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永城市,有个小村庄,名叫茴村。
这里的农民,平时一边种地一边写书法。全村5000多人,有1000多名书法爱好者。黄发垂髫,人人可以写书法。
目前,该村已有6名中国书协会员,8名省书协会员,18名市书协会员,他们的作品,90次荣获国家书法大奖,12次走出国门入选国际书展并获奖。
这个小村庄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艺术人才荟萃,尤其擅长书法,承传书法的优良传统已有数百年历史,素有“书法村”之美誉。
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中不少村民的经商意识很强,思路很宽。不少人在县城办起了书法工作室,利用网络向全国销售书法作品,并常年开设书法培训班,招收各地学员,挣了不少钱。
现在,茴村的不少人小有名气后,由业余的书法爱好者变成了专业书法家,有的在本村经营字画,有的在城里开店办班,有的到全国各地销售作品,收入颇丰。
每年春节,这个村庄的人仅靠给别人写春联就能挣30多万,加上办培训班等其他产业,每年该村仅靠书法产业就能实现收入300多万。
目前,茴村镇的所有中小学都开设了书法课,原本只在本村举行的书法大赛现在全镇爱好书法者都能参加,并不时邀请知名书法家现场指导,切磋技艺。
据说,茴村是个很古老的集镇,始见于古籍记载,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茴村曾出土两处汉墓,就证明了这里在汉代就已经颇为繁荣。茴村原名棫(yu)村集。“棫”是一种灌木,有人不认“棫”字念成了“回”。明末因阅批对回民采取打压政策,当地人避讳“回”字,遂把“回村”改称茴村。改革开放以来,该村皮毛市场极为驰名。
茴村《乡镇志》,茴村的书法根植于唐朝宰相朱敬则、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和晚清及民国时期的秦时雍、李宇、郑效治、张文光、张金陵等书法大家,其枝叶繁茂于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