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这一天,广西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其中最有名的是“三月三”歌圩。歌圩是壮同胞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民间歌会,也是壮族人民欢度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每年农历三月三,广西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三月三歌圩节。歌圩节是壮族人民庆祝丰收、喜迎新春的传统节日,也是壮族人民的盛大节日。
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三月三”。
随着2014年“壮族三月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三月三”成为广西法定假日,“壮族三月三”已然成为承载和展示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有助于将壮族文化及广西民族文化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那么,你知道这个节日的起源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追溯“壮族三月三”的由来吧!
由于上巳节与清明节、寒食节的时间几乎重合,从宋朝开始,中原地区上巳节、寒食节渐渐与清明节三节合一了。有些节日习俗相互融合,有些逐渐消失,有些习俗则残留了下来,如清明祭祀、踏青、插柳、戴柳圈等最初都是上巳节的习俗。中原地区三月初三上巳节与清明节、寒食节在时间上和风俗上合而为一,导致了上巳节的逐渐统一。
而在壮族地区,上巳节却演变成为“三月三”歌节传承至今。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随着汉族人不断从中原南迁,壮族先民与汉族人民的交往、交流日趋频繁深入,三月初三上巳节便在壮乡大地生根、发芽,并在与当地文化的交融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壮族自古是一个稻作民族,三月初三正是播种的时节,祈求丰收和人丁兴旺便成了这一时期节日的主题。同时,祭祀、祓禊、求子等上巳节习俗也传入了壮族地区并与壮族的风俗习惯等结合形成了一些新的节日民俗,如壮族地区“三月三”祭拜“花婆神”求子。壮族自古是一个歌唱的民族,唐代以后出现的歌仙刘三姐是“歌圩的女儿”,刘三姐这一传说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美丽动人,深受壮族百姓们的喜爱。壮族“歌圩文化”与“三月三”上巳节相融合,壮族的“三月三”就成了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歌仙节。
壮族的“三月三”歌节,至迟在宋代已经成形。《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岭外代答》也说:“交趾俗,上巳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驰(绣球)。男女目成,则女受驰而男婚已定。”“三月三”正是春耕农忙的时令,在这个时候人们除了需要祭祀神灵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外,人们也在田间地头对歌,既能消除疲劳,又能通过对歌来择偶,他们认为三月既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候,也是人类繁衍的好时辰。
明代,“三月三”成了壮族人每年赶歌圩的时间。歌圩的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明代邝露的《赤雅》中关于“浪花歌”的描述亦常常为后人引用:“峒女于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丝刺同心结,百纽鸳鸯囊。选峒中之少好者,伴峒官之女,名曰天姬队。余则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山椒水湄,歌唱为乐。男亦三五成群,歌而赴之。相得,则唱和竟日,解衣结带相赠以去。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三月之歌曰浪花歌。”浪花歌,便是壮族青年男女佳节聚会唱歌和进行活动的一种形式。
清代是壮族民歌最繁盛的时期,“三月三”歌圩节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清代诗人赵翼对德保歌圩曾作描写:“春三二月圩场好,蛮女红妆趁圩嬲。长裙阔袖结束新,不睹弓鞋三寸脚。谁家年少来唱歌,不必与侬是中表。但看郎面似桃花,郎唱侬酬歌不了。”清代龙州壮族文人黄敬椿也有诗篇:“木棉飞絮是圩期,柳暗花明任所之;男女行歌同入市,听谁慧舌制新诗。”
壮族的“三月三”歌圩自形成以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壮族的“三月三”也成了壮族地区最为隆重的歌节之一,它既发展了赶歌圩的节日民俗,又继承了祭祀、扫墓等多种多样的节日传统,成为壮族儿女一年一度娱乐休闲的盛会。
来源:贺州市图书馆
转载:贺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修改删除