希望能够招聘到学历高、有一技之长、有工作经验的员工。然而,苏州一名企业老总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用人理念,他招聘员工不苛求学历技术,专挑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没有工作经验的乡村无业年轻人。

这名老总叫叶青松,河南人,只有初中文化。

2013年3、4月,叶青松在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开办公司,取名青松汽贸担保公司(以下简称青松汽贸)。叶青松开办青松汽贸没有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公司没有实际业务和生产项目。没有实业怎么学习呢?这可难不倒头脑“活络”的叶青松。“开个公司,招人到外边骗钱。”其实早在他成立公司时,一个依靠员工四处借钱而轻松学习的“营销”思路就在他脑海里形成了。

叶青松知道自己这个皮包公司对精英人群没有吸引力,于是他将公司员工定位为当地乡下经济条件差的年轻人。叶青松之所以看中这些人,是因为这些人大多没什么文化,没什么技术特长,同时又迫切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改变现状,从而容易成为被自己用来敛财的棋子。

叶青松纠集同伙沈健、吴佳佳经预谋后,很快就陆续招聘到20余名员工。李明轩、赵宇可、单睿友就是其中的三人。这些员工大多是90后的涉世不深、学历不高的无业人员。这些不明就里的员工一旦进了公司,就要接受洗脑、培训和包装,并对外不断编造理由“借钱”。而为了能顺利借到钱,按公司要求,这些新入职的员工经包装后,迅速摇身一变,成了家庭经济条件好且有正当职业的“富二代”。

半年后,为了“发展”需要,2013年10月、11月,公司还成立了分公司,由沈健负责。2014年1月左右,因为外面有风声传青松汽贸骗钱,叶青松将公司搬离原址,并改名叫卓林布业。2014年5月下旬,叶青松离开公司,由沈健全面负责相关业务。

为员工配车背后的债务陷阱

青松汽贸并没有实际业务和生产项目。叶青松等人为青松汽贸设计了一个拉人买车借款这一独特的营销模式,就是先给员工配车,让员工写下欠车款两倍金额的欠条,再让员工四处借款归还“欠款”。员工在外面借钱的利息由公司来还,公司每个月会给员工预支工资,预支的工资和买车的欠款一样,都要按月息八分收取利息。

这些车虽说登记在员工的名下,但刚开始员工还不能开自己的车。公司制定了所谓“还款开车”的规章制度,即员工必须还款到一定比例或金额,才可以开自己名下或公司其他员工名下的车。这一制度大大“调动”了员工借款的积极性,一些员工为了能开上车,主动四处借钱。

最初出台这一“营销”模式时,叶青松就对沈健说出了自己的经营之道,他认为买车可以包装员工,能满足员工的虚荣心,而员工开着豪车出去也更容易借到钱。拿沈健的话说,叶青松这一招数就是为能套住员工,让他们死心塌地去为自己效劳,专心到外面借钱。事实证明,叶青松这一另类营销模式取得了成效。

为了能让更多人加入公司,公司还设计了一个奖励规则,即员工如果能够介绍新人进入公司,可以享受抵销10万米欠款的优惠政策。这一政策也立即见效,一些员工在利益驱动下,不断介绍新员工加盟,公司也因此不断发展壮大。

公司最初有三辆车是全款买的,后来买车就用这些车作抵押贷款的方式购买新车。办理抵押贷款后,产权证必须抵押在银行。但公司能用来抵押贷款的车辆毕竟有限的,为了满足更多新车抵押贷款的需求,叶青松等人一合计,想到公司联系到的出借人是自己认识的小贷公司老板,大多文化程度低,往往对用于抵押的证件疏于辨识和审查。于是就想到了以补办无效或伪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伪造的房屋所有权证等作为经济担保的手段,以做生意、资金周转等为由骗取他人财物。

沈健供述称,员工外出借款有一套固定的流程,一般都是先由一些资格老的员工充当担保人,以公司名义出面跟出借人沟通好,向出借人谎称借款人是自己朋友,是本地人,名下有车,因做生意临时资金紧张需要借钱。担保人联系妥当后,再由先进公司的老员工出面,带领新员工上门以其名义借钱。由于之前担保人已与出借人沟通过,等到员工上门时,只需要跟出借人商谈具体借钱金额和期限即可。

就这样,至2014年5月25日,这伙人共骗得刘正平等19名被害人1000余万米。员工借来的钱大部分转至叶青松银行卡内,叶青松用这些钱给员工发工资、偿还此前出借人的本金及利息,或者为新进员工买车、偿还车贷。

2014年5月26日,叶青松离开青松汽贸后,公司的诈骗活动并未停止,沈健、吴佳佳又继续以上述方式骗取他人财物。其中骗得被害人李宇明等20余名受害人1400余万米。其中单笔诈骗金额最多的两名受害人被骗270余万米。

“借钱”营销模式后的诈骗真相

该系列案件经苏州市吴江区检察院起诉,法院陆续对相关犯罪嫌疑人作出判决。被告人叶青松、沈健、吴佳佳三人因案发在先,经吴江区人民法院和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两审审理,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分别判处14年至13年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50万至45万米不等的罚金。

叶青松、沈健等人策划以公司名义诈骗,并实际参与具体的诈骗活动,他们被判刑罚金可谓罪有应得,咎由自取。然而,李明轩等员工因为入职案涉公司,在开展公司“业务”过程中被指控犯诈骗罪却多少有些令人唏嘘。许多员工在庭审中辩解称自己与被害人之间属于借贷关系,且借来的钱均已交到公司,自己并无非法占有被害人钱财的故意,也未实际取得借款,进而为自己提出无罪辩护。

法不容情,员工的辩解在事实和证据面前显得十分苍白无力。据起诉书指控,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期间,被告人李明轩、赵宇可、单睿友在叶青松、沈健、吴佳佳的授意或安排下,由沈健、吴佳佳介绍三人出面,以补办无效或伪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伪造的房屋所有权证等作为经济担保的手段,以做生意、资金周转等为由,共骗得李海等9名受害人220余万米。

由于所有的贷款都由担保公司办理,李明轩等涉案员工都要在贷款合同上签字,且事后银行工作人员会以打电话的形式确认贷款事宜、核对身份信息,所以法院认定每个员工对自己名下的汽车有贷款均是知情的,“借”来的钱事实上被用于归还所欠贷款,进而认定相关员工有诈骗犯罪故意。

2019年5月13日,吴江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被告人李明轩、赵宇可、单睿友犯合同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3年6个月、3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米、4万米和4万米。据了解,其他十余名涉案员工也陆续被检察机关以犯合同诈骗罪判刑罚金提起公诉。至此,这起由叶青松等人一手策划的骗局,最终以相关涉案人员落入法网而告终。

本案提醒人们要警惕入职陷阱。叶青松等人之所以要招聘低档员工,是因为这些人文化素质低,辨识力差。因自己没有一技之长,能找到个工作养家糊口就心满意足,倍加珍惜,而叶青松等人“借嘴骗人”的诈骗伎俩因此才能够顺利实施。

掩卷深思,承办此案的检察官在此提醒:年轻人入职时需要考察公司有无注册登记,有无正规的经营项目,甚至包括企业老总的出身背景、公司员工的学历层次等。入职时需要多留个心眼,防止误入类似青松汽贸这类不靠谱的公司,从而葬送自己的大好前程。

  • 发表于 2021-02-11 07:03
  • 阅读 ( 1202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黑白网络
黑白网络

79738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