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沐春风(读徐海蛟《山河都记得》)

张家鸿(福建) 散文集《山河都记得》是徐海蛟的生命之书。除却“生命”二字,我找不到别的词汇可以支撑起他这种写作的重量。诚如他所言“这是我迄今为止,唯一一本一次次将自己写哭的书”。他写父...

张家鸿(福建)

散文集《山河都记得》是徐海蛟的生命之书。除却“生命”二字,我找不到别的词汇可以支撑起他这种写作的重量。诚如他所言“这是我迄今为止,唯一一本一次次将自己写哭的书”。他写父亲,写母亲,写妹妹,写恩师,写自己,写故乡,写念想,写追求,写欲望,追溯的是生命的种种来路,暗示的是生命的历历去处。

提及广阔的自然与辽阔的村庄时,徐海蛟的感恩之心跃然纸上。他说:“我很庆幸,还有一个乡村和一片宽阔的田野留给自己的少年时代,来自大地和自然的教化曾让一个少年久久动情。”他说:“在草树庄稼鸟兽昆虫的领地中,没有尊卑,没有异样的目光,也没有羞耻,只有隐约而遥远的忧伤,在胸口某个位置荡漾着,像涟漪在黄昏的河面荡漾着。”他说:“我喜欢曾经村庄里的岁月,生活在自然里,人的天性保持得那么好好,身体一旦有疾,大地里长出来的植物能轻易地帮助人渡过难关。”大地和村庄不仅可以治疗身体的疾病,还可以诊治心灵的疾病。离开得越久,心灵的疾病越有被治愈的可能。《薄暮》《药》《树》《正在消失的故乡》《肉》等篇章莫不以村庄和自然为写作对象,集中余下的文章其背后也存在着强大的村庄与自然。它们不是显赫的存在,而是隐性的背景,虽不明显露脸,却无处不在。平等、包容、沉默、素朴、淡然,这些美好的品质无不因了自然的存在,才在日复一日的沉浸中注入徐海蛟的心魂里,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我是幸运的,在少年时代遇到这些朴素的老师,并被他们的人格深深照耀过。他们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但都是真真正正的老师,像古老中国的汉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用一颗赤诚之心教会了我做一个有温度有趣味的人。”王老师于语文课堂上流露出的风度与气质,使每一堂语文课都让人如沐春风、如饮醇醪、如酒逢知己千杯少。一次又一次从老师家借出好书,老师的书房成了少年徐海蛟的精神源头。博古通今又写得一首好字的施老师,其语重心长的提醒令作者终生难忘。刘老师跨越多年的关心与爱护,让他心生如与亲人相处的温暖与感动。正是老师们的器重,使少年心中有希冀,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勇敢地走下去。

年仅39岁就因车祸离世的父亲,为他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随着记忆闸门情不自禁的一次次开启,这份财富越发历历可数、丰厚得无穷无尽。父亲志气盛,他总是到处找赚钱的门路,迫切想摆脱贫穷,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父亲人缘好,谁的忙都帮。每次就诊,他总是急匆匆地去,乐呵呵地回。父亲性子好,他从不懂得拒绝病人,也很少跟病人发脾气。父亲心肠好,老家亲戚一拨一拨找上门来,尽管自己尚未摆脱困境,依然笑呵呵地招待。父亲精神健,他企图制服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症,因而探索无止无休。父亲易满足,每次看着墙壁上挂满的一面面锦旗,他就像年少时得了三好生的荣誉一样开心。《父亲》是一篇朴素至极、感人至深的长文,读者读之可对作者的父亲徐根福有由浅入深、由外及里的了解,更可明了在徐海蛟成长的道路上父亲对他的影响有多深。他人格的养成、性情的塑造、理想的树立的背后都站立着一个正直、高大、坚韧的父亲。

这本书读来让人倍感沉重是无疑的,甚至还带着终生无法释怀的痛楚,这其中最大的源头是父亲的过早离去。但是它也是让人感到悲壮与轻盈的。比如因了那半本书中英雄们的胆略与勇气,作者也敢于理直气壮地发言,尤其是在面对蛮横无理之人的时候。成长的种种酸甜苦辣尽皆流淌于徐海蛟笔端,时而含蓄,时而直白,时而淡然,时而浓墨,时而分明在田野山间游走,时而又分明掉入小小心房中。阅读这本书,想要摆脱压抑之感是确乎不行的。对一个男孩子来讲,父亲这个角色的缺失意味了太多太多,以至于它带来的失落、悲痛、伤害需要徐海蛟用尽一生的文字去抚慰。

我在这本生命之书里遇到许多苦难,徐海蛟必须直面的苦难,然而,我又固执地在他的生命里寻找幸运与幸福。成长是艰难的,成长是美好的。给过他生命照拂的人和物与事,他都不敢忘、不会忘。杨钰莹的甜歌、从未谋面的女孩写来的真挚热切的信、前桌那个一直让人捎来棒冰的女孩、带他穿越一个个村庄去看飞机的小叔、林伯许多次用黑乎乎的碗盛来让人垂涎三尺的肉、妹妹全身心呵护小公鸡的勇气与信念、屹立在小溪旁的三株红豆杉,都是徐海蛟成长道路上的伴侣。或温顺,或热情,或甜蜜,或激荡,或赤诚,或壮健,这些不同的性情特点给徐海蛟的成长所带来的精神养分,岂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明白的?

徐海蛟的文字常常在不经意间撞击读者的心门。有时是成长中的某些美好瞬间。“十四岁的我被附着于文字之上历久弥新的美捕获,蹑手蹑脚推开了灵魂宫殿里另一扇沉甸甸的门。”有时是渗入骨髓的无助至极。“那时,还没有足够词汇命名这种忧伤,可它分明侵入了小小的我,浸透了我的心,有如寒气浸透身体,不知道要烤多少火才能将其逼出来。”有时是绝望得不能再绝望的控诉。“在父亲去世两三年后,还有患者找上门,问徐医生在吗,这是当年击打在我们心头最沉痛的询问了。”

品读《山河都记得》,我分明看见一个吃过苦、尝过痛、舔过伤的少年正坚韧、勇敢地成长着。苦、痛、伤虽是过了,却不代表遗忘,过去并不真的可以过去。过去的种种,一直扎根在徐海蛟心里。否则,何来《山河都记得》?山河都记得,自己又何来忘却的理由?只是,山河都记得,山河必有回音,这回音却不是人人都可以听到的。然而,至少有一种人是可以听到的,那就是用心听徐海蛟讲故事的这些人。故事中的徐海蛟就是现实中的徐海蛟,他应当是谦逊、宽容、勇敢、昂扬的。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他从十二岁那一年即父亲离去时开始,从未停止过自强不息的步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 发表于 2023-06-27 10:34
  • 阅读 ( 77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珊珊天使
珊珊天使

700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