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便利店都卖关东煮、蒸包、快餐等鲜食(速食)商品?

  全国各地的便利店都在销售关东煮、蒸包、快餐等鲜食(速食)商品,为什么便利店都在朝这条路发展呢?是因为这类的商品销售频率高?还是因为这类的商品毛利更高?   “为什么便利店都卖关...

  全国各地的便利店都在销售关东煮、蒸包、快餐等鲜食(速食)商品,为什么便利店都在朝这条路发展呢?是因为这类的商品销售频率高?还是因为这类的商品毛利更高?

  “为什么便利店都卖关东煮”

  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无厘头,但是如果细想起来,里面有很大的学问。

  1. 关东煮便宜,是易于被激发的连带消费品。

  这个便宜有几层意思。对于便利店来说,关东煮原材料便宜、操作简单,可以说是高毛利商品;

  对于顾客来说,关东煮也很便宜,不需要多想,属于想吃就买,不需要多想的商品。

  于是,在便利店结账的时候,看到有关东煮,很有可能就想吃了,而想吃的人很可能就买了。

  回想一下,是不是有很多次,本来你没想吃关东煮,但是离开便利店的时候还是买了一份。

  2. 关东煮很方便,符合便利店满足顾客“即时”需求的定位。

  一般来说,一线城市的便利店里都会卖一些像是饭团、面包、三明治这些能填饱肚子的“伪正餐”。除了赶地铁的上班族,会去买这些食物的大多数人不过是“有点饿了,随便吃点什么吧”。即然随便吃点什么,饭馆肯定是不会去的,街边的小店又脏又破,大概也不会选了。明亮干净的便利店里如果卖一份关东煮,一定是会有人买的。

  3. 关东煮是热的,符合便利店“温馨”的定位。(这点是重中之重)

  不知道题主有没有加班到深夜的经验。

  当你赶着末班地铁回到小区,一亮着灯迎接你的只有一间XX,虽然你已经又困又累,恨不得赶紧回家睡觉,但是肚子不争气地叫了。于是你走进XX,点了一份关东煮,拿了一杯热奶茶,坐在靠窗的座位,突然间觉得,热乎乎的关东煮比家都亲切。

  不知道题主有没有在雨中匆忙寻躲雨处的经验。

  突然下起雨,有些寒气,身上湿漉漉的好难受,街角恰好有一间XX。XX里一定有卖关东煮,是热的……于是,你收起雨伞,走进XX买了一份关东煮,坐在靠窗的座位上一边吃一边等雨变小。

  ………………

  便利店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温馨,你可以在便利店借雨伞、借针线、交水电费、买任何你需要的应急物品,而冬天、夜晚、雨天的一份关东煮是让你产生对便利店感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4. 关东煮本身也能产生连带消费。

  “老公,饿了,我想吃关东煮了!前面刚好有家XX。”

  “好好好。”

  “再买瓶饮料吧。”

  “刚好,我买包烟吧。”

  --------------------------我是在流口水的分割线---------------------------------------------

  街边随处可见,其实就是面粉的关东煮长这样:

  用点心的关东煮长这样:

  当然,最好吃的是萝卜、豆腐、海带……涉嫌广告,就不贴图了。

  “为什么便利店都卖关东煮、蒸包、快餐等鲜食(速食)商品?”这个很简单,又很复杂。

  说他简单,就是因为711做了个便利店的模板,大家就都跟着往里面套模板了。就跟现在抖音火了一个视频,大家都跟着模仿是一个道理。说他复杂,是因为这里面涉及的面很广,可以多个度探讨。但无论从哪个度,最终逃不开的就是经营便利店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就是顾客的便利性需求。

  我们以关东煮为例:

  先说简单的:因为日资便利店最先开始售卖的,又因便利店行业中日资便利店是鼻祖。所以,国内的便利店就都开始学日资便利店,日资便利店卖啥,他们就跟着卖啥。

  具体因为啥,人家干了几十年能错吗?上了再叨叨!这是大部分内资便利店的想法。导致很多从业者到现在都不清楚为啥上!到目前为止,除了几家外资便利店外,内资便利店很少有能把关东煮销售好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我们要从头说起!从哪个头?关东煮的历史:

  1,关东煮是日本人喜爱的传统料理,本名御田,是一种源自日本关东地区的料理。明治时代东京就出现了关东煮的路边摊。冬天,吃关东煮是很多日本人的温暖记忆。

  2,上世纪70年代末7-11便利店开始在店内销售关东煮,初始的关东煮是有季节性的,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供应链体系的不断完善,才有了现在我们所见的便利店的关东煮!

  从上面两点可以看出,关东煮就是人家骨子里的东西,你舶来后做不好就是正常的!

  如果像了解便利店关东煮制作的细节,可参照这篇文章,非常全面:

  邸一:玩转便利店关东煮,有这一篇就够了!711起源于美国,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刚在美国发现711的时候,他的展现形式其实就是个微型的“小超市”。里面除了正常方便面饮料水,还有三文治、汉堡、热狗等速食。初期这些店是开在加油站,米国大家也都知道地广人稀,买个东西要开车,一买买一堆。在路上有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就在加油站的便利店里解决了就餐的问题。所有711里面当时售卖的商品品类,其实针对的是人家的需求,有需求人家才在店里卖!

  711创始人看见了这个店,觉得“哎呦,不错哦”,可以引进到日本。然后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引进到了岛国。问题是,在米国三文治、汉堡、热狗就是人家正常的饮食。岛国不行啊,岛国吃米饭,靠海!所以人家针对岛国人民的需求,是需求。上了关东煮,饭团,炸品等鲜食商品。人家引进的不是照搬,而是根据自己国家顾客的需求进行了升级和创新!

  711到了我国,也是一样,中国人爱吃蒸包、茶蛋、豆浆等现制速食,人家就上了这类商品;咱们喜欢吃热食,人家就把快餐搬进了便利店。这里面还是顾客需求。根据顾客需求来导入品类!

  但是我们内资便利店因为起点低,从业人员不专业,供应渠道等等问题。所以不得已只能照搬人家,照搬本身没毛病,问题是你也兼顾着点顾客的需求呀。生搬!这就造成了很多内资便利店,虽然在卖,但是售卖的一塌糊涂。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对这类商品没有文化底蕴,没有理解上市这个品类真正的用意,没有站在消费者需求上思考问题。

  如果想要了解什么是便利店,什么是便利店需求,可以读这篇:

  邸一:颠覆你对便利店的认识,读懂价值百亿!便利店,便利店,满足的就是人便利性的需求。饮料矿泉水是、香烟烤鱼片是、包子馒头是、盒饭麻辣烫也是……,中国的小吃千千万,上市符合地域的鲜食,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供应链不完善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就现有问题迭代升级。比如关东煮,根据地域不同口味,可以改成麻辣口味、甜辣口味、大骨汤口味,我们再丰富配菜+麻酱+葱碎或是芹菜碎等。这才符合本土的地域饮食。

  经营店铺里面有个简单的逻辑,想要商品卖的好:“我有你没有 或是 你有我更优”。大家想下,便利店里80%的商品都是常规的常见的商品,如:康师傅、统一、奥利奥、农夫山泉等,这些商品我有他也有,大家如果竞争靠什么?除了距离就是价格。拼价格,两败俱伤!

  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我有你没有”,举个真实例子:某办公楼下,原有一家个体便利店,因为关系拿下的店铺,开了3年,每日销售额9000元左右,大部分商品就是常见的常规商品,因周边无竞争对手,日子过的很舒服。物业和顾客给出过主意,能不能卖点吃的,这边的上班族早餐/午餐吃饭很不方便。店主答曰:不愿意弄,这样挺好的,不操那个心。

  某日,对面门面开了一家外资便利店,内部商品针对办公区进行过优化,里面鲜食类的商品关东煮、蒸包、茶蛋烤肠、面包、酸奶一应俱全。开业当天销售就将近3W。半年后再去看那家个体,已经关门不干了,被另一家外资便利店给接手了。

  外资便利店差异化商品占比挺好的买卖做了稀烂,开店不是自嗨,更不能躺在自己的功绩簿上睡觉。要时时不断的了解挖掘顾客的需求,开发出差异化的商品,才能永久立足下去。

  便利店店毛利情况,个体经营一般在15-22%、内资连锁20-30%、外资30-35%。为什么,就是因为外资便利店的鲜食商品,PB商品(自有品牌),差异化进口品占比非常高的原因。

  这个原理很简单,

  店里的常规品农夫山泉水,进价1.2元,售价1.5,3毛钱的毛利额。想要增加毛利额,销量不动情况下,只有涨价。但这根本不太可行,因为大家都有,品牌太敏感。你涨价对手不涨价就会影响销售;涨价不行我降售价是否可以呢?同样不行,你降下价来,旁边的对手知道了,也会降下来,到时候大家就会形成价格竞争,没有任何意义。

  你有差异商品就不一样,我上市了包子豆浆,但是你家没有。顾客去远了购买不方便,这就是便利店的优势。正常包子2元一个,豆浆1元一杯,我每样都贵0.5元,没毛病吧!也不会影响销售。为什么?你是满足了顾客需求,顾客还要感谢你呢!更重要的是没有跟你竞价的竞争对手,你有自主定价权。

  标准便利店毛利情况邸一:来客数、客单价、购买频次,便利店经营重要指标!经营便利店首当其冲的是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在了解了需求的基础上,实行差异化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来客数、客单价,提高购买频次,继而提高销售额。

  今天先分享这些吧,觉得有用,加个关注!

  便利店经营干货 YDlingshou

  因为关东煮、蒸包这类鲜食是便利店的头号盈利来源!!

  我开的店是餐厅和便利店开在一起的那种,现在这便利店也开了半年多了,在这个园区里面,包括我投的店,总共有 9 家便利店,方圆 500 米内则有 12 家便利店,其中有 2 家全家,2 家 711,两家喜士多,还有家乐福 easy,永辉,快客,便利峰等等,反正市面上你听过的便利店这里基本都齐活了。

  通过贴身肉搏,不断地对比学习研究,我现在算是对便利店行业有深刻的了解,也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实现了盈利,我们现在还在便利店有很多高阶的玩法,可以说一家便利店盈利的阊是很高的(我会放在最后说)。

  本文约 12k 字,阅读全文需要花费 10 分钟时间,本回答涵盖了对便利店行业的分析、背后的商业逻辑,详细讲解为什么便利店会亏损,怎么做才能盈利,通篇干货,强烈建议收藏、阅读。

  要理解便利店的商业逻辑,我们就得先从理解什么是便利店的头号盈利来源说起。

  因为我开的是京东便利店,下面给大家看看京东北京大兴总部楼下的京东自己开的便利店的销售构成:

  一家小小便利店通常都会有 2000 个左右的 SKU,这是 2018 年京东总部店前三十名的品类:

  请注意红框内的二级类目

  这是 2018 年这家店的各类目销售额和销量统计及排序(降序,数值越高排得越前):

  不光是 2018 年,我相信 2019,2020,2021 年也都会是同样的排序。

  饼状图更加直观

  这里可以明显发现什么秘密呢?那就是二八法则,非常明显地,便利店里 20% 的商品贡献了 80% 的营业额,这 20% 的商品是:

  1、FF 鲜食

  2、饮料

  3、糖果巧克力(后面大家会看到,主要是口香糖)

  4、方便食品

  5、饼干点心

  这 20% 里再二八一下,你又会发现,4% 的商品,贡献了 64% 的营业额,这 4% 商品就是:

  1、FF 鲜食;2、饮料

  长保质期的饮料在所有的超市和小卖部都会卖,因此,造成便利店和其他超市业态在商业逻辑上根本性不同的答案,就是:

  FF 鲜食!

  光一个 FF 鲜食往往就占了便利店一半以上的营业额,卖 FF 鲜食的便利店往往能比不卖鲜食的便利店多出一倍甚至几倍的营业额。这充分说明了什么叫作「民以食为天」。

  和京东一样,全家和 711 里面 60% 以上的营业额和 60% 的毛利都由鲜食(FF,FAST FOOD,或者叫快餐、速食)模块贡献,鲜食和我们传统所说的快消品( FMCG,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从名字看上去有点像,但是做过便利店的人都知道,再快销的快消品和鲜食比起来都是蜗牛品,一个月也跑不了几个,单店日均销量 PSD 只有零点零几。

  所以说,便利店卖的东西一定是高频刚需的,开便利店盈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用高频刚需的商品将低频商品迭代的过程。

  那么 FF 到底具体有哪些东西呢?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家成熟便利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获得比很多餐厅高的坪效,原因就是因为便利店可以覆盖早、中、晚一日三餐和下午茶全时段。

  早餐:包子,面包,奶,豆浆

  午餐:便当,熟食

  下午茶:关东煮,酸奶,甜品,热柜食品(全家叫哈烧机),水果

  晚餐:便当等

  (这个跟进店人数的分布也是很吻合的,餐厅一般就是午高峰一波,晚高峰一波,而便利店全天分布更为均匀。这意味着房租的性价比更高,坪效更高)

  全家开在地铁里的店则把鲜食至上的理念展现到了极致,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全家在地铁里面的店,只卖鲜食和水饮(全家把商品分 ABCD 四类,鲜食和水饮属于卖得最好的 A 类),其他什么都不卖,连零食都没有!

  晚上 23 点 30 分,全家在 2 号线徐泾东(国展中心)地铁站的店,只有鲜食,依然有不少人。

  于是,现在各家便利店无不在鲜食上下功夫,比方说部分 711 和便利蜂等便利店,会在店里设置打菜模式的快餐岛,生意还不错。

  便利蜂的快餐岛,这种打菜模式在竞争不激烈的商务区域生意很好。

  但是,全家却从来不用这种快餐岛打菜的模式。既然快餐岛模式看上去不错,那为什么全家不用呢?这里面的道理在于——

  快餐岛打菜模式的口味是不如便当的!

  快餐岛这种模式的取巧之处在于,他会给客户一种餐食是现做的错觉!但实际上都是中央厨房的冷冻料理包到店解冻再复热的,这些冷冻料理包保质期可能长达一年,好处就是方便店里根据每天的销售情况来灵活控制用量,可以有效减少报损。

  但是,中餐冷冻再复热,口感和味道会受到很大的损失。

  因此全家根本就不用这种模式。全家的便当基本上都是当天做好冷藏再通过冷链送到店里,售卖最多不超过两天,卖不掉就报损扔掉。

  便当

  那么既然大家都已经明白了鲜食是便利店的盈利来源,下面就隆重介绍开便利店的第一条军规:

  收银台能做多长做多长,能做多大做多大

  711 的收银台可以说是印钞机,全是吃的,包子、关东煮、烤肠、热柜食品等都是高毛利的,背面的操作台放咖啡机等。

  在便利店里,收银台、风幕柜(OC 冷柜)和中岛上卖的东西是最赚钱的,是利润的最大来源,然后就是卖水饮的后补式冷柜(wi 冷柜)。更重要的是,这几个地方的坪效简直是高出天际,你看风幕柜,基本上就是墙上挖个洞,占地基本为零,卖的牛奶酸奶水饮什么的都是跑得巨快的,现在全家和 711 里很多新店现在中岛都不要了,恨不得全部上墙。

  很多 711 现在中岛都没的,便当全部在风幕柜上卖。

  开店的时候,我合伙人说收银台能做多长做多长,能做多大做多大,我一开始还不理解,后来才发现其中的奥妙,现在恨不得整个店里都是收银台,收银台上台的东西都是高毛利的,从早餐包子,到烤肠,到关东煮,到哈烧机里的串啊鸡翅啊汉堡啊什么的,这些东西贡献巨大。

  我绝对没有夸张,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凡是整个店里就一个收银台的,都挺赚钱的,像一点点等奶茶店,一个收银台横在门口,顾客排队都在门外,还能给人造成了生意火爆的印象,成本不要太低。我原来不是很理解一点点为什么叫一点点,后面想想,可能是所有的店都一点点大吧。

  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会突然发现,便利店里面最不好卖的东西,就是我们说的那些传统的快消品,都在货架上,而货架又是便利店里最占地方的。因此下面我来说一说,开便利店的第二条军规:

  货架能少则少,能密则密,能高则高!

  我们看不管是全家 711 还是罗森,实际上店里的大部分面积其实被货架所占据。那么如果要将便利店的坪效最大化,就应该尽可能地减少货架。

  那么减少货架后腾出来的地方卖什么好呢?答案是:

  卖水果!!!

  水果作为生鲜的一种,自然也是极为高频刚需的,特别是夏天。商务区很多公司临时的招待,也会在便利店采购大量的水果。水果店的水果一般来说毛利在 50% 左右,就是进价翻倍卖,10 元进来,卖 20 元。所以过去 20 年,在一线城市有很多人靠卖水果发了财。

  在茫茫多便利店品牌里面,卖水果的本来就不多,在卖水果的里面,我看下来卖水果卖得最好的还当属永辉生活,也是我们便利店水果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为什么?因为他生鲜是有政府补贴的。

  我的店旁边的永辉,一天大概能做 1 万出头点的营业额,其中有七、八千居然都是靠卖水果赚的!

  最核心的大块区域都留给了水果,水果的展示面非常不错。而货架的区域还没有堂吃放桌椅的区域大。

  那么可能有的人就要问了,那为什么全家、711 不卖散称的水果?

  全家、711 不是不卖水果,只是卖少量的预包装的水果,如香蕉和苹果等少量几个最基础的 SKU。

  因为散称的水果的缺点一个是收银效率低,永辉现在的解决办法是让客户自己称重。

  另一个是散称水果难以标准化,管理和报损都需要投入比较大的精力,这对店员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能又有人要问了,既然货架坪效这么低,为什么全家、711 还是保留大量面积给货架?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么明显的道理吗?

  他们当然不是不懂,而是因为: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因为连锁型便利店大多数都是靠鲜食盈利的。

  7-11中国董事长内田慎治在采访中表示:在7-11,鲜食商品占所有商品销售的50%。60%的毛利来自于日配商品,主要为鲜食+牛奶乳饮料。

  而从广为流传的一张便利店销售收入统计图中也可以看到,鲜食类产品占比最大。

  从极海所在的北京北四皯银谷大厦为例,在半径500米的范围内,便利蜂布局了3家门店,看似门店蚕食很严重,但到了中午,每家门店都排着队买盒饭。

  图片来源:极海品牌监控https://store.geohey.

  据统计,不销售鲜食的便利店毛利率在20%左右,销售鲜食的便利店毛利率达到28%左右。

  2021年,职场人最普遍的困境是什么?

  大概是业绩没做出多少,体重倒逆势大涨。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楼下的便利店太好吃了。

  作为职场育肥基地、打工人茶水间,便利店早已成为职场人心中,最不可分割的耶路撒冷。

  每到上新季,货架前熙熙攘攘的同事,总是让人感叹“还能这么聚众划水?”,甚至让人怀疑,他们的KPI里是不是有一条“及时买空便利店”。

  这些主业贩卖饱腹感的商店,到底拥有哪些美味魔力?到底哪些食物能被称作“便利店美食”?站在货架前不断纠结时,趁机摸鱼的打工人怎么买到好吃的新款?

  通过微博话题#近期最喜欢的便利店美食#,我们看到了大家对于便利店美食的呐喊,也到了一条便利店觅食的正确道路。

  哪些食物

  通过网友们的答案,我们可以很明确地得知一点,如今大家对于便利店的“好吃”印象,大多来自于那些贴着便利店名字的包装商品,以及那些正在热汤里、铁棒上翻滚的现制食物。

  微博话题下,网友们提到最多的便利店美食是饭团。没有错,就是那个要么永远撕不好外包装、要么永远烫手的饭团。虽然那一片小小的紫菜破坏了无数人的完美形状之梦,那这并不妨碍大家把它投成便利店的美食大王。

  但问题是,做饭团的便利店这么多,到底应该去买哪家呢?对微博做语义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全家选手的饭团,获得了最多好评。

  网友对全家的饭团不吝赞美,诸如最直接的“超好吃”,充满场景感的“上学首选早餐”还有朴实的“怎么都吃不够”。

  全家饭团之后,711选手带着三明治和关东煮紧紧追赶。作为便利店的两大魂器,三明治和关东煮绝对是摸鱼时的不二之选。

  如果你没有吃早饭的习惯,便利店的一个三明治就能抚慰你饥饿的灵魂;如果你年纪小没听过费翔,那么一串关东煮就能让你知道,什么叫作“冬天里的一把火”。

  不过新的疑问来了,当全家和711制霸了便利店美食榜TOP3时,一度让南京人民为之疯狂的罗森去哪了?

  答案是,罗森囊括了从第4到第9位的便利店美食。而且本次便利店美食的评选过程中,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像罗森的蛋糕那么能打。

  在蛋糕这条光速增肥的赛道中,罗森冰皮月亮蛋糕获得的好评,是第二名的5倍——完全的实力碾压。“香芋味、巧克力味和白桃味,罗森的冰皮月亮蛋糕啊啊啊”,在微博评论区,这样的呐喊已经让人感慨甚至愤懑——“罗森为什么不在我们公司楼下开店!”

  (图源:微博@萌吃记)

  不过,就算挑选冰皮月亮蛋糕这样的拳头产品时,我们也要建议你注意挑挑口味和配料,毕竟口味这件事情,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利波特。但一些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好评的口味,也许是你初次挑选时,最不容易踩坑的。

  我们仍然以十大便利店美食为例,到了被最多人喜欢的食材搭配。比如挑饭团的时候,我们建议你选金枪鱼的三角饭团,或者热一个奥尔良鸡腿饭团;吃关东煮时,可以先试试萝卜、脆骨肠;吃鸡肉类食物的时候,首选鸡排、鸡腿和鸡肉串。这些搭配,都不太容易踩坑。

  总体看下来,便利店美食虽然多,但想要更好地体会便利店的美味,不妨先吃遍这些获得最多好评的大众款。

  如果你已经吃遍了这些被验证好吃的美食,想要继续探索小众款式,或者你已经迫不及待地向尝试新品,也许你可以根据前人的经验,凭借口味挑选。

  什么是快乐星球?便利店大概率就是快乐星球。但想在这个星球上挑选美味,最适合你探索的味道大概就是甜味。

  在所有包含“好吃”“喜欢”等积极词汇的评论中,我们筛选出了最受网友们喜爱的便利店TOP10做法。其中有6种制作方式,都与甜味有关。

  目前来看,便利店美食家们喜爱度最高的做法,正是“冰皮”。作为一种不管搭配巧克力味、奥利奥味、流心葡萄味还是整颗草莓等多个口味的制作方式,冰皮都能给食材加上美味buff。

  排在冰皮之后,是纠葛着人类爱恨的“奶油”。作为现代人生活中最疼痛的美味,每一朵奶油上都带着人类悔恨的泪水。但这能阻止人类贪婪地咀嚼奶油吗?不能,因为喜士多的草莓奶油三明治、7-11的奶油红豆铜锣烧、罗森的奶油普丽芙会告诉你,什么叫作“越肥越快乐”。

  从大家的评论来看,没有奶油的甜品世界,就像是没有小兰的《名侦探柯南》,是没有弹幕的bilibili,是没有红包的春节。奶油,绝对是人类饮食文化历史里的一首赞歌。

  回过头来看,便利店里最让人喜爱的制作方式中,还有咖喱、脆骨这样与咸味相关的做法。对于突然有一天不想吃甜的你来说,选一天尝尝咸鲜味也是不错的。按照网友们的安利,全家的咖喱猪排饭、7-11的咖喱鱼蛋,都是个中翘楚。

  在榜单的最后,我们还发现了冰沙。不管是全家的巧克力冰沙、芝士草莓冰沙,这种利用冰爽刺激味觉的方式,在即将来到的夏天里,绝对也是你持体重的理由之一。

  总结下来,想在便利店吃得开心快乐,你关注的重点也许不应该是“哇,野菜生活又出胡萝卜汁啦”这样的健康,毕竟健康的东西,又有几样是好吃的呢?

  你的注意力,也许得放在让自己觉得“爽”的东西上。

  说了这么多让人觉得开心的事情,我们其实也有必要给大家打个预防针——便利店里的哪些食物,尝试之前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按照同样的方法,我们从微博和豆瓣“便利店美食”小组网友的评论中,筛选出了一系列负面情绪的词汇,并将这些负面情绪具体到了食物上。于是,在众多的好评声中,我们也到了一些,似乎并不是那么让人开心的食物。

  为了防止你踩坑,我们大概总结出了两个关键词。

  首先是“××季”。每个季度便利店都会有不同的行销方案,近几年的潮流是按照花果季节,上架一些季节限定的产品。但挑选关键在于,买便利店自有品牌的产品,谨慎挑选大牌限定。

  比如在樱花季,不管是樱花豆腐蛋糕,还是抹茶樱花波波杯,都能获得不少好评。但乐事的樱花味薯片、梦龙的车厘子樱花冰淇淋、德芙的草莓巧克力,也许都能成为你告别本次促销季的理由。

  (图源:豆瓣)

  第二点,朋友,你可以相信便利店能够把不同口味调合得很好,但是叠加的口味太多,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比如阿华田是甜甜的美味,波波是甜甜的美味,但阿华田波波相叠加,就成了一款甜到齁的产品。“看上去以为是冰淇淋的口感,结果就是黑蛋糕胚+超级腻的奶油,甜齁到嗓子堵塞,一股代可可脂味儿直冲脑门。”过于甜蜜的味道,多少带有点劝退的意思。

  (图源:豆瓣)

  但相比各种味道相叠加带来的厚重感,因为当地没有全家、罗森、711等连锁便利店,而无法参与美味讨论的苦涩,可能更让人难受一些。在评论中,也出现了不少类似“求求济南,开个这种便利店吧好想尝尝罗森的冰皮蛋糕”“哈尔滨啥时候能有便利店啊!我快气死了555”这样的诉苦。

  这样看下来,相比在工作日只能点外卖的打工人,上课前只能买一个馒头充饥的学生,能够拥有一家开在楼下的便利店,已经是一种稳稳的幸福。

  但在饥饿的灵魂最朴实的愿望里,便利店要是能一直保持充盈的状态就好了。如果一进门,冰柜空了、关东煮空了、便当没有了,那才是真正的切肤之痛。

  作 者 | 阿 米

  编 辑 | 老 王

  设 计 | 郑舒雅

  • 发表于 2023-05-28 09:40
  • 阅读 ( 51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梦婷
梦婷

594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