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有哪些(小寒节气到,6句老祖宗传下来的农谚,被农民称为种地“法宝”)

文/农夫也疯狂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改变生活,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比如以前讲究“出门看天气”,而现在都是看天气预报了。不过,在农村里有些老辈人,从来不看天气预报,依然能准确...

文/农夫也疯狂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改变生活,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比如以前讲究“出门看天气”,而现在都是看天气预报了。不过,在农村里有些老辈人,从来不看天气预报,依然能准确的预测天气情况,甚至还能预测数个月之前的天气及来年粮食收成好不好。而这些老辈人之所以能准确的看天气和预测粮食收成,那是因为他们有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宝”——农谚。1月5日就是今冬倒数第二个节气——小寒了,农夫就和大家分享几句老祖宗传下来的和小寒节气相关的农谚,可预测天气及来年收成好坏。

①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小寒是24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在过去,每年到了小寒、大寒节气的时候,就要开始过年了。因为这个时候距离春节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尤其是在过去过年所要做的准备实在太多了,越是到了年底,年味就越浓了,而现在即便是农村里,过年时候的氛围也不浓烈了。

②.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小寒节气一般都是在每年元月5日前后,而一个节气是15天,在腊月初七和初八期间,正好是在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期间,所以这几天是最冷的。类似的农谚还有“腊七腊八,冻死旱鸭”、“腊七腊八,冻裂脚丫”等,都是说明了在腊月初七、初八期间是一年中最冷的两天。

​③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还接。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在三九、四九期间,如果没有下雪,那今冬的雨雪就比较少,在五九、六九期间降水的概率是比较少的。在过去,大部分地区在冬季的时候都会下雪,其中普遍都是集中在三九、四九期间。多数地区有着“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的农谚。农民都是希望在三九、四九期间能降雪的,因为“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可见冬雪利于明年收成。

④腊月三场白,家家都有麦。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在腊月的时候如果能下上两三场雪,那在来年的麦子会有好收成,家家户户都会大丰收。其实,在腊月的时候多下点雪是有好处的,农民也是很喜欢在冬季下雪的,尤其是在腊月下雪,“腊月三白,适宜麦菜”,即便是雪下的大也无所谓,因为“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其说的就是“瑞雪兆丰年”的道理。以前农村的老人,就是以此来预测来年年景好坏的。

⑤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大寒节气,应该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北方地区普遍是小寒比大寒冷,而在南方在是大寒要比小寒冷一些。如果在小寒、大寒节气天气比较的寒冷,那预示着开春来得早,天气也是比较暖和的。听村里会看天气的老农民说,小寒、大寒节气冷不冷,还是可以预测开春后是不是会出现倒春寒。如果天气暖和,往往出现倒春寒的概率比较高,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⑥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

这同样是一句预测后期天气情况的农谚,准确性也是比较高的。其意思是说在小寒节气的时候,如果当天下雨了,那在一个多月以后的雨水节气,天气会比较的冷。不过农谚都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有些地方的说法是“小寒无雨,小暑必旱”,如果小寒节气不下雨,那么在小暑的时候就会出现旱情。

在过去,科学技术没有今天发达,农民朋友又是靠天吃饭,所以只能是凭借这些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农谚来预测天气,指导并且安排农耕及日常生活。而近些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曾经被农民称为种地“法宝”的农谚也慢慢失去它应有的地位,所以也面临着失传的尴尬局面了。你还知道哪些和农谚相关的农谚呢?也欢迎大家分享家乡的俗语。#谷丰计划#

  • 发表于 2023-06-30 21:38
  • 阅读 ( 67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专业w技术部
专业w技术部

657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