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出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洪应明《菜根谭》。是一种境界,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心境平和;视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泊自然。
一副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豁达风流。
事例
唐明皇的时候,安禄山叛乱,唐室眼看就要崩溃的政权,等于是郭子仪一个人打回来的。按理说,功高盖主的人是难长命百岁的,但在历史上,唐代将军中能富贵寿考的,只有郭子仪一人。之所以能如此,全凭郭子仪的旷达人生观。
郭子仪退休以后,皇帝赐他一个汾阳王府。在兴工动土的时候,他闲来无事,拄一支手杖,到工地上去监工。他吩咐一个正在砌墙的泥工说,墙基要筑得坚固。
这名泥水匠对郭子仪说,请王爷放心,我家祖孙三代都在长安,都是作泥水匠的,不知盖了多少府第,可是只见过房屋换主人,还未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郭子仪听了他的这番话,拄着杖走了,再也不去监工。
这个泥水匠讲的,是祖孙三代的实际经验,而郭子仪听了以后,却想透了人生的一个道理,不是消沉,而是更通达了。
出自:陈继儒的《小窗幽记》。
原文: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释义: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扩展资料:
《小窗幽记》名句赏析
1、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释义:做人要将聪明藏在愚笨之中,不能显得聪明绝顶,锋芒毕露,这是最明智的举动。大智若愚即是如此。除此之外,做人不能太清高自傲,要学会如何在污浊的社会中生存;另外学会以退为进。这样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法宝,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三窟。
2、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释义:情爱最难保持长久,所以情感丰富的人终会变得浅薄无情。天性本有一定的常理,所以率性而为的人终不会失去他的天性。
任性并非放肆,而是返观本性而顺随之。人性在未受外界诱惑之前,原是天真淳朴,自由快乐的。然而,因为种种物欲名利的牵连,知识的分割,很容易便会受到蒙蔽。但这种天性并未失去,在人摆脱物累,忘却尘劳时,又会炯然呈现。因此,率性而为的人仍不失人的本性,而放肆于美酒声色的人,却恋物而迷失了本性。
3、以忍制己情,以恕制人情。
释义:自己的欲念不可放纵,应当用抑制的办法制止。他人所要求的事情不可拂逆,应当用顺应的办法控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小窗幽记
释义:悠闲的看着白云卷起来又舒展开,静静的品味着花开了花又落了的时光。
改编自明朝陈继儒的《幽窗小记》。原文选段如下: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白话文释义: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教导世人在这个纷绕的世界里,需要学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
扩展资料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往空中云卷云舒。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唯有看淡所有,才能让你心灵安静下来,才能细细品味人生的万千滋味。
朝阳的明眉总意味着黄昏的凄凉,娇艳的玫瑰也终归于最后的凋零,短暂的青春也将成为回忆。几度花开花落,一去不复返的雨季最终也成为人生的怀念。
宠辱不惊的意思介绍如下:
宠:宠爱。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近义词:置之度外 反义词:患得患失 宠辱若惊。
宠辱不惊的读音为:【宠辱不惊 chǒng rǔ bù jīng】。
宠辱不惊的相关造句如下:
一个人要做到宠辱不惊是很难的。
王老教授作为新中国的优秀工作者,他从来是宠辱不惊的。
年过四十而不惑,个人修养已到了宠辱不惊的地步,我把功名利禄都看得很平淡了。
一个人要达到宠辱不惊的境界是很难的。
许多科技工作者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从不考虑个人得失,可谓宠辱不惊。
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简单的工作认真地做,平淡的生活精致地过;宠辱不惊处,闲看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间,随天外云卷云舒。忙碌了一天,让身心都回归自然。朋友,晚安,好人好梦。
淡定,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心态,是生活的一种状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心态,在生活中才会处之泰然,宠辱不惊,不会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也不会太过悲伤而痛不欲生。
简单的工作认真地做,平淡的生活精致地过,世间的百态静静地赏,人生的滋味细细地品。宠辱不惊处,闲看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间,随天外云卷云舒。忙碌了一天,让身心都回归自然--静静地回家。朋友,晚安,好人好梦。
原文: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此句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是本书最著名的一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扩展资料:
陈继儒的书画成就
陈继儒书法学苏轼、米芾,对苏、米墨迹,最为喜爱,虽残碑断简,也必搜采,手
陈继儒书画作品(40张)
自摹刻,成《晚香堂帖》及《来仪堂帖》。
所画山水,空远清逸,松江博物馆藏有《潇湘烟雨图》1幅。所画梅竹,点染精妙,名重当时。用水墨画梅,乃其首创,曾编《陈眉公梅花诗画册》,为后世所法。传世作品有《梅花》、《梅竹双清图》等,(现藏故宫博物院)。
另有《梅花图》8页(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书法传世作品有《行书半研斋诗》、《行书李白诗》等(现藏故宫博物院)。曾评批《西厢记》、《琵琶记》、《绣襦记》等。并善鼓琴,订正琴谱,名重一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继儒
百度百科-幽窗小记
笑看花开花落淡看。云卷云舒期表达的就是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通过这样的一句话便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自己人生观念的塑造和培育,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观,有的人的情绪变化很快,会随着周遭事物的改变而不断的发生巨大的变化。会突然之间很高兴,也会突然之间变得很低落,这种大喜大悲的情绪往往让人难以承受。
大家会发现,当你的情绪变化比较明显的时候,你的心境也很难平静下来,所以说这一句笑看花开花落,淡看云卷云舒体现的就是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在花开的时候不用太过开心,在花落的时候也不需过于悲伤。无论是时光的流转还是周遭事物的变换,一切都让它自然而变,而自己的情绪不应随其走动,保持本心,不要被外界事物所影响。
淡然的人生观念是非常的重要的,当你有了这样的一种观念的时候,你会发现周遭事物的变化又或者是你周边事态的改变,都不太会让你的情绪大起大落。你可以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心境,在问题发生之后首先需要去解决的是事情本身,而不是自己的情绪问题。而对于很多大喜大悲的人来说,一旦有事情发生的话,那么他们首先需要去解决的并不是这个事情本身,而是他们自己的情绪。
因为他们的情绪往往让他们很难平静下来,很难专注于这个事情的问题核心,所以说这样的一种不稳定的人生观,会使得他们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平添无数烦恼。若是能够保持一种淡然的观念的话,那么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都能够悠然自得。那些淡然的人,往往有一种超脱外物的感觉,他们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那样的得心应手。
朝来塞雁先还。
全文: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niǎo niǎo chūn fān)。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宋 辛弃疾 汉宫春·立春日
翻译: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
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比我先回到北方。
背景:辛弃疾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北方度过的。当时的中国北方,已为金人所统治,辛弃疾的家乡山东也不例外。他是在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从金归于南宋的。
此词上片通过立春时节景物的描绘,隐喻当时南宋不安定的政局。开头“春已归来”三句,点明立春节候。按当时风俗,立春日,妇女们多剪彩为燕形小幡,戴之头鬓。故欧阳修《春日帖子》中有“共喜钗头燕已来”之句。“无端风雨”两句 ,既指自然界的气候多变,也暗指南宋最高统治集团惊魄不定、碌碌无为之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