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教学设计音乐(长江之歌教学设计评价)

本次长江之歌的音乐教学设计,主要通过给学生演奏听、分解节奏、唱歌、编曲、合唱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长江之歌的音乐魅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使用乐器或者播放音乐,引领学生感受音乐节奏...

本次长江之歌的音乐教学设计,主要通过给学生演奏听、分解节奏、唱歌、编曲、合唱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长江之歌的音乐魅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使用乐器或者播放音乐,引领学生感受音乐节奏和整体感。同时,通过对歌词的解析,让学生了解长江之歌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在唱歌的过程中更能投入情感。在编曲和合唱环节,可以以团体为单位,让学生合作完成。通过这些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妙,更能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长江之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长江之歌》是由胡宏伟作词,王世光作曲,季小琴演唱的歌曲,是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该曲创作于1984年。2019年6月,该曲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长江之歌》的演唱形式是合唱,音乐结构是电视音乐结构。

曲调上,《长江之歌》的形式结构采用了ABA三段体,第一乐段A从弱拍开始展开音乐的主题,主导乐句表现了宽阔的江面江流舒缓的音乐形象;三、四乐句是一、二乐句的变化重复,再现了歌曲主题,加深了主导乐句的印象,明快的旋律,从容的节奏,使人产生江水流动的联想。

2、长江之歌的歌词怎么来的?

《长江之歌》歌词,是通过全国公开征选确定的。

创作背景:

1983年,《话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后,收到大量观众来信,建议给《话说长江》由王世光作曲的主题纯音乐《长江之歌》填上词,用一首主题歌来表现中国人民与长江的深厚情意。为此,在播出最后一集时,制作组向全国征选主题歌词。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歌舞团的作词人胡宏伟在得知此消息后,作为纪录片忠实观众的他酝酿了两天后,写下了自己为纪录片创作的歌词。1984年,他的歌词从4583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最佳创作奖,并被定为《长江之歌》的歌词。

就这样,一首词作大气磅礴、曲调雄浑激荡的完整歌曲便应运而生,传唱至今。

3、长江之歌曲式分析?

优质回答1:

此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图式为:

20230618214412_13940.jpg

A段由两个平行结构的弱起乐句构成,顺口易记,深刻凝练。第3、7小节的大跳七度,使曲调跌宕起伏,更突出长江一泻千里、蜿蜒奔腾、东去大海的形象和非凡气概。

B段是对长江力量的阐述,乐句改用强拍起,显得鲜明直接,附点四分音符的运用使旋律更为亲切流畅。第二句末的“6”音是全曲最高音,犹如掀起滔天巨浪,把歌曲推向高潮。

A1段是对长江的歌颂和赞美,除第二句末略有不同之外,基本上是A段的重复。

尾声运用歌曲开头的动机“mi fa sol”发展而成,是对长江依恋与赞颂之情的进一步抒发。

优质回答2:

《长江之歌》的曲式结构是:(

A.BB.

A+B+C,C.

A+B+A

D,.A+B+A′

《长江之歌》是20世纪80年代风靡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由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季小琴首唱。

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通过对中国的第一长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4、长江之歌体裁音乐?

长江之歌的体裁是独唱加合唱

5、长江之歌由什么谱曲?

《长江之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首唱者季小琴。如果你问的是由谁谱曲,是由王世光。如果你问的是由哪些乐器演奏,本歌曲属于交响乐伴奏,主要乐器是提琴,鼓类,号等。

  • 发表于 2023-06-25 14:36
  • 阅读 ( 59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网占被黑
网占被黑

684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