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共有多少篇? 史记是120篇还是130篇

司马迁的《史记》有130篇,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

司马迁的《史记》有130篇,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史记是120篇还是130篇

 120篇

因为《史记》完成后曾被汉武帝及后代帝王删节改动过,又曾被后代史学家续补过,所以,真正的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实际上是120篇,有十篇曾遗失或被删改和续补。

《史记志疑》(清朝·梁玉绳)据司马迁说,《史记》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 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卫宏给《汉书旧仪》这本书作注,说道:“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蒯传》。 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汉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其中《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和《日者列传》四篇由汉博士褚少孙补缺。

《汉书·艺文志》载冯商续补《太史公》七篇,韦昭注云冯商“受诏续《太史公书》十余篇”,刘知几认为续补《史记》的不只是褚、冯两家,而有十五家之多。

“《史记》所出,年止太初,其后刘向,向子欲,及诸好事者,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相继撰续,迄于哀平间,尤名《史记》”。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

《史记》以后的历代正史,除极个别例外,都是由朝廷主持、按照君主的意志修撰的,是名副其实的官史。而司马迁虽然是朝廷的史官,《史记》却并不体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意志。

朝廷曾下诏删节和续补《史记》。《后汉书·杨终传》云,杨终“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被删后仅十余万言的《史记》,在汉以后即失传,以后一直流传的是经续补的《史记》。

640c4f4c25325.jpg

史记130篇包括哪些

史记卷001五帝本纪 第一 史记卷002夏本纪 第二 史记卷003殷本纪 第三 史记卷004周本纪 第四 史记卷005秦本纪 第五 史记卷006秦始皇本纪 第六 史记卷007项羽本纪 第七 史记卷008高祖本纪 第八 史记卷009吕太后本纪 第九 史记卷010孝文本纪 第十 史记卷011孝景本纪 第十一 史记卷012孝武本纪 第十二 史记卷013三代世表 第一 史记卷014十二诸侯年表 第二 史记卷015六国年表 第三 史记卷016秦楚之际月表 第四 史记卷017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第五 史记卷0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第六 史记卷019惠景闲侯者年表 第七 史记卷020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第八 史记卷021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 第九 史记卷022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第十 史记卷023礼书 第一 史记卷024乐书 第二 史记卷025律书 第三 史记卷026历书 第四 史记卷027天官书 第五 史记卷028封禅书 第六 史记卷029河渠书 第七 史记卷030平准书 第八 史记卷031吴太伯世家 第一 史记卷032齐太公世家 第二 史记卷033鲁周公世家 第三 史记卷034燕召公世家 第四 史记卷035管蔡世家 第五 史记卷036陈□世家 第六 史记卷037磔康叔世家 第七 史记卷038宋微子世家 第八 史记卷039晋世家 第九 史记卷040楚世家 第十 史记卷041越王勾践世家 第十一 史记卷042郑世家 第十二 史记卷043赵世家 第十三 史记卷044魏世家 第十四 史记卷045韩世家 第十五 史记卷046田敬仲完世家 第十六 史记卷047孔子世家 第十七 史记卷048陈涉世家 第十八 史记卷049外戚世家 第十九 史记卷050楚元王世家 第二十 史记卷051荆燕世家 第二十一 史记卷052齐悼惠王世家 第二十二 史记卷053萧相国世家 第二十三 史记卷054曹相国世家 第二十四 史记卷055留侯世家 第二十五 史记卷056陈丞相世家 第二十六 史记卷057绛侯周勃世家 第二十七 史记卷058梁孝王世家 第二十八 史记卷059五宗世家 第二十九 史记卷060王世家 第三十 史记卷061伯夷列传 第一 史记卷062管晏列传 第二 史记卷063老子韩非列传 第三 史记卷064司马穰苴列传 第四 史记卷065孙子吴起列传 第五 史记卷066伍子胥列传 第六 史记卷067仲尼弟子列传 第七 史记卷068商君列传 第八 史记卷069苏秦列传 第九 史记卷070张仪列传 第十 史记卷071樗里子甘茂列传 第十一 史记卷072穰侯列传 第十二 史记卷073白起王翦列传 第十三 史记卷074孟子荀卿列传 第十四 史记卷075孟尝君列传 第十五 史记卷076平原君虞卿列传 第十六 史记卷077魏公子列传 第十七 史记卷078春申君列传 第十八 史记卷079范睢蔡泽列传 第十九 史记卷080乐毅列传 第二十 史记卷081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二十一 史记卷082田单列传 第二十二 史记卷083鲁仲连邹阳列传 第二十三 史记卷084屈原贾生列传 第二十四 史记卷085吕不韦列传 第二十五 史记卷086刺客列传 第二十六 史记卷087李斯列传 第二十七 史记卷088蒙恬列传 第二十八 史记卷089张耳陈余列传 第二十九 史记卷090魏豹彭越列传 第三十 史记卷091黥布列传 第三十一 史记卷092淮阴侯列传 第三十二 史记卷093韩信卢绾列传 第三十三 史记卷094田儋列传 第三十四 史记卷095樊郦滕灌列传 第三十五 史记卷096张丞相列传 第三十六 史记卷097郦生陆贾列传 第三十七 史记卷098傅靳蒯成列传 第三十八 史记卷099刘敬叔孙通列传 第三十九 史记卷100季布栾布列传 第四十 史记卷101袁盎□错列传 第四十一 史记卷102张释之冯唐列传 第四十二 史记卷103万石张叔列传 第四十三 史记卷104田叔列传 第四十四 史记卷105扁鹊仓公列传 第四十五 史记卷106吴王濞列传 第四十六 史记卷107魏其武安侯 列传第四十七 史记卷108韩长孺列传 第四十八 史记卷109李将军列传 第四十九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第五十 史记卷111磔将军骠骑列传 第五十一 史记卷112平津侯主父列传 第五十二 史记卷113南越列传 第五十三 史记卷114东越列传 第五十四 史记卷115朝鲜列传 第五十五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 第五十六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 第五十七 史记卷118淮南衡山列传 第五十八 史记卷119循吏列传 第五十九 史记卷120汲郑列传 第六十 史记卷121儒林列传 第六十一 史记卷122酷吏列传 第六十二 史记卷123大宛列传 第六十三 史记卷124游侠列传 第六十四集 史记卷125佞幸列传 第六十五 史记卷126滑稽列传 第六十六 史记卷127日者列传 第六十七 史记卷128龟策列传 第六十八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第六十九 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第七十

司马迁是哪个朝代

司马迁是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那么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我们看看下面吧!

司马迁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史官,文学家、史学家以及思想家,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

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被鲁迅先生成为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影响深远。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而完全肯定地赞扬了道家,这说明他是深受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的影响的。司马谈在这篇论文中所表现的明晰的思想和批判精神,无疑给司马迁后来为先秦诸子作传以良好的启示,而且对司马迁的思想、人格和治学态度也必然有影响。汉武帝即位后,司马谈做了太史令,为了供职的方便,他移家长安。在此以前,司马迁“耕牧河山之阳”,即帮助家人做些农业劳动,同时大概已学习了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随父到长安后,他又学习了“古文”(如《说文》的“籀文”和“古文”等),并向当时经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向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些对年轻的司马迁都有很深的影响。

司马迁在二十岁那一年开始了漫游生活。这就是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规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乙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以后又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对他后来著作《史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东巡,封禅泰山。封建统治阶级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盛典,司马谈因病留在洛阳,未能参加,又急又气,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司马迁适从西南回来,他就把自己著述历史的理想和愿望遗留给司马迁,司马迁流涕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三年后,司马迁继任为太史令,他以极大的热情来对待自己的职务,“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并开始在“金匮石室”即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这样经过了四、五年的准备,在太初元年(前104),他主持了改秦汉以来的颛顼历为夏历的工作后,就开始了继承《春秋》的著作事业,即正式写作《史记》,实践他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这年司马迁是四十二岁。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朝廷震惊。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出于一时无奈,必将寻找机会报答汉朝。正好武帝问他对此事的看法,他就把他的想法向武帝说了。武帝因而大怒,以为这是替李陵游说,并借以打击贰师将军李广利。司马迁就这样得了罪,并在天汉三年下“蚕室”,受“腐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耻辱。他想到了死,但又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不应轻于一死。他终于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乙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圣先贤的遭遇中看到自己的出路,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著作的宏愿。出狱后,司马迁升为中书令,名义虽比太史令为高,但只是“埽除之隶”、“闺合之臣”,与宦者无异,因而更容易唤起他被损害、被污辱的记忆,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的著作事业却从这里得到了更大的力量,并在《史记》若干篇幅中流露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怒和不平。到了太始四年(前93),司马迁在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信中说:“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可见《史记》一书这时已基本完成了。从此以后,他的事迹就不可考,大概卒于武帝末年。他的一生大约与武帝相始终。

司马迁接受了儒家的思想,自觉地继承孔子的事业,把自己的.著作看成是第二部《春秋》。但他并不承认儒家的独尊地位,他还同时接受了各家特别是道家的影响。他的思想中有唯物主义因素和批判精神,特别由于自身的遭遇,更增加了他的反抗性。班彪、班固父子指责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这正说明了司马迁的思想比他的许多同时代人站得更高,而为一些封建正统文人所无法理解。我们今天正是从这些封建正统文人的指责中,看到了司马迁进步思想的重要方面。

《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史记》就是通过这样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而构成了完整的体系。它的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前104—101)年间,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今仅存《悲士不遇赋》一篇和有名的《报任安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

司马迁写史记是什么时候

公元前104年(41岁时),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手写他的伟大著作《史记》。

  • 发表于 2023-06-26 20:26
  • 阅读 ( 77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小陈云
小陈云

690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