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20字(藝文视界 - 月饼吃了不少,但其中蕴藏的内涵你理解了多少?)

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除了人间的万家灯火,天上宫阙一片宁静。不知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青天也未知,此事古难全。人生如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有些事情是无法预设的,不能强求只...

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除了人间的万家灯火,天上宫阙一片宁静。不知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青天也未知,此事古难全。人生如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有些事情是无法预设的,不能强求只能随缘。对月亮虽有期待,但也不能静坐等待,手里不停地回复着朋友同事们的中秋问候。自从微信发明以来,大大促进了人们交往的便捷性,每到节假日浏览和回复所占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每看到一分问候,心里充满温暖和感动;回复一分问候,既是真挚的感谢,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别嫌回复微信麻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退休生活的开始,以后微信只会越来越少,这既是规律,也是正常社会现象。有人想着你,是你的福分和缘分,不是他人的法定义务。换位思考,什么事情都能想得明白。

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20字(藝文视界 - 月饼吃了不少,但其中蕴藏的内涵你理解了多少?)

月饼吃了不少,其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内涵又理解了多少?无论是对花好月圆的期待,还是对故乡亲人的思念,都在一点一点的咀嚼中品味着、体验着、寄托着。小时候生活不富裕,吃月饼是为了解馋;长大后吃月饼,是为了过节能休息一天;现在的月饼五花八门,吃了以后想法就多了,节日活动的选择性也就大了。回想当年以蛋黄和肉类为代表的广式月饼冲击了以五仁和青红丝为代表的传统北方月饼,虽然那时对广式月饼的味道并不能完全接受,但它是时尚时髦的代表,大家都争相追捧,谁说吃不惯似乎显得土气。

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各种月饼花样翻新,最终还是传统的五仁和青红丝月饼,就像初恋的味道一样留在记忆中。咬一口,脆硬的表皮就脱落下来,咯吱咯吱地嚼着冰糖声,似乎不太雅观,但并不觉得窘迫反而很享受这个过程。这好似改革开放初期那样,各类新鲜事物和生活方式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不禁有些眼花缭乱,甚至还有些底气不足。但事到如今,我们不仅有了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的自由,也有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这也是一种自信和实力的表现。

电视里正播放着中秋晚会,婆婆问我不看晚会总是在写什么,我开玩笑说写您呢!看着她一脸不解的样子,我调侃地说:自打我写了五期《热闹才是家》之后,您现在是明星婆婆,在我的朋友圈里知名度很高。有朋友知道您爱吃甜食,就给您送点心;有朋友知道您爱看《作家文摘》疫情期间买不到,就收集给您阅读;有朋友知道您为朱顶红开花的事纠结,就给您送盆蚂蚱菜。您多幸福啊!我正琢磨着您还有啥爱好,看看有谁还能做些贡献。我越说越乐,婆婆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说:这样不好!哈哈,您还当真啦!

婆婆摇着扇子走到窗前,张望了许久有些遗憾地说:现在外面打闪要下雨了,估计看不到月亮啦!先生抢过话头说,不管有没有月亮,今天是中秋夜应该吃月饼。我直喊吃不下,先生说这是正日子,全家人都要在一起吃才算团圆,我只好挑了一个圆月饼忙活起来。不论明月是否高悬,人间至味是团圆。中秋月圆,全家团圆,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心中的孕育和连结。不管走到哪里,不管身在何处,文化的影响力跟随着每一个人的步伐、扎根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穿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文化的印记,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骄傲和自豪的资本!

作者:艺文

作者:艺文

绘图:崔姝音

编辑:莫愁

  • 发表于 2023-05-19 23:53
  • 阅读 ( 69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www.com
www.com

671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