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聘用人员进行考核的阶段,也是双方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时间节点。如果试用期结束后,用人单位未与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将会对聘用人员的权益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将从法律层面和实践层面两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相关问题,并提供应对措施。
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试用期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满,用人单位不予录用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过协商后的经济补偿。”因此,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的行为是违法的。
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聘用人员的权益是否受到保护?
在试用期内,聘用人员享有与正式员工相同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也应当保障聘用人员的合法权益。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聘用人员的权益将会受到侵害。聘用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由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能会拒绝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聘用人员也会面临工资低于正式员工、无社保等问题。
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聘用人员应当采取哪些法律措施?
聘用人员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并在要求书面确认的同时,保留相应的证据材料。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聘用人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聘用人员应当如何应对?
1. 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
聘用人员应当与用人单位进行积极沟通,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在沟通的过程中,聘用人员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自己的工作表现和个人优势,争取用人单位的认可和重视。
2. 协商解决
如果双方无法就签订劳动合同达成一致,可以进行协商解决。聘用人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人民调解等方式,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尽可能地争取到自己的权益。
3. 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协商无果,聘用人员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可以咨询律师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援助中心,获取相关的法律帮助和支持。
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对聘用人员的权益产生严重的影响。聘用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和实践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保障聘用人员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