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孕育出的产物,其中黄酒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且仅中国才有。
黄酒的起源可追溯到3千年前,曾因国人独创的酒曲复式发酵法得以现世,主要用稻米、糯米、粟等为主要原料,酿出的黄酒酒色多呈橙黄到深褐色区间,口感柔和通透、爽净微苦。
黄酒曾在古代是御酒的存在,可如今却因富含糖、醋、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物质沦落为烹饪调料,这是为何?这4个“现实”令人唏嘘。
一、原材料紧缺
古人对于黄酒的酿造十分讲究,以至于原材料需求量极大,前面说到黄酒的原料多是大米、粟米等粮食。再加上古人曾经对于粮食的生产、管理、保存等方法过于局限,满足温饱和扩大产量存在极大矛盾,以至于黄酒酿酒原材料紧缺。
谷类物质如今亦是人们常吃的主食,尽管目前粮食的储藏方式等都得到了优化,可人口增多面临的粮食需求日益加剧,黄酒的产出依旧存在极大原材料紧缺问题。
二、市场定位不清晰
黄酒如今在市场上的定位越来越不清晰,曾经能担当宫廷御酒,现在给大众带来的印象模棱两可,似是保健酒又似是药酒。
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下黄酒因其本身含有的多种物质:糖、醋、氨基酸等多种调节味道的元素,一度被人们用作烹饪调料。
三、竞争对手过于强劲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黄酒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莫过于白酒。白酒是一种蒸馏酒,其酿造工艺精湛,且酿造原料不局限于谷类物质,而是范围更大的粗粮类。
生产原材料的种类增多,使得白酒产出远大于黄酒,一种新粮食酒的诞生吸引了大部分酒友。白酒因为其独特的蒸馏技术所含酒精纯度和含量较高,口感醇厚浓烈,这让黄酒的口感显得较为“单薄”。世人都爱有挑战性、新鲜感的事物,这是大势所趋。
四、未抓住“宣传”机遇
自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以来,越来越多的名酒走进大众视野,白酒占据了酒水市场的大头;上世纪90年代“广告时代”到来,以孔府家酒为首的多款鲁酒争夺央视广告权,夺标王者得白酒半壁江山,依旧没有黄酒的身影;如今的“快消时代”,线上线下宣传方式花样百出,可黄酒依然陈列在销售终端的一个角落里。
可见在如今这个广告铺天盖地的时代,仅靠文化底蕴是支撑不起整个产品发展的,与黄酒相比较起来,这款酒就略显优势,它前期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打造酒质,如今发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于是转向宣传、酒质2手抓,这款酒就是最近较火的大曲坤沙酱酒——汉董大师酒。
这款酒因20多年的沉淀酒质,一经面世首先取得了贵州当地人的追捧,如今借由酱香酒的势头名声传到其他城市,喝过的酒友无不称赞其“酱酒风范”。
汉董大师酒(知遇)能在酒圈迅速扩张,得益于其酿造人曾传政(茅台酒酿造人李兴发之徒)兢兢业业20多年提升酒质。汉董大师酒(知遇)选材严苛按照优质酱酒的标准,茅台镇的优质小红粱、赤水河水、酱酒核心产区缺一不可。
优质酱酒的条件还需加上优质酱酒的酿造工艺——大曲坤沙工艺,汉董大师酒(知遇)谨遵大曲坤沙要求,1年生产周期外还加上6年时间的储藏,以至于其成酒酱酒突出、 幽雅细腻略带粘稠、层次丰富使得其顺理成章成为了大众酒友心中的“口碑酒”。
无论是黄酒还是如汉董大师酒一般的小众酒,仅靠文化底蕴沉淀是远远不够的,在如今这个时代要想崭露头角宣传必不可少。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对于黄酒如今沦为“烹饪调料”的4个现实原因,实在令人唏嘘!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