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似水(年华似水,且行且爱)

每个人都有那种奇妙的瞬时的感觉。 比如一首歌、一个画面、一则故事、一个人,或多或少地给人似曾相识又岁月飞逝的感觉。 心里想着,要美,要美,可时光永远跑在前面,快人一步,不可逆转。...

每个人都有那种奇妙的瞬时的感觉。

比如一首歌、一个画面、一则故事、一个人,或多或少地给人似曾相识又岁月飞逝的感觉。

心里想着,要美,要美,可时光永远跑在前面,快人一步,不可逆转。

林清玄说,偶尔在路旁的咖啡座,看绿灯亮起,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妇,牵着衣饰绚如春花的小孙女,匆匆地横过马路,这时会想:那老妇曾经是花一般美丽的少女……

曾经清新芳醇,匆匆又美好。

或许,这就是我们宁愿时光停留,也不想再错过的似水年华。

1

因为普通,所以喜欢不凡

岁月翻滚,似水年华。

花开花落,只是瞬间。

小时总是瞪着大眼睛木讷讷地,呆滞又无神,但最爱听奶奶讲爷爷的故事。

奶奶的眼里,爷爷很“厉害”。

当然,这样的开场是在我们学习时,为了某个科目伤脑筋说狠话,奶奶通常都会说:“你爷爷那时候语文数学都是满分。”

我们虽然是小孩子,也会撇着嘴说:“怎么可能语文也是满分呢?这不合理。”

奶奶通常都会听不到,她仿佛还沉浸在那个放牛娃求学的故事里。

听奶奶说,爷爷出生在洪洞县南铁沟村,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带着他艰难地生活。

为了生活,爷爷十来岁就给地主家放牛,漫山遍野地跑,为了让牛吃好。

有一次,他赶着牛收工回家,偶然路过村里的学堂,朗朗读书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出于好奇,他把牛拴在一旁,趴到学堂的窗下偷偷听讲。

想着一个放牛娃能偷听,已是万幸。

没想到的是:学堂先生发现了他,没有斥责,而是让他进来听讲,复述讲过的内容。

爷爷倒背如流。

先生爱惜人才,当下留他在学堂读书。

这事被爷爷的母亲知道了,很是不情愿,想着孤儿寡母地活着都难,还要上学?哪有钱上学?

断然不情愿家里的劳力,闲坐着上学,感觉就是不务正业。

但是拗不过学堂先生的执意,免去爷爷的学费,空出放牛时间,爷爷的母亲才勉强同意。

通常奶奶讲到这里,我们都是兴奋又激励地当传奇故事来听,仿佛这个故事是存在的,但一定不是爷爷的经历。

或者,至少不是我记忆中爷爷的经历,因为它太传奇了,而爷爷太普通了。

对于我的不以为然,奶奶依旧是沉浸在故事里,没有解释。

只是,有一次,奶奶讲完故事,从未有过地认真地问我们:“你知道你爷爷的名字谁给取的?”

我们都不以为然。

奶奶认真地说:“你爷爷才地好,年龄大了,还没学名,学堂先生爱才,直接给他取名陈正冠,以示成年,要负起更大的责任了……。”

好吧,我信。

我相信,爷爷很普通,真的很不凡。

2

因为朴素,所以喜欢华丽

年华似水,浓淡有致。

多年前,我们二,我们土。

一切华美的开始,是和姐一起上街买衣服。

拿着老妈慷慨的赞助,我们欢快地骑着自行车行在路上,边走边看。

每家店都不会错过,为了美都快跑断腿了,还是不满意。

姐时常说:这件衣服太土气、那件没有气质、那件更是没有华丽的感觉……

反正都入不了她的眼。

为了尽快摆脱路人气质的尴尬,我们终于买到称心的衣服。

只是,回到家发现有个无法弥补的瑕疵,又怕被老妈骂,慌忙去找店家退货。

老板神气十足地说:“卖出去概不退货。”

我和姐腼腆地要求退货。

人家看我们学生模样,扭头不搭理。

我和姐木木地站在那里,不甘心,也没有办法。

就这么耗着,眼看天都黑了。

心酸地想:拿着老妈辛苦挣来的钱,竟然被别人坑,衣服没买好还打了水漂。

由不得哭了,边抹眼泪,边弱弱地说,要退,要退……

姐也急了,继续和老板讲理。

最终,我们赢了。

赢得不够光彩。

多年以后,买衣服我再也不会哭了。

而少时偶像伊能静,从《十九岁的最后一天》到如今《乘风破浪的姐姐》,她还是华丽丽地存在于人们的视线中。

可我发现,我们关注更多的不是满屏的华丽和美服,而是背后那个为了这份华美所付出的内心。

她说: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里,依照内心的节奏,与世界与自己好好相处。

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瞬间,下雨时静静听雨,天晴时享受阳光。也要学会营造日常的小浪漫,周末下厨为自己做一顿精美的大餐。

在家里给自己开辟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爱看书的就一定要有舒服的书架书桌;爱宅家的就一定要有让自己放松的小地毯、小香熏……

只看文字,满满的幸福感,要溢出屏幕。

好吧,我承认,我一直活得太糙。

朴素着,我心生坦然,但对精致的华丽依然抱有渴望。

如此心生羡慕,不卑不亢才好。

3

因为平庸,所以喜欢传奇

似水年华,英雄难觅。

我们的少年时期,是冬天可以玩自制雪橇,夏天路边摊吃西瓜、喝厂子里特有的汽水、雪糕,胡乱生长、疯狂玩耍又没有补习班的时代。

那个时候,钢厂正是又红又专,热火朝天。

工人大众,就是主力军。

那个年代有文化的人少,人们扯着嗓门边干手上的活,边聊天,吵架、打孩子,都是常事。

但老妈对我们学习的执拗,让我总能听她说起某个人。

我们学习不给力时,老妈总是举例说:“你看我们厂的谁谁谁,她长得不怎么样,但是人家眼光好,找了个下放的知识分子,那时候谁都看不起这个知识分子,就人家愿意,偷偷送饭,又照顾,俩人后来结了婚。没想到这知识分子平反后回北京将她们娘俩都带到北京了……”

被老妈重复多次的故事,就这样在我心里发酵,总在想这个身边接近传奇的故事是怎样的动人又美丽呢?

嗯,我的想象里有很多版本,就是没有读书好这一项,但结局都很美满。

那是必须的哈。

但这个让我迷恋,又欲罢不能的人,结局很是凄凉。

20世纪,屡建战功,威震中东的劳伦斯,这个我欲罢不能的人,被人们誉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

他是年轻、羞涩的牛津学者,曾49小时内穿越沙漠、率领一支阿拉伯军队冲锋陷阵,改变了历史。

他还曾经受到英国国王和王后的接见,面对国王的爵位封赏,他会悄声地告诉国王,他拒绝接受爵位。

这在英格兰王政的历史中实属罕见。

这样一个智慧与英勇并存的人,他光芒万丈,内心却因为战争而伤痕累累。

最终,他选择做一名普通士兵,命运却没有再眷顾他。

生命终结于一次普通的事故。

睿智的英雄总是让人不舍。

而我们的平庸,愈加深了这种依恋。

只是年华似水,难回头。

且行且爱吧。

  • 发表于 2023-06-30 21:28
  • 阅读 ( 45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乔xbs
乔xbs

720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