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什么意思?互联网+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一互联网圈子里是喜欢炮制一些概念的,道理很简单,风险投资需要概念。另外,媒体也需要概念。有些概念很空很飘,不值一提。我在几年前从业的时候,也炮制过一些概念去忽

互联网+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互联网圈子里是喜欢炮制一些概念的,道理很简单,风险投资需要概念。另外,媒体也需要概念。

有些概念很空很飘,不值一提。我在几年前从业的时候,也炮制过一些概念去忽悠广告主来着。

有些概念其实很实在,比如,我一向认为O2O其实是一个非常实在的概念。

那么,互联网基因、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这三个概念是飘着的呢?还是实实在在的呢?

互联网基因。

这个词在数年之前火过。大致上的用法是:如果批评某一个公司的时候,就说它没有互联网基因。

这个词在吴军那本很畅销的《浪潮之巅》中出现过。

互联网基因的要害是在说:有些公司不具备互联网基因,就像一个人不具备某种基因,那是天生的,是无法改变的。

互联网基因这个词,基本上给太多的非互联网公司判了死刑:你们就是恐龙,是无法改变的。基因这个东西,怎么变呢?

虽然我个人认为,大部分企业其实是很难转型的——这也是基因说之所以能成立的重要理由——但这话公开说,总是有些得罪人。

比如马云这句话很伤人心:银行如果不改变,那就让我们改变它。

传统零售业对电子商务的耿耿于怀也在于此:看上去你是来消灭我的。

一个概念的提出,是必须要考虑公关层面的,树敌太多总是不好。

互联网基因这个词,比较适合去做——如果真有的话,不太适合高调去谈。

互联网思维。

相对来说,互联网思维比互联网基因更讨巧一点。

因为换思维,看上去比换基因容易很多。

互联网思维的前提假设是:只要你改变思维,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你就可以顺应大潮。

互联网思维这一词的火爆程度远胜于互联网基因,后者甚至在百度指数里都没有被收录过。

我曾经就互联网思维写过一篇恶搞性质的文章,不过我对互联网思维真正的认识:产品思维+媒体思维。

简单来说,就是产品思维极其重视用户体验,有所谓将“体验做到极致”的说法。简单易上手、满足虚荣心(包括个性化需求)、有一定的惊喜感、让用户帮你传吧等等,都是这一翼追求的目标。这部分不太考虑具体的商业收入。

媒体思维,就是羊毛出在狗身上。它和“免费经济”有关。其实今天很多互联网产品,在商业模式的构筑上,都有媒体的影子:部分用户想获取增值服务而缴费(比如媒体行业里有定制化报告的做法)、大部分免费用户作为注意力产品售卖给第三方客户(这是非常典型的广告模式)。这两块收入加起来,远超为了支撑免费用户的成本,形成了利润。

产品思维可以吸引大量的用户,而且有足够的行为数据支撑,于是商业化这一部分的媒体思维,得以展开。把用户卖给客户,或者把免费用户变成收费用户,不彻底了解用户是不可能的。

互联网思维的兴起,也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有关。

依靠风险投资,依靠网络炒作,一些非常年轻的企业或企业创始人迅速崛起,这让太多的传统企业领袖瞠目结舌。从质疑到膜拜,根子上都是:企业领袖们充满着危机感。

与互联网基因定论判死不同的是,互联网思维看上去是能够学习的。

当然趋之若鹜。

互联网+。

这个词之所以能上到总理发言的高度,是有原因的。

因为它含有强烈的“政治正确”。

互联网+,显然比互联网思维更容易被传统行业所接受。因为思维看上去太虚无缥缈了。

而且互联网+,它暗示着这样一个论断:很多行业规律不是那么轻易可以被颠覆的。互联网企业不可能将所有传统企业打败,而一个武装了互联网+的传统企业,可能更胜于武装了传统行业某些米素的互联网企业。

电子商务行业里有过很大的争论,究竟是电子,还是商务。最后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商务是本质,电子是工具。事实上,很多迅速崛起的淘品牌,依然发现,他们需要在商务上补课。

一位很有名的淘品牌创始人和我说过,电子这个东西可以速成,但商务这个东西没法速成。

这话说的大白话一点就是:前人走过的路,你还是要走一遍。

今天整个中国经济的要害不是培育大量互联网企业,而是利用互联网,进行产业升级,说得再大一点,就是弯道超车。

产业升级,看上去就是原有的行业进行一次提升。但实质情况是:其实太多的企业根本无法提升。

产业升级的背后,老实讲,是很残酷的。

弯道超车,车速很快,离心力很强,很容易有人掉下去的。

如果要说产业升级的话,最一开始的互联网+,是从媒体行业开始的——我说的是整个媒体行业。

可以这么说,大部分传统媒体在媒体行业里的互联网+大潮中,并没有获得胜利。

但现下也很难讲它们万劫不复,就此玩完。

无论是政治上的要求,还是它们自身的实力,这场升级运动,还没有到可以宣布终结的时候。

事实上,有一些零星的传统媒体,已经看到了曙光。

媒体行业的互联网+,历时二十年,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可以吸取。

我和联想公司的一些人士聊过,我觉得联想作为一个制造业的巨头,其实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传统媒体所面临的问题。

比如说,联想和传统媒体一样,不太知道自己的用户究竟是谁,虽然每年都是亿以上的销售量。

互联网+的核心是:匹配。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供需匹配。

资源如果得以最大效率的利用,科学发展观就成为一个可落地的价值主张。资源掠夺式的粗放式资本主义就得以成功摆脱。

前工业时代是个性化生产,以手工作坊为主。

工业时代是大规模生产,以流水线为主。

互联网时代是个性化智能化的大平台生产,它带有一丝手工作坊的影子,故而工匠精神抬头。

大平台生产还能够达到个性化,就必须智能化的匹配。

大平台是一种中介,但和过去的中介不同的是,大平台这种中介并不依靠阻隔供需双方形成信息不对称来学习(俗称差价),而是靠有效匹配来获取利益(其实是佣金)。

好了,你们应该可以看到这两样东西了:云计算、大数据。

也许,未来还会有其它什么名词出现。

但在历经千人一面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之后,一个更能满足供需双方的个性化的大规模生产,随着互联网的极大渗透,已然到来。

  • 发表于 2021-04-05 13:11
  • 阅读 ( 313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