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于一个的名人的评价,往往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局限性。很多历史人物都有过贡献,有过污点。对李鸿章的评价,有过不公平的年代,有过矫枉过正的时期,最终都会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历史评价。
一、晚清的股肱之臣成为朝廷的背锅侠
李鸿章在晚清对国家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只可惜他生不逢时,用自己一生的心血去维持着大清风雨飘摇的江山。有他作风干练,目光长远,勤于外交、行事务实,西方国家对他了解程度最深。李鸿章提出的开办洋务、留学欧美、兴办水师等建议均被朝廷采纳。国际上送了个绰号“东方脾斯麦”。
不想,大清这辆破车坏得太严重了,李鸿章可以说是个非常优秀的司机,但能决定这辆车能不能在路上开得好,还真不是取决于司机的技术。甲午一战,大清战败求和。这哪是李鸿章不想打胜,更不是李鸿章想签这《马关条约》。
反而是李鸿章在会谈现场据理力争,希望能保住每寸国土,少赔点钱。但这种谈判更不不是对等谈判。最后,在被日本人打进面部一颗子弹的情况下,日本才放宽条件,少要了1亿两白银。《马关条约》这锅李鸿章背得确实有点冤。换别人,还真谈不成这样。不信,你让皇帝排他老师翁同龢去试试!
这《辛丑条约》签得就更冤了,李鸿章在广东,基本就要是退居二线的架势,结果慈禧无厘头地“向十一国宣战”,弄得这老头想去睡个安稳觉都没办法。八国联军进京之后,朝廷没有人能去和洋人谈的,最后还是让李鸿章去应付洋人。为了大清,这位老人拖着风残之躯再次站到了历史的审判席上。李鸿章深知身上背负了太多的千古骂名,于是签完最后一个卖国条约之后,就结束了悲情的一生。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材,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二、骂李鸿章,本质上是骂李鸿章所代表的的清政府,恨李鸿章,是恨李鸿章助纣为虐。
国人骂了李鸿章上百年了,不是今天才骂的。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年少不识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国人开始再次关注这位一代名臣曾经的所作所为。故而,大量的关于李鸿章的奋斗史被公布,对李鸿章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高。但大家要注意,他一生签下了30过个条约,是到什么年代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大多网友骂李鸿章,多半会抱着这种想法。西楚霸王战败,不肯过江东,自刎于垓下,成就人杰与鬼雄之名。丁汝昌虽然能力不济,但自杀殉国,也算壮哉!
不管大家都多少种观点,但都有共同指向,那就是李鸿章服务的清朝政府。而清朝政府苟延残喘,确实有不少李鸿章的功劳。李鸿章有两面性,不能磨灭他的气节、贡献,也不能夸大他的人格,掩盖他的过失。
李鸿章之所以会在晚年的时候背上千古骂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签署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所以才会一直被人骂作是“卖国贼”。读过史书的人应该都只知道,李鸿章可以说是晚清的一位重要大臣,同时也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并且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三人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一生官路顺畅的晚清中兴名臣,晚年却背负了千古骂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李鸿章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悲壮和凄凉,虽说他的外交能力十分的出众,但是却也没办法拯救当时风雨飘摇的清朝。最终只能够带着遗憾离世,并且在死后还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不过其实我们都搞错了,李鸿章并不是一个“卖国贼”,反而是一个对清朝有功的功臣,只不过当时的时势造就了他的无奈,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不过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过错,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清朝统治阶级的腐朽,而且国力弱小,李鸿章仅仅只是一个背锅的。李鸿章的一生可以说是铁骨铮铮,而且有很强的爱国情怀,所以在刚看到条约的时候,他也是一直不肯签字的,但是由于慈禧的施压,没有办法,李鸿章这才签下自己的名字,不过即便如此,当时李鸿章也还是在尽自己所能,尽可能的争取让步。
所以说,当时的李鸿章其实只能算是慈禧手中的一枚棋子,而且在死后还替慈禧背了上百年的骂名。当年所有的条约都是慈禧让李鸿章去签的,就算是李鸿章不去,之后还是会有张鸿章,刘鸿章,所以说,根源还是出在当时腐朽的清政府身上。
李鸿章“避战保船”。以往的著作,都指责李鸿章严令丁汝昌“避战保船”,导致了北洋舰队株守威海军港,直至全军覆灭。1989年许华在《福建论坛》第4期上发表《李鸿章“避战保船”新探》一文,提出了不同看法。文中认为这个说法主要见于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中所记载的关于李鸿章训斥丁汝昌:“汝善在威海守汝数只船勿失,余非汝事也”等二条电文。许文认为,在研究李鸿章对北洋海军的作战指挥时,仅据《东方兵事纪略》等书提供的非官方材料是不妥的,而更应当去引证《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等官方档案和当事人往来电文等第一手材料。文中列举了很多黄海海战后李鸿章给。7‘汝昌的电文以驳斥姚锡光之说:“l892年11月8日,又电丁汝昌:‘旅顺警急,朝旨严催派兵往援,并令章高元八营渡海,唐仁廉赴旅督守。寇在门庭,汝岂能避处威海,坐视溃裂?”1895年1月13日,又电令丁汝昌等将领:‘查倭如犯威,必以陆队由后路上岸抄截,而以兵船游弋口外,牵制我师。彼时兵轮当如何布置迎击,水陆相依,庶无疏失’。”许文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李鸿章主张北洋海军‘与炮台相依护’实行陆海协同作战,一旦情况紧急,应率舰出港,在岛岸火力援应下与敌接战。李鸿章根本没有严令丁汝昌舰队‘株守军港’。”文章接着指出:“经查证,笔者认为擅自决定株守军港的,是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因为在山东半岛的战役中,丁汝昌始终处于戴罪留任的境地,情绪低落,所以很难自如指挥战事。文中还列举了丁汝昌的两封信件为证。“1895年1月24日,丁汝昌呈电李鸿章说:‘至海军如败,万无退烟之理,惟有船没人尽而已。旨屡催出口决战,惟出则陆军将士寒心,大局更难设想’另外在1月27日丁汝昌给威海绥巩军统领戴宗囗的信中说:‘……迨事吃紧,不要出击,固罪;即出,而防或有危而不足回顾,尤罪。若自为图,使非要击,依旧蒙羞。利钝成败之机,彼时亦无暇过计也……’”由此许文得出结论:“在进退无路,无以解罪情况下,丁汝昌选择‘株守军港’直至船没人尽,也算是一种上佳的解脱了。”因此“北洋海军的覆灭,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李鸿章”。1991年季云飞在《南京社会科学》第6期上发表《北洋舰队覆灭原因再探》一文中则认为:“当日军迫近威海卫时,李鸿章不得不电令丁汝昌,称‘苦水师至力不能支时,不如出海拼战,即战不胜,或能留铁舰等退住烟台’的命令,并不是从夺回黄海制海权出发,而是在于保存舰船。”而李鸿章没有主动争夺黄海制海权,因此才最终导致了北洋舰队的覆没,所以李鸿章对此是有主的解脱了。”因此“北洋海军的覆灭,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李鸿章”。所以李鸿章对此是有主要责任的。目前争论仍在继续。
我认为李鸿章是忠臣。他代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使国家利益蒙受重大损失,但这不是他可以决定的。李鸿章只是清政府推向台前的一个代言人罢了,所有不平等条约都是清政府签订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晚清三杰”,说的是清政府有三位杰出的大臣,这其中就有李鸿章。由此可见,李鸿章在清末时期是一位极具才能的大臣,声明远播。“洋务运动”正是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召开的,不得不说,洋务运动对中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驱---京师大学堂就是在洋务运动中创立的。此外,汉阳造枪厂、上海轮机局等一系列工厂的筹办为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开洋务运动,李鸿章最为人所知的,便是他的外交官身份。每当清政府要和外国人交涉,总是会派出李鸿章作为全权大使,同外国人签订各种条约。而在这些签订的条约中,大部分都是丧权辱国的赔款条约。即便是打了胜仗,这些条约中依然充斥着赔款、租地等字眼。正是因为李鸿章签订了如此多的不平等条约,人们才会认为李鸿章是晚清不折不扣的“第一大奸臣”。很多说认为如果他能据理力争,或许能避免这些条约的签订。
实际上,隐藏在李鸿章身后的清政府才是签订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幕后黑手。当时清政府的腐朽、落后,西方列强总想通过各种手段在中国攫取利益,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战争获取赔款、获取土地。打不过西方列强的清政府只能一次次割地赔款,希望借此留存一口气,继续苟延残喘。清政府尚且如此,李鸿章只是受满清皇室委托的一位外交大臣,如何能够阻止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这时又有人会问了,如果李鸿章自己不能阻止,能不能像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一样,号召全国各地的工人和学生一同反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呢?
客观上讲,这是行不通的。当时中国民众心中还是“皇权至上”的封建思想,根本没有民主、共和的新思想。顾维钧之所以可以借民众的力量,获得巴黎外交的胜利,一定程度上和陈独秀等人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有关。
综上所述,我认为李鸿章是一位忠臣,他所做的许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