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间两文豪,郭沫若对苏轼倾慕欲超越,从这两首诗里看出来

郭沫若跟苏轼是老乡,八百年间,出了两个顶级文豪,实在是人杰地灵。 苏轼,北宋时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诗词书画无一不是大家手笔,特别是长短句,在他手里,创造出了一座高峰,至今仍是仰望的...

郭沫若跟苏轼是老乡,八百年间,出了两个顶级文豪,实在是人杰地灵。

苏轼,北宋时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诗词书画无一不是大家手笔,特别是长短句,在他手里,创造出了一座高峰,至今仍是仰望的所在,提到宋词,人们立马吟咏起“大江东去”来。

355e4ca0-814d-4721-a7b9-321ca0d84fc9_ps0sygmolux.jpg

郭沫若,上世纪中叶的文坛领袖,一首《女神》,把新诗推向了高峰,奠定了他的新诗上无与伦比的地位。而他的历史剧,则是开创先河的存在。

两个大文豪,都是各自时代的文坛领袖,那么,比较而言,谁会更牛一些呢?因为不是处于同一个时代,相隔了800年,还真不好比。那么,我们只能看看他们自己怎么说。

他们,其实只能是看看郭沫若怎么说,因为东坡是无法穿越回来评价郭沫若的,他压根就不知道,在八百年后,又出了个郭沫若。

6fdec3e03b1b4859a2096c36bebc16ab_dpge3n4fezs.jpg

那么,我们只好看看郭沫若是怎么看待自己和苏轼的了。郭沫若从小就仰慕苏轼,这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从小,当时是没有功成名就,那么,他大名远播之后呢?笔者找到了他的两首诗,都提到了苏轼,也都是有拿自己与之比较的意思。我们来看看吧。

平生多负气,志学藐苏韩。

砥柱中流急,梯航蜀道难。

呵天悲棘楚,涂炭坐衣冠。

烽火连天碧,苍茫旧筑坛。

这首诗写于1942年4月27日,是和诗。当时一位叫李绍朴的女子,赠给郭沫若两首诗。郭沫若感其心思敏捷,就和了两首诗作答,这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郭沫若以抒发感慨为主,推心置腹地对朋友们倾诉。平生有理想有抱负有才能,学识和志气超越了苏东坡和韩愈,国难当头,也是努力想作中流砥柱,但实现理想太难了,像蜀道一样难。狼烟遍地,荆棘丛生,百姓生灵涂炭,我能做些什么呢?只不过是尽己所能,写写文章表达自己的悲愤。面对着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心中一片苍茫!

9f1913de-5cda-46c6-8161-a3df11e76208_y1bd1dax4rg.jpg

这首诗表达了郭沫若面对当时的局势愤怒而有无能为力之情。在诗里,诗人拿自己跟苏轼和韩愈进行了比较,说自己“志学藐苏韩”,从中可以看出,在郭沫若看来,自己不比苏轼和韩愈差,已经超越了他们。可见,郭沫若还是颇为自负的,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就叫“平生多负气”。

除了这首诗外,郭沫若还有一首诗,也提及了苏轼,但没有这首诗说的这样直接,不过,我们从字里行间,也能看出郭沫若的自负和自信。

海棠香国荔枝湾,苏子当年寓此间。

云外读书声已歇,空余楼阁对眉山。

这首诗的诗题叫《忆嘉州》,是郭老怀念家乡所作。郭沫若家乡乐山,旧称嘉定,所以又称嘉州。首句用了两个典故来写家乡,嘉州的海棠跟其它地方不一样,这里的海棠特别香,所以嘉州有海棠香国之称。而荔枝湾说的是,嘉州的荔枝,都开并蒂花,结并头果,是川中绝品。用海棠香国和荔枝湾来称家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

f48b268b-b4d4-450d-8a49-65595e1fee72_euaywqqztb4.jpg

第一句说的特产,第二句说的是人,人杰地灵嘛。人是谁,代表人物当然是苏东坡,苏轼当年曾居住在这里读书。这里具体是指哪里呢?指的是凌云山,苏轼当年曾经在凌云山上读书,现在山上还留有不少东坡的遗迹,山顶高处还有一座东坡楼。

这些,都是家乡人的骄傲,但是,诗人笔锋一转,开始感慨了。高耸云外的东坡楼还在,但是,早已听不到郎朗的读书声了。只留下楼阁孤寂地立在山上,跟眉山遥遥相对,默默无语……

世事变迁,如今的凌云山已经早不是苏轼读书时候的凌云山了。写家乡的特产,写家乡的山,当然不是为了写山,而是为了写人。写人,在乐山在眉山,绕不过苏东坡,那是家乡的骄傲啊。但是,家乡就没有能跟苏轼比肩的值得骄傲的人了吗?当然有,那就是郭沫若自己啊。这里虽然没有这样说,但是,我们从诗里感受到了诗人的自许。

确实,在今天,乐山人说起家乡的先贤,都会这样说:“古有苏东坡,今有郭沫若”。郭沫若跟苏轼一样,也是家乡人民的骄傲

  • 发表于 2023-07-09 12:34
  • 阅读 ( 95 )
  • 分类:电影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马天宇
马天宇

713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