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妈妈一枚,每次孩子生病去看中医,就被叮嘱不要吃水果不要喝牛奶,是为什么
1寒性大,2催化剂多(催熟的东西)
我上高中的时候还是和父母住,饮食比较正常,即使是青春期,脸上也是很光滑的;
后来看很多杂志和电视节目,说水果,对皮肤好、利于通便等等。
后来上大学,就很喜欢吃水果,狂吃;大学开始一直到30多岁,脸上的痘痘一直没停过,这么好的时光,全部被脸上痘痘暗疮毁了,及其自卑。
直到2个月前,一个晚上我睡觉失眠,突发奇想,这些我们公认的正确真理,是不是存在问题,我就上网把我的质疑搜索了一下,结果发现有结论,中医不建议多吃水果。
1.水果是寒性的,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所以暗疮一直不断。
2.现在很多水果都是催熟,里面很多催化剂(催熟的东西),对身体不利(这个很早我就听我哥哥随口一说,他同学是水果小贩,当时没怎么太放在心上)
我2个月没吃水果了,脸上长了10多年的暗疮,现在真的一个也不长了,我以前怀疑过各种会导致我暗疮的因素,我想过是运动、抽烟、吃辣椒、吃油、熬夜、吃糖等等,但是独没有怀疑水果,因为水果养颜的观念太深入人心了。
媒体说吃水果对皮肤好,生活中大多数人也这么说,在这么强大的信息引导下,人是很难去质疑这些信息的。(现在对于媒体每天宣传的东西,我都会提高警惕,保持质疑,毕竟经济时代,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主进行宣传,但是对和错,我们需要辨别)
人体很多亚健康是真的可以调理的,在最近2年,我了一份很轻松的工作,每天下班可以保持深度的思考,并观察感知身体的变化,我觉得只要认真对待身体,思考身体,很多亚健康状态都能逐渐变好,皮肤、睡眠、排便、焦躁的情绪,都能慢慢调理好。
详解不同体质适不适合吃水果,这样搭配,吃水果也不伤脾胃。
网上对水果的态度,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搞得人精神分裂:
一种是让人多吃水果。
美容帖上经常讲,吃水果好处多多,水果有丰富的生素等营养物质,某些水果还可以减肥、美容、通便。
这类文章基本倾向是鼓励大家多吃水果。
一种是让人别吃水果。
一些中医养生贴则提倡,水果是寒凉的,不能吃、不该吃。人应该吃五谷杂粮。
同一样东西,视角、立场不同,结论相反。我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一、吃不吃水果?律师说,医师说
首先,以中医的眼光,从食物、药物的寒凉温热四气来看待水果,的确多半是偏寒凉的。
寒凉就容易损伤人体阳气,伤得最直接的就是脾阳。有的人肺系统也敏感。
所以就会有人说不能吃,也有一些中医师折中一点,站出来说水果不可以多吃。
你看,不可以多吃,比最好别吃,表达相对来讲客观一点。但这是正确的表达吗?
首先我觉得成熟的中医应该考虑什么:
第一,水果有没有营养,这个很肯定,有。
第二,水果是否大部分是寒凉的,确实是。
好了,这里就牵涉到律师思和医师思的不同。
什么叫律师思?
我们知道律师打官司的时候,他是有代表方的。比如我代表甲方,我就站在甲方的立场说话。
所以律师思不妨表达为立场思,什么意思?
我代理甲方的,那么我搜罗的所有观点、证据一定是对甲方有利。而所有对乙方有利的证据我自动清除,或者我想方设法怎么抨击、反对。
而医师思是怎么回事?不预设立场,我根据我手头掌握的资料,来给你做出一个诊断。
假如诊断不明朗,我再进一步地检查,让它清晰化。
你看中医是怎么诊断的:望闻问切四诊。
为什么要有四诊?
无非是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度来补充资料,有时还参考一下检查指标,让我最后的判断更加客观、精确。
所以中医是先看素材,再做定论。
我们知道,古中医《黄帝内经》有「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指导,但注意五果为助的关键词是「助」——有帮助。
水果对你有没有帮助、吃多吃少,全在两个字:看人。
准确说,是看人的体质。
二、如何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吃水果?
1、怕热
我们举个例子,热性体质的人,比较怕热,平时穿衣服就比一般人少,饮食也能够耐受寒凉(吃凉的没不舒服),对于温热的反而不能耐受,吃了容易上火。
而水果除了荔枝、榴莲等极少数热性的,大多都是寒凉的,对热性体质刚好起到一个纠偏作用。
这样,生素营养物质跟美容、通便功效,对于热性体质的人来讲就变成了现实。所以常吃水果为好。
2、平和
第二类,体质平和的人,虽然说水果多半偏寒凉,但我假如吃得适量、有节制,按道理来讲仍然是利多弊少。
3、怕凉
第三类人,寒性体质的人。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冰箱、空调的应用,还有不晒太阳,所以寒性体质的人跟古代比,甚至跟上一代人比起来,比例高了很多。
这类人有个什么特征?
通常比较怕冷,到了冬天穿的衣服比一般人多,睡觉盖得也比较厚,饮食方面能够耐受温热,不能耐受寒凉,这是寒体的人。
那么对于这类人,真的建议少吃具有生冷性质的水果,更别说是冰冻的水果、水果奶茶。
针对现代人体质多寒凉、怕吃生冷这一特点,「少吃水果」的教条不失为一种友好的提醒。
前面说了,生冷性水果容易伤人的阳气,特别容易伤脾阳。
所以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大便烂,甚至寒性咳嗽(晚上咳得多)。
即便水果含有生素、营养素物质,由于消化吸收功能被损伤,能吸收的营养也有限,得不偿失。
4、痰湿
假如再细一点,体质除了寒体、热底、平和体质,还有痰湿体质。
比如广东人经常说我很湿,或者是一些比较肥胖的人,或者西医讲的血栓脂、胆固醇过高、有脂肪肝的人,这种放到中医的归类,大概隶属于痰湿。
痰湿怎么来的?除了不运动,最根本的原因是脾胃不行,不能运化水液。
刚才讲了,生冷水果容易伤脾阳,所以痰湿体质的人,对于寒性的水果还是少吃。
5、湿热 (看水果)
跟痰湿体质相关性比较大,还有一种叫湿热体质。这个体质有点怪了,它两样东西,热跟湿。
那么吃不吃水果?
假如我们很粗糙地说水果偏寒凉,这个人是湿热,他至少有个热垫在里面,按道理他是可以吃的。
但是问题他还有个湿在里面,这里又得细分了。水果之中,偏湿的比如榴莲、芒果之类的,他就应该少吃。
你说水果我怎么知道它湿不湿?
很简单,你只要感觉水果扒开来,看起来是粘粘的,像榴莲、芒果这一类比较粘的,基本上是属于湿重的。
6、瘀血 (看类型)
下来就是瘀血体质能不能吃。我们讲细一点,什么叫瘀血体质?
比如女同胞脸上容易长斑,来月经的时候经色紫暗夹血块、痛经。
这种瘀血体质能不能吃?得看怎么来的。因为从中医的角度,引起血瘀的可以有很多原因。
比如我们讲概率最高的,是寒凝,寒凝血瘀。比如女同胞讲的宫寒,这肯定不能多吃,所以最好别吃,就算吃也要有保护地吃。
但还有一种,是气滞导致的,气不行则血不行,导致血瘀。
什么是气滞体质?就是很容易出现胸胁、胃脘胀闷,同时情绪容易出现忧郁或者焦虑状态。
而气滞有个特征,容易化热,所以这种人吃偏寒凉的水果,我不能说他应该吃,但至少禁忌性没有刚才寒凝血瘀那么大。
7、气虚
气虚就是容易体力、精神都不足,同时抗病能力也不行,那么这种应该是少吃。
这种体质跟刚才的寒体有点接近的,同时气虚也代表功能弱,比如肺功能、脾功能,那么就更加应该少吃。
8、血虚
血虚体质,假如他是纯粹的血虚,没有伴什么气虚之类的,其实这种可以适量吃。因为水果之中确实含有不少成分是有助于补血的。
但我指的是纯血虚可以适量吃,因为血虚假如不伴随寒热的话,可能考量不用那么小心。
9、过敏
还有一种是特敏体质,就是容易过敏的体质。
过敏就有个问题了,能引起你过敏的那部分水果不要吃。而且,过敏体质其实不是中医的称呼,什么样的体质容易过敏?
大概几种:阳虚,气虚,湿热,还有一个叫血燥,血燥跟血虚有一点点接近。
这种过敏体质的人,中医应该是调他的基础体质,假如基础体质是阳虚、气虚,那么水果不应该多吃。
但假如是阴血虚,就是刚才讲的血燥,也可以适量吃(参考上文)。
三、水果、牛奶好不好,要看质和量
因此,吃水果、喝牛奶这类问题,至少有道理因素、感情因素、利益因素3个因素,每个角度、立场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这就好比《易经》的卦象,在主卦之外还有错卦、综卦,错综复杂就是这样来的。
在哪个阶段,跟各方面的关系如何做一个调整,最后综合判断,这才是中医思。
但我们至少有一个结论是,水果虽然好吃、有营养,但吃水果是考验体质的,还特别考验脾胃的实力。
寒性体质、脾虚的人,尽量少吃或不吃。
除了质,度、量的问题也很重要。
比如牛奶是含有乳糖的,于是发现有部分人乳糖不耐受,喝牛奶会闹肚子。
有数据说日本乳糖不耐受的人接近90%,但是相当比例的人假如喝200毫升以内,他没有明显的不舒服。超出200毫升他才不耐受。
这个结论就说明,量的问题也很重要。
四、怎么吃水果不伤脾阳?学会搭配
有人说我特别爱吃水果,不为别的,就是口感好,馋它。但我又是寒性体质,又脾虚。能不能吃?也可以。
对中医感兴趣的人都知道,我们的中药方、中成药是怎么处方的?一般都有个君臣佐使。
什么是君臣佐使?
对这个病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叫君药。辅助君药对付主证或次要症状的叫臣药。
辅佐或减轻君药副作用的叫佐药,把药物引领到指定部位的叫使药。
比如中医有个方很出名的,叫做麻石甘汤。治疗什么?肺热咳喘。
其中的麻黄宣肺平喘,但它是温的。肺热咳喘是热证,麻黄是温的怎么办?用石膏压住麻黄。
石膏压住了麻黄的温热,但是保留麻黄的宣肺平喘作用。这给我们什么启发?
比如我寒湿体质,又特别想吃水果,怎么办?
来点藿香正气丸/水,垫个底。假如寒湿相对严重,可以吃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垫个底。
再适量吃水果,就可以了。
上面都是药店能买到的常用中成药,这就是君臣佐使的玩法。
不吃药的话,艾灸也可以,比如吃完水果艾灸中脘、神阙。
更简单的,厨房里的调味品大部分就是热的,比如生姜、八角、胡椒、辣椒、肉桂这一类。
假如炒菜时我放多一点这种东西,我一样能部分对抗脾胃的寒凉。
其实能不能吃水果这个问题,可以外延到蔬菜。
发现没有,大家对水果那么禁忌,但你吃菜吗?蔬菜也是大部分寒凉的,虽然不一定有水果那么明显。
我们素食民族调味品为什么大部分是温热的?温热刚好对冲了蔬菜的寒凉。
五、水果选哪些吃比较好?
至于该吃哪一类水果,一句话——应季的水果。
首先是应季的水果,比如春夏季的菠萝、杨桃、桑葚、枇杷、柠檬、樱桃、番茄、荔枝、番石榴这一类。
综上,吃不吃、吃哪种水果的问题,完整地说要分两步看:
第一个,增加自我认识度,包括增加对家人的认识度,对自我体质、能吃多少心中有数。
第二个,是了解药物或食物的性质,比如它是寒凉的还是温热的,是助湿的还是能利湿的。
最好还能了解药店能买到、家庭最常用的一些中成药,日常纠正体质偏差,遇到问题时也有准备。
人的身心状态与药物、食物是相互影响的。道理、方法上能够融通,养生就变得灵活、有趣了。
水果怎么吃,对你来说就不再是问题。
专业文章分享 公号 龙虎山天师文化
《阴符经》有一句话,叫「食其时,百骸理」。
仅仅六个字,就将饮食讲的很清楚了,大道至简啊!这六个字可以理解为:食这个地方,在这个时令,本身具有的东西,绝对是最好的。一切遥远的山珍海味,都没有这个本地的「它」好。
我们再看看目前市面上卖的水果,具备了上面的条件吗?
▌第一,必须是当地产的。
目前物流发达,很多水果都是外地的水果,不是本地的水果,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外地的水果,最适合产地的人食用,因为当地的气温、土质、环境,造就出来的东西,就是养当地人的,吃异地的水果,就很容易伤身体。比如海南冬天产西瓜,湖北冬天不产西瓜,如果将冬天海南的西瓜运到湖北来,在大冷的冬天食用,与食毒药无异。
▌第二,必须符合时令。
夏天天气炎热,大自然赐给我们西瓜,清凉解暑;
秋天天气干燥,大自然赐给我们雪梨,滋阴润燥。
如果将雪梨保存到第二年夏天来食用,就算是当地产的,也是害人不浅!因为夏天潮湿,食用雪梨会加重体内的湿邪。
目前市面上的很多水果都不是当令的,苹果一年四季都在卖,西红柿一年四季都在卖,香蕉也是……
这些水果吃起来自然对身体是不利的,因为首先他们不符合时令,其次在保养这些水果的过程中,人为地使用了一些防腐剂,两者的毒害,身体受不了。
另外,很多水果为了卖个好价钱,提前上市,常常使用一些激素,加速水果的成熟,比如市面上卖的「桃」,外表看起来很漂亮,好像是熟了,其实吃的时候发现,其核还是嫩,这说明桃没有熟,只是打了催熟剂,让他的表面看起来像是熟的。现在,这样的水果很多!
他们也不符合「时令」。
▌第三,是否符合身体的需求。
水果中有很多是寒凉的,久食、大量吃损伤脾阳。
目前我们大多数人,心浮气躁,心气沉不下来,形成上热下寒的状态,上面热燥,下焦却寒凉,吃用寒凉的水果虽然当时心中舒服,但牺牲的是自己的肾阳,时间久后最终会导致脾肾阳虚,女的会月经不调、子宫长肌瘤、脸上长斑;男的会腰痛、腿沉、腰椎间盘突出..….
很多患者长期大便稀溏、冬天双脚冰冷、下肢静脉曲张等,无不与进食寒凉的食物有关。
民间有句俗语:病号不忌嘴,大夫跑断腿。
寒凉的水果天天吃,服用再多的药物也是枉然啊!
病人会说:水果加热了能吃吗,加热了就不寒了吗?
寒性水果加热了改变不了水果的寒性,就好比我们喝菊花茶,虽然是用开水泡茶的,喝起来烫嘴,但它还是下火的,寒性的,因为它的药性是寒凉的。
寒性水果加热了改变不了水果的凉性,除非你放一些生姜、黑胡椒、肉桂、八角之类的温性调料,与水果一起加热,但这样的水果还好吃吗?
▌第四,建议病人少吃水果、戒掉水果的原因。
少吃水果、戒掉水果的出发点是希望如今「把水果当饭吃」的饮食习惯回归到以「五谷为养」的饮食基础。
首先来看,宣传吃水果对身体好的多为西方人,他们的祖宗也是吃肉长大的,他们的膳食中以各种肉类、奶制品为主,而且喜饮酒、咖啡之类,蔬菜很少,所以卫生舆论呼吁多吃水果蔬菜来减少肥胖问题,使身体更健康。
而中国人的祖先是吃素为主长大的。现代中国人父辈中,有谁听说是吃肉长大的?那时候菜里有点肉星都是奢望。中国人的体型相对于西方人而言多为偏瘦小,既不适合大量吃肉,也不适合把水果当饭吃。尤其是现代女性,为了苗条、美丽,使劲地吃水果,结果把皮肤吃得发黄、无光泽,还长着雀斑。
《黄帝内经》里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四句话是饮食养生的关键。「五谷」指的是:稷(小米)、小麦(面)、稻(大米)、黍(粘黄米)和菽(豆类),都是「种子」。
什么是种子?种子是植物特有的繁殖体,种子都有生发之力、繁殖之性,人类就是依靠这种具有生长之性的谷物才能存活、繁衍。粮食作物五谷才是人体必需的培养「后天之本」的基础,五果、五畜、五菜都是调剂之品。
现在生活富裕了,物质丰富了。而人们总是在不能得到之后变得变本加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物质都算匮乏,吃不到肉、喝不到奶,也没几个水果零食可吃。那现在条件好了,大家都希望能把以前没吃到的加倍吃回来。疾病从没得吃「饿出来」变成了「吃出来」的。
如果想追求生命更长一点、那在吃的问题上就要多「悠着点」。
同意的点个【喜欢】和【关注】,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