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如果应用到位,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疫情扩散,通过对病毒特性、传播速度、发展规律、病例症状等信息进行数据汇总、加工和分析,与其他传染病病毒及治疗方案进行对比,掌握防疫主动权
● 区块链技术不但在慈善捐赠追踪、疫情追踪以及医疗数据管理、医疗用品和药品溯源方面有所应用,而且有利于在社区疫情防控过程中实现社区人员流动的精准管理和动态监测
● 在应用先进科技手段的同时,也要考虑随之而来的新型法律关系和问题,及时调整相关法律制度,让先进科技手段更适应时代要求
“疫情防控指挥系统决策力、执行力,是武汉保卫战能否打好打赢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连日来,中央指导组副组长、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强调,指挥系统要加强战略谋划、战术实施,搭建大数据平台、加强大数据分析,时刻心中有“数”,建立健全有力有序有效的指挥机制,实现疫情防控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
近日,在工信部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称,目前,3家基础电信企业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在得到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基于电信大数据分析,向用户提供本人“14天内到访地查询”服务。该服务可以帮助有关部门提高对流动人员行程查验的效率,对重点人群进行排查,实施精准防控,并且有助于做好当前形势下的复工复产。
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区块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先进科技手段被运用得越来越多,取得了良好效果。
先进技术用于防疫
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萧冬梅(化名)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社区居民的信息登记工作。据她介绍,此前,一直由居民人工填写相关信息。
“人工填表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差错。比如,居民可能写错字或者漏填信息,导致我们在后期整理汇总时遇到了不少困难。而且,把纸质文字转为电脑上的数据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工作压力较大。”萧冬梅说。
鉴于上述情况,萧冬梅所在社区推出了一款微信小程序,居民只需要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便可在弹出的电子问卷上快速填写“姓名、住址、健康状况、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全程没有任何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在萧冬梅看来,这种登记方式有效地提升了社区疫情排查的效率,“不仅减少了人工登记耗费的时间,而且后期工作人员在整理数据时也不必一一录入,因为所有数据都可以通过小程序后台看到”。
自2月8日起,萧冬梅所在社区开始施行封闭式管理,为了确保社区安全,减少高峰时段居民进出社区的排队时间,该社区正式运行人脸识别系统。
“人脸识别系统上线后,单个居民的登记排查时间缩短至十几秒。对于一些使用手机不太熟练的老年人来说,人脸识别也更加便捷安全。”萧冬梅说。
在防控疫情宣传方面,除了登门劝说、挂横幅、贴海报等传统方式以外,萧冬梅所在社区还利用无人机反复播放防控疫情相关常识,提醒社区内居民不串门、戴口罩、勤洗手等。
“无人机上放着小喇叭,随时随地播放疫情防控知识,能够全天候工作,宣传效率和覆盖率很高,基本能让每位居民听到。”萧冬梅说。
另据萧冬梅介绍,该社区还利用无人机集中开展街道消毒工作,无人机每天早晚各工作一次,每次可喷洒500平方米的范围。利用无人机进行消毒,不仅比人工喷洒的效果好,而且减少了人为接触的交叉感染风险,减轻了清洁工的工作量。
随着复工复产全面铺开,地铁站等场所无疑是防控疫情的重中之重。
黄青石(化名)是一名地铁工作人员,他所在的地铁站于2月9日引入了热成像人体测温设备。
黄青石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以往地铁站工作人员需面对面近距离对乘客进行体温检测,这种方法不仅容易造成人员拥堵,而且还会加大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热成像人体测温设备能够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快速有效地对过往乘客进行体温筛选,提高通行效率。机器如果发现检测范围内有体温异常者,就会自动预警,这时坐在测温器显示屏后面的工作人员便会及时对预警作出反应,找出体温异常者。”
据黄青石介绍,自热成像人体测温设备投入使用以来,他所在的地铁站共排查出15名发热患者,这些患者均在地铁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回到所属社区卫生院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治疗。此举大大提高了疫情排查的效率,让潜在肺炎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精准筛查溯源病毒
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据了解,为更好地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立足本职,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提高疫情防控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保障返程复工交通顺畅。具体措施包括信息采集二维码多渠道设置、无人机上阵喊话、研发货车“电子通行码”等。
一家高科技企业负责人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在此次防控疫情的过程中,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发挥了作用。例如,云计算助力疫苗研发与药物筛选,为基因测序、医疗工程提供稳定高效的算力支持,从而降低创新药物前期研发的成本与周期;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精准识别用户信息,在公共场合精准筛选发热人员、阻断传播源以及传播途径等。”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分析称,人工智能的三要素是算力、算法、大数据。相对于其他高科技手段而言,人工智能技术有着更加广泛、灵活的运用,不仅能够帮助研发治疗新冠肺炎的医药、监测疫情发展,还在一系列现实场景中展现强大功能,如远程医疗会诊、AI大客流测温系统、远程教育、5G防疫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
“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大数据经常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支撑发挥作用。未来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大数据分析或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大数据如果应用到位,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疫情扩散,如通过对病毒特性、传播速度、发展规律、病例症状等信息进行数据汇总、加工和分析,与其他传染病病毒及其治疗方案进行对比,或者对疫情进行预警,掌握防疫主动权。”刘德良说。
刘德良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目前在确定确诊患者的行踪轨迹和密切接触人群方面,基于定位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的疫情传播模型已经投入到实际应用之中。“大数据专家组根据确诊病患的手机定位系统,利用手机间实际物理位置距离,计算出两米或者3米之内、一定接触时间如半小时以上的另一个手机号,结合两人的关系,就可以分析出被传染的概率,再根据概率大小决定收治的力度和范围。”
“如果两人是亲属关系,则有较大概率被确定为密切接触者。”刘德良说,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大数据应用,如果在疫情发生之初就加以应用,则能拟合出患者接触的一阶关联者以及一阶关联者接触的二阶关联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形成疫情传播模式,并对疫情传播规模进行估算。
信息公开远程交流
数据共享互相信任
此前,湖北省红十字会、武汉市红十字会被质疑分配捐赠物资不公、捐赠物品积压、分发效率不高。
近日,一款慈善捐赠溯源平台上线。据了解,该平台利用联盟区块链网络的不可篡改和可溯源特性,在捐赠方与需求方之间搭建一条透明、真实、高效的信息互通桥梁。
据该平台负责人之一、浙江大学教师郑英介绍,机构在平台上所发布的信息需要符合规范要求,并提供完整的物流单、物资实拍、捐赠明细等信息,且一旦这些信息发布之后,就会被记录在区块链中无法篡改。这些信息会对普通用户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亮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区块链技术不但在慈善捐赠追踪、疫情追踪以及医疗数据管理、医疗用品和药品溯源方面有所应用,而且有利于在社区防控过程中实现社区人员流动的精准管理和动态监测。
“作为一种底层基础设施,区块链技术能够为防疫期间的数据共享及信任建立提供技术支撑。即使是互不信任的多方企业、机构,运用区块链技术也可以建立共识。如何将信息公开做得更好,让社会大众看得见、能相信,区块链技术具有天然优势。”蔡亮说。
据蔡亮介绍,区块链技术具有分布式、难篡改、可溯源三大特点,对数据天然敏感,应用在公共卫生体系中,可以助力实现跨地域、跨机构的信任协同,提高协作效率,有效打破医疗体系中的信息孤岛。随着更多应用不断落地,未来区块链技术在优化公共卫生体系的进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5G网络在防疫过程中也发挥了特殊作用。
2月8日起,武汉雷神山医院交付使用,接收首批患者入住。与医院建设速度同样高效的,是院区5G信号的覆盖。从网络铺设到覆盖,只用了3天时间。随着5G网络的覆盖,进入“战时”状态的雷神山医院利用5G网络进行远程指挥、远程会诊、远程手术和数据传输,更好地诊治新冠肺炎患者。
在刘德良看来,对于信息传输而言,5G网络类似于高铁、高速公路,将会成为信息行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也在此次疫情中崭露头角。5G网络能够让数据传播更通畅、更稳定。为减少人群聚集,远程医疗、会议、教学等将用到5G网络,而5G网络能够保证在线人数较多时依然保持较快的网络速度。
把握技术适用边界
及时调整法律制度
将高科技手段普遍应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无疑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有人提到,开发一个好的疫情防控App,可能比捐钱还管用。由此可以看出,先进科技手段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东岱说,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对于跟踪疫情、预测疫情发展态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找出传染源、分析传染渠道和方式、阻断传染源等,都离不开先进科技手段。
不过,林东岱也提醒,在应用先进科技手段的同时,也要考虑出现的新的法律关系、法律问题,及时调整相关法律制度,让先进科技手段更适应时代要求。
林东岱举例称,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哪些个人数据可以被采集、公开,公开程度如何,以及其他细节问题,还缺乏比较权威的规定和解释。另外,健康信息、基因信息等数据保护,也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针对此次新冠肺炎暴露出的某些问题,今后需要打造更好的联动体系、机制,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先进科技手段的作用。”
由于大数据技术涉及个人信息,因此刘德良认为,应慎重运用大数据技术。“运营商可以有位置信息,但从原则上来说只能分析群体信息,不允许跟踪个人的数据。并且,需要经过较高级别的审批后,这些信息才能被投入使用。”
刘德良建议,为确保先进科技手段在类似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中得到更好的应用,长期来看,需要继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科技企业发展,加快培养科技人才,为科技发展提供立体化支持。(记者 杜晓 实习生 刘入豪 杨欢)
79738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