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情感依赖”这个词经常出现在一些网络文章中,用来形容一些“离开所爱的人就感觉生活没意义,为了获得一个人的爱,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的个体。
看到一些博文里对“情感依赖”的介绍,小曼感觉很符合自己的情况。小曼的父亲非常疼爱她,从小到大一直护送她上学,对她百依百顺,对她的生活和学习方面都安排得面面俱到。婚后,她的先生也对她呵护有加,美中不足的是,她先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售前工作人员,工作需要经常出差。而小曼非常依赖他,先生一出差,她就会失眠、眩晕甚至晕倒,每次先生都不得不提前回来照顾她。如果一天没见到先生,她心里就慌慌的,两天不见已经是极限了。只要先生出差超过3天,她就会闷闷不乐甚至发脾气,感觉生活没意思,对工作也提不起热情。因为她没有说得上话的朋友,只能独自逛街散心。
依恋自己的爱人或家人是很正常,每个人都有依赖的需求和渴望,都希望有更强大、更有力的人关心自己,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过于喜欢或者寄托过多的个人感情于别人,一旦失去就难以适应,觉得生命失去了意义,进而引发焦虑和抑郁情绪,就可以称之为“情感依赖”。有“情感依赖”倾向的个体,常常会因感到自己很无助、没有能力独立处理问题,或者感到自己不被人所爱,从而产生情感上的不安全感,他们把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当作救命稻草。因此他们会为了维系一段关系,不惜牺牲个人兴趣和喜好,过分顺从他人的意志,容忍甚至要求别人安排自己的生活。一般来说,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要当心“情感依赖”。
时刻关注对方,为了维持人际关系,情感依赖者通常会把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上转移到对方的感觉、想法上,特别关心对方的方方面面。由于注入了全部情感,有时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
占有欲强,情感依赖者内心往往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抛弃、孤单和拒绝,所以在感情上依赖对方的同时,也希望对方时刻关注自己。一旦对方表现与自己的预期有差距,容易产生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
无法维持个人边界正常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包括夫妻间都应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免受对方的打扰,但情感依赖者却喜欢随意踏入对方的独立空间,也不征求对方意愿。
无原则迎合,有些情感依赖者由于对情感有一种盲目、过分的非理性渴求,往往会委曲求全,无原则去迎合对方的各种习惯,自己只是一味盲从,这种行为模式会使自己情感变得越来越脆弱,缺乏自主性。
“情感依赖”的产生往往源于幼年的体验,父母的溺爱或贬低都可能是成因。后天的经历和环境,可以加剧这种倾向,使他们片面地认为某种情感就能满足自己的一切需要。如果他们能在生活或是两性关系中找到平衡,他们会感到满足和幸福。而事实是没有一个人能满足我们一切的情感需要,即便是最亲密的爱人,所以这样的关系往往会失去平衡,产生矛盾,一旦被依赖的一方感到无法承受,就会想要逃离这段关系,就会令到依赖者感到痛苦和不安。
痛苦和不安会促使这些个体寻求治疗和改变,如果要改变,小曼必须意识到“依赖给她带来的负面影响”,即依赖先生处理问题和做决定,看起来比较省心,她一直以为有人可以依赖是幸福的象征,但实际上这会使得她很少有机会学习并掌握自立所需要的技能,事事依赖对方也会给对方带来负担,损害这段关系。长期陷在这种关系里她没有真正尝试过独自去面对生活,没机会发现自己是有能力去处理生活中难题的,长此以往就产生一种“我没有先生不行”的感觉。
当然,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她没办法在很短时间内实现独立,甚至独立这个词可能会吓到她,她会有种疑惑是:“独立会不会令我和先生的距离越来越远”?其实并不会,适时的独立可以改善他们的关系,能够给予她先生一些空间,另一方面,能独立面对自己的生活亦会令到先生更加欣赏她。具体来说,小曼可以做以下的练习来慢慢实现独立:
减少寻求得到先生的安慰和保证的次数;
对独立行动的恐惧进行暴露;
练习独处、练习自我肯定;
学会容忍或调解消极情绪,提高自己对痛苦的耐受力。
79738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