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雪山,饥寒交迫
长征是红军的一次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们巧渡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飞夺卢定桥。在饥饿、受伤、中弹。
甚至是死亡的种种困难折磨下,红军战士决不低头,决不屈服,因为他们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2、翻越高海拔金山
长征途中翻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这座山海拔四千多米,上下要走七十里路,高山严寒缺氧,红军战士都穿单衣,不少人冻坏了脚。
在强烈阳光下得了雪盲,有些人坐下休息,就起不来了。有些人不慎滑下悬崖而牺牲。除夹金山外,红军还翻过梦笔山、打鼓山等大雪山。
3、敌军围追堵截造成的困难
红军长征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别的,就是蒋介石指使国民党军队,对中央红军进行围追堵截。
红军长征初期,蒋介石连续布置了四道封锁线,由于红军英勇作战,突破四道封锁线后,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放弃去湘西会师的计划,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了主动,从而使蒋介石在湘江以西消灭红军的罪恶计划化为泡影。
4、内部错误造成的困难
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来自领导层内部的错误路线干扰,危害极大。长征初期的错误路线。是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王明本人没有在红军队伍里,但李德等人忠实的执行他的错误路线。
对红军瞎指挥,他们不顾中国的国情,不了解中国革命的特点与规律,对不同意他们错误主张的同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致使红军遭受极大的损失,几乎陷入绝境。
5、部队生存发展遇到的困难
红军长征开始时拥有八万六千人,湘江战役后仅剩下3万多人。
一、过雪山,饥寒交迫。长征是红军的一次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们巧渡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飞夺卢定桥。在饥饿、受伤、中弹,甚至是死亡的种种困难折磨下,红军战士决不低头,决不屈服,因为他们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二、被俘也绝不妥协。长征中有一位红军战士不幸被俘,反动派要杀他,他提出你们可以用刺刀把我杀死,把子弹省下来打日本侵略者,另一位红军战士在岩石上刻写“赤化全川”,赤化意味革命化、全川指整个四川,川字还没有刻完,因饥饿和过度劳累牺牲在岩石上,临终时手里还握着铁锤。
三、翻越高海拔金山。长征途中翻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这座山海拔四千多米,上下要走七十里路,高山严寒缺氧,红军战士都穿单衣,不少人冻坏了脚,在强烈阳光下得了雪盲,有些人坐下休息,就起不来了。有些人不慎滑下悬崖而牺牲。除夹金山外,红军还翻过梦笔山、打鼓山等大雪山。
长征时的险恶环境,山高路险,人烟稀少,缺医少药,断粮欠饷, 皑皑雪山,无边草地,大渡河横,泸定索桥, 湘江乌江,赤水沙江。
扩展资料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
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又名华夫,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共产党党员),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
1934年4月,中央红军(1月,由红一方面军改称)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
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红军长征中遇到的困难有:
1、在军事上
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敌军的围追堵截,地上几十万大军前面堵,后边追,左右拦截,这就靠红军和敌人英勇作战,就是一个打,那真叫一个杀开一条血路,夺路而行;当然,全靠打也不行,还靠一个走,这个走不是慌慌张张地跑,象长征初期时叫敌人撵着跑,遵义会议后,在毛公泽东先生领导下,我军打,打得好,走,走的妙,时时处处主动,最终胜利完成长征。
2、在生活上
工农红军异常艰苦,没有粮食吃,就吃野菜,甚至吃皮带,皮鞋。长征途中的粮食供应,主要靠打土豪,少数由捐助、欠借方式解决,筹粮筹款成为各部队一大重要任务。中央红军西征出发正值秋收后,地主大都谷物满仓,便于没收征发。对贫苦农民,红军采取花钱买粮,不许无偿索取。
3、在环境上
长征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沼泽生长的植被主要是藏嵩草、乌拉苔草、海韭菜等,形成草甸。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
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在高耸云霄,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大雪山,人一踏上去就陷下去。给红军生命造成威胁。
4、内部的矛盾
这不可否认是严重影响长征的内部阻力,靠什么来克服,一要靠党内民主,靠做大多数人的说服工作;二要靠坚决地斗争,最典型的就是和张国焘的斗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也不必赘述。其实还有很多困难,如缺医少药,如伤病困扰,如疲劳困乏等等,都是困难重重,让人们不得不对当年的红军无限地敬佩。他们的事迹,是人类历史上很少几件已超出人类耐受力极限而彰显人类毅力勇气和顽强精神的事迹之一。
扩展资料:
长征为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团、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中央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华里(12,500公里)以上,因此又称二万五千里长征或万里长征北上抗日。
长征过程中,红军被迫穿越大面积的雪山、高原草甸、永久冻土带和无人区,主力由出发时的30万人锐减到2万5千。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红一、二、四方面军1936年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历史事件)
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五大困难及其战胜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敌军围追堵截造成的困难及战胜方法。中央红军长征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别的,就是蒋介石指使国民党军队,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中央红军长征初期,蒋介石连续布置了四道封锁线。
(二)内部错误造成的困难及战胜方法。中央红军长征路上,来自领导层内部的错误路线干扰,危害极大。长征初期的错误路线,是王明“左”倾机会主义。
(三)征途中自然条件的恶劣,雪山,草地。
(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情民情。受地方头面人物的煽动和欺骗,加上对国民党政府大汉族主义的反抗,少数民族人民不能接受外来的军事力量进入或经过他们的地区,甚至袭击红军,作为一支人民子弟兵,只能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而不能随便动用武力。
(五)没有根据地,没有后勤,缺医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