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故事 | 唐山皮影戏简介,演绎人生百态

唐山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 演员分工 唐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


2117052924824659bab0a1149d73e41d_lqzlrwvrdat.jpg

唐山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

4a952060b49445f686d2ea91f001c422_wkyzvqbzmik.jpg

演员分工

唐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

皮影剧本

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现存至少500多部。其中“连台本”有130多部,单本剧也有很多。剧目有《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

e9306aca3ea84a6599b4defcab439bde_2wqiqbbt3v5.jpg

腔调风格

唐山皮影以乐亭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还有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各种腔调。

道具制作

皮影的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刀口和上色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

人物造型

唐山皮影历史较长,造型夸张。人物造型分为生、小、大、鬓、丑等。从造型看人物,高额通鼻小嘴,颇典雅。

起源与发展

关于唐山皮影戏的渊源,较早的说法是生产于金元时期,但未找到记载的资料。

a83d9b39b31441e498c4e614c8c7634b_bu5wzpcd10r.gif

唐山皮影关于皮影戏的记载是1958年发现的署有“明万历乙卯年”抄写的影卷《薄命图》,内容为张彦和白玉楼悲欢离合的故事,剧中不仅行当齐全,而且各种词格皆备,可惜真迹已经失传。目前唐山博物馆珍藏的《薄命图》为手抄卷,出自于民国年间。

8f49144464c44acfaf23d6eb1c1a67f2_zrn1tfssbde.jpg

▲《薄命图》手抄卷

据史料记载,唐山皮影发源于河北冀东地区的滦州,由当地艺人黄素志发明,盛行于乐亭,故有“滦州影”、“乐亭影”之称。因其影人、道具是用驴皮镂刻并着色而制成,故又通称“驴皮影”、“皮影”。

清代是唐山皮影的极盛时期,在当时皮影班社遍地开花,唱影不再是为了养家糊口,也逐渐成为名门望族用来消遣的娱乐活动。清代《永平府志》中描述:“上元夕,通衢张灯演剧,或影戏、驱戏之类,观者达曙。”可见看皮影戏已成为老百姓逢年过节的重头戏。

e7d71631a5f84c3583369b67984d8661_qckjt4zdcxp.gif

民国初年,乐亭崔家聚德堂影班、张家中兴堂影班、刘家庆和堂影班、史家翠荫堂影班等戏班十分受人们喜爱,皮影名艺人荟萃,又培养了大批新秀,影响深远,名满京东。

c0ffdfd85c724b8894cc8ed4f6792d93_4brar0fhquy.gif

20世纪30年代,乐亭影在沈阳、长春等大城市演出,受到热烈欢迎,远扬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国。张绳武、张占科等著名皮影世人应邀陆续灌制了大量唱片,使皮影戏的流域更为广阔。

如今,唐山皮影戏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世界各地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e49e901ae24848359bf6859f2fc3f344_e5u4fn0wzxm.gif

皮影戏作品

dd346adcf3244bf4be9b4860b93871ad_gj5krzau1u5.jpg

《三打白骨精》

dbecc3f34c494859bac75b5d9439dde0_32xnukktge0.jpg

《鹤与龟》

唐山皮影戏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

b8995abe7b424ba78e5c1d7135394e8e_5qwi1be4xbh.jpg


  • 发表于 2023-06-28 23:23
  • 阅读 ( 66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李本
李本

684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